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2018-05-29魏欣

学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中物理新课程

魏欣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要转变意识,灵活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从根本意义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2-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2.014

在教学的过程中,所谓的有效教学是指在经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后,学生是否获得了新的进步和发展。学生是否进步是验证课堂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准。如果教师教学任务完成,但是学生没有得到进步,课堂就是无效。笔者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总结了一些有效教学策略。

一、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现在教学要求“以生为本”,要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尊重学生。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必须承认这样的差距存在,在教学中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因材施教,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意识,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要有个体差异这样的认识,在备课、教学以及布置作业等方面都要有所体现。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注意学生的反馈,尤其是后进生的反应,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在课堂提问的环节,教师可以给基础一般的学生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设置一些简单的有层次的问题,逐渐启发和引导他们,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从而激发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潜能,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更加有效。例如,针对整个高中物理的38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我通过观察或者调查分析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对知识点掌握熟练,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为层次A;掌握情况较好,对某些知识点遗漏或者模糊的为B;掌握情况一般,对一些知识似懂非懂,做题常常没有准确思路的为C。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有了针对性,尤其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提问和督促,使他们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二、转变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机会,并通过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尊重学生的差异,精心设置教学环节,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2.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推理探究的过程中探讨知识的产生過程,并经过概括总结,发现其中的规律。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二定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全面透彻地学习实验过程,在学习第二定律的过程中可以继而学习向心力的发现过程及其内在原理,要求学生全面分析推理过程,同时也弄明白各个原理的内在联系,在推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要引导学生实验探究

物理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其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巨大作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或者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往往将学生的实验取消或者改为教师实验,这样就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说学生学习电路知识,没有亲自实验求证,学生学到的知识可能是理论的,回到实际生活中后,看不懂电路图,不会进行简单的电路安装,甚至电表都不会看,因此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例如,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与内阻实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组织学生亲手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够巩固之前所学的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讨论与探究的过程中拓展了思考范围,加深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实现学生全方面发展。

四、督促学生,及时总结学习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知识点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通过将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分析,学生不仅能够明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总结知识点,逐渐培养他们归纳和总结的习惯,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们相互合作,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使他们在相互的比较和验证中补充自己遗漏的知识。

五、联系生活实际,实现学以致用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应用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为生活服务。高中物理是一门相对复杂,有一定难度的学科,很多学生学习起来都感到费劲,不好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将知识融合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生会感到亲切和熟悉,学习兴趣就比较浓厚,容易接受和认同。这样无形中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教学与生活的结合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知识和生活的关系,最终实现学以致用,为我所用。例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课时,我设计的课堂导入如下:“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的鞋底为什么有各式各样的花纹吗?轮胎上为什么出现纹路?冬天汽车的轮胎上为什么会安装防滑链?”问题抛出来后,学生经过思考立刻得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由此进入了这节课的教学环节。因为导入部分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与学习欲望。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都在追求的目标。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学生差异,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实验教学,注重教学和生活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丽珍.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2] 许镇.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高中物理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