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

2018-05-26许春本

大医生 2018年3期
关键词:光疗蓝光黄疸

许春本

(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广西北海 53600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通常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而使得患儿机体内胆红素蓄积,使得皮肤、黏膜黄染[1],多发生于1周内的新生儿中,大部分新生儿黄疸可自行消退,有小部分新生儿黄疸则是长时间不消退的病理性黄疸,而窒息缺氧、感染、酸中毒等病理状态会进一步加重黄疸,并且非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潜在毒性,不及时处理,易引起胆红素脑病,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遗有听力障碍、手足徐动症、智力发育落后等后遗症,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新生儿黄疸的及时诊断与治疗很重要[2]。目前蓝光照射、白蛋白、布拉氏酵母菌散都是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措施。本研究采用白蛋白与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关于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3],家属同意该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ABO溶血、G6PD缺乏、缺氧、早产、低体重儿、头颅血肿等因素引起的新生儿黄疸,患儿胎龄38~40周,日龄2~10 d,平均日龄(7.2±1.8)d,体重2 500 ~4 000 g,胆红素340~420 μmol/L,且无并发症的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患儿各25,15例;观察组男性和女性患儿各26,14例;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性别以及胆红素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方案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经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蓝光照射,采用持续照射的方法进行,照射时间24~48 h,或者是间断照射24 h,蓝光光疗仪波长在425~475 nm,灯管长度以20~25 cm为宜,与床面间距保持在40 cm,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布拉氏菌散剂(深圳市康哲药业有限公司)进行口服治疗,1次/d,0.125 g/次。

观察组应用白蛋白(四川远大蜀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用量根据患儿体重计算,1 g/kg,将白蛋白溶于等量的5%葡萄糖液中,1次/d,蓝光照射方式与对照组完全一致,利用黑布遮盖保护患儿的双眼和生殖器官,当出现青铜症状时,停止光疗,当胆红素下降到8 mg/L以下时停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总显效率;干预前后患儿平均总胆红素水平。显效:患儿皮肤黄染较前明显消退,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下降数值≥85 umol/L;有效:患儿皮肤黄染较前有所消退,血清胆红素有所下降;但下降数值<85 umol/L;无效:患儿黄染较前无明显消退,血清胆红素无下降,或有所上升[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平均胆红素水平相比较

对照组干预前平均胆红素(377.75±20.72)μmol/L,观察组干预前的平均胆红素(378.00±19.96)μmol/L,干预前两组平均胆红素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前后平均胆红素水平相比较

本研究中,对照组治疗前平均胆红素水平(377.75±20.72)μmol/L,治疗 6 h后平均胆红素水平(338.80±31.7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治疗前平均胆红素水平(378.00±19.96)μmol/L,治疗6 h后平均胆红素水平(310.63±20.3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6 h后观察组的平均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患儿治疗率相比较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显效率(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率相比较[例(%)]

3 讨论与结论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较多、肠肝循环增加、转运胆红素能力不足、肝功能发育未完善,肝脏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能力不足,不能快速代谢胆红素,导致血胆红素浓度增高[5]引起的。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相对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出现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如果治疗不及时,未结合胆红素极有可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对脑细胞造成损伤,甚至对中枢神经产生不可逆的影响,严重时会使患儿死亡。

目前光疗和布拉氏酵母菌散是治疗新生儿黄疸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布拉氏酵母菌散为益生菌,主要通过增加肠道菌群,促进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加速一部分胆红素排出,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但这一作用不大,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黄疸的症状。光疗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利用蓝光对体表组织的胆红素进行吸收、分解,使脂溶性Z型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E型胆红素,这种水溶性E型胆红素才能经患儿胆汁、尿液排出体内,从而缓解黄疸症状[6]。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学者研究认为,单纯光疗后形成的水溶性E型胆红素不稳定,极易变回脂溶性Z型胆红素,而白蛋白则是一种胆红素载体,能够起到连接体的作用,将其注射于患儿机体后,白蛋白能迅速充分的结合水溶性E型胆红素,防止其逆转为脂溶性Z型胆红素,同时形成水溶性更稳定的胆红素白蛋白联合物,通过胆汁尿液排出体外,这一研究为临床上采用白蛋白提供了理论根据[7]。而临床不少实践也证实白蛋白与蓝光照射会产生协同作用,能有效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起到很好的疗效。

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入组患儿病例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了本研究的统计学效率。其次,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两组患儿治疗前后6 h的胆红素水平差异,对于两组患儿的具体黄疸消退时间未进行跟踪,白蛋白联合蓝光治疗黄疸是否在黄疸消退时间上也优于其他治疗方式,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总而言之,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显著降低患儿短期内的胆红素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1] 陈号东.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10):151.

[2] 张士发,茅双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064-1065.

[3] 中华中医药学会.黄疸诊疗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ll,9(16):12l-122.

[4] 胡碧环,赵阳,何映珊,等.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及临床指标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3(1):33-34.

[5] 刘大伟,孟琳,朱太芳,等.探讨不同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2):193-194.

[6] 刘烽,杜燕.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49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7):63-64.

[7] 张剑梅,舒文文,阴娜.68例新生儿黄疸使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7,2(10):144-146.

猜你喜欢

光疗蓝光黄疸
鲁晓岚:黄疸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双面和三面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