APP下载

例谈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2018-06-02陈远

教师·中 2018年4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阅读习惯小学生

陈远

摘 要:自主阅读能力是学生掌握其他学科基础知识必需的基本阅读能力,也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需具备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學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呢?作者从课前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情景生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拓展,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阅读;课前阅读;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27

作者简介:陈 远(1977—),男,福建福清人,小学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决定学生智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学生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根基和前提,它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因此,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意义深远。

一、课前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自主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研究教材,在积极主动的情感和思维过程中,加深自己的体会和理解,使自己有所启发,有所感悟,受到情感陶冶,获得思想启发,充分享受阅读乐趣。”课前预习是学生与教材的初次对话,对文章的思考、感触和疑惑是最天然的、最原始的,也是学生自主阅读效果的展现,因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前自主阅读习惯。一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强,会在课前进行预习,但绝大多数小学生还是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等着教师灌输知识。或许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甚至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还不了解,对教师的深入启示和讲述无动于衷,最终导致在阅读课上成果甚微。因此,教师应当对课前预习给予重视,教会学生课前预习方法,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作业,由带有强制性的任务逐步转变为学生自己的习惯。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太阳是大家的》一文时,笔者提前向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去查找并且自主使用工具书,将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懂字词查清楚,能够保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认识两个生字,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为什么说太阳是大家的?”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去阅读,带着感情朗读这首诗歌,并搜集有关赞扬太阳的诗歌和文章、有关太阳的神话故事,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拿到课堂上分享。这样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上课之前,笔者让每一位学生交一份自己在预习《太阳是大家的》这篇文章时所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自己对这篇文章所产生的疑惑,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笔者在这一过程中认真聆听学生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面对一些学生所提出的不太合乎常理的问题,笔者没有给予全面否定和打击,而是积极地鼓励学生这种探索和质疑的精神,耐心地向学生教授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逐渐养成主动质疑的习惯。

二、情景生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曾提出:“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动力,就来源于对阅读材料的兴趣。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兴趣指引学生开展自主阅读。一些学者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些比喻:“不论怎样你也无法咽下食盐,但是如果将食盐置于菜肴和浓汤之中,你就能在享用美味佳肴的同时,将食盐全部吸收到身体当中。”情景趣味式教学便能实现这种教学效果。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作者着重描绘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壮美秀丽的景色。由于班上绝大多数学生从来都没有去过小兴安岭,仅仅着眼于作者描写的字里行间中无法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秀美景色,因此,在教学前,笔者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了一些专业摄影家镜头下的小兴安岭四季的图片,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一边观看照片,一边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置身于小兴安岭壮美的景色当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这一课结束之后,笔者向学生布置了课后小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动手,画一幅自己脑海中的小兴安岭,可以画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中的任意一季,并在课后搜集有关小兴安岭更多的资料,试着扮演一个小导游的角色,向同学们介绍小兴安岭,带领全班同学走进小兴安岭,从而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另外,教育与生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阅读也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带领学生回到生活之源,让阅读过程回归生活。小学生的人生阅历和体验不是很丰富,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本内容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当强化阅读过程与生活的联系,联系具体的实际,从而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我不能失信》一文时,笔者首先鼓励学生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有关诚信的事迹讲给班上其他同学听,听完学生的事迹之后笔者带领学生学习一个关于宋庆龄小时候发生的故事。笔者让学生自己通过拼音轻声朗读文章,接着分自然段点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自主朗读的情况。然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文章开始导语中提到的“请大家思考一下文章讲了什么故事,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展开讨论交流。等到学生讨论结束之后,笔者结合前面学生所讲的诚信事迹,带领学生总结出了“一诺值千金”,诚实守信是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希望学生能够像宋庆龄一样,从小就守信用、重诺言。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生活视角来开展阅读教学,寻找阅读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最佳契合点,赋予自主阅读以活力和生命,引发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在其中受到启发。

三、阅读拓展,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自主阅读,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读、随性地读,这种阅读方式对提高阅读能力毫无裨益,特别是小学生还没有学会怎样阅读,很容易导致在阅读过程中走马观花,没有收获。教师教会学生阅读,是要让学生成为个性鲜明的读者,而不是只会答题的机械工具;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解读文章,而不仅仅教会学生哪种类型的问题该怎样回答。学生只有学会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够享受阅读带给他们的幸福和快乐。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阅读方法,让他们懂得不同题材的文章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要提供学生表现的平台,让他们成为阅读课的主人公。

对于一些具有较强故事性的文章,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笔者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以每个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话剧的表演形式,观看《雷雨》等话剧,按照文章内容改编成小话剧在班上进行表演。等到学生表演完,笔者适当地进行点评,以此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钻研文章,掌握阅读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拓展和延伸,语文课本中的阅读材料非常有限,因此,要想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童话故事之后,笔者向学生推荐了《安徒生童话》作为课外读物,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读书节”,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这几种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文章,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语言积累和阅读视野,而且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阅读。

四、小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力,将每天的教学任务视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并且落实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王 晶.论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4(7):227.

[2]江宏霞.浅谈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2):120-121.

[3]杜永华.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80.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阅读习惯小学生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