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球囊面罩通气联合气管插管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疗效评析

2018-05-24郭建强波顺庆严治汤兴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4期
关键词:面罩心肺急诊科

郭建强,张 蓉,波顺庆,严治,汤兴华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3)

急诊科是临床医疗机构中极为重要的科室。心跳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及立即急救,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1]。刘英等[2]的研究表明,为心脏骤停患者迅速建立人工气道,维持其呼吸功能,是确保其抢救成功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抢救的成功率,笔者对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2例患者在使用球囊面罩进行通气治疗和胸外心脏按压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4例心脏骤停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均符合《急诊内科学》[3]中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2)在入院时,患者的呼吸停止或出现叹息样呼吸,部分患者可出现大动脉搏动及心音消失的症状。3)患者对本次研究的内容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4]。其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2)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3)口咽部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按照盲选法将这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42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8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22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4岁,其中位年龄为(47.81±8.03)岁;其中,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所致心脏骤停的患者有15例,因车祸所致心脏骤停的患者有12例,因溺水所致心脏骤停的患者有8例,因急性中毒所致心脏骤停的患者有5例,其他原因所致心脏骤停的患者有2例。在观察组的42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17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23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5岁,其中位年龄为(47.26±8.29)岁;其中,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所致心脏骤停的患者有15例,因车祸所致心脏骤停的患者有12例,因溺水所致心脏骤停的患者有9例,因急性中毒所致心脏骤停的患者有5例,其他原因所致心脏骤停的患者有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对比研究的价值。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球囊面罩通气治疗和胸外心脏按压治疗。具体的方法是:1)严格按照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的操作规范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的深度为5~6 cm,按压的频率为100~120次/min,进行按压与放松的时间需相同。2)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使用球囊面罩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14次/min。3)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然后以1 mg/3 min的速度为患者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当其出现可除颤心律(室颤及无脉性室速)时,立即对其进行电除颤。4)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期间,需连续监测其MAP(平均动脉压)和SpO2(血氧饱和度)。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具体的方法是:在对患者进行心脏按压的同时,由具有丰富插管经验的医生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在进行插管时,中断胸外心脏按压的时间需不超过10秒钟。在气管插管成功后,继续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存活率及其MAP、SpO2。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21.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进行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MAP平均为(29.25±7.23)mmHg,其 SpO2平 均 为(38.37±11.05)%。 观 察 组 患者 的 MAP平 均 为(29.17±7.03)mmHg,其 SpO2平均 为(38.18±11.13)%。 两 组 患 者 的 MAP和 Sp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对照组患 者 的 MAP平 均 为(36.54±8.02)mmHg,其 SpO2平均为(48.25±10.27)%。观察组患者的MAP平均为(71.25±10.72)mmHg,其SpO2平均为(84.36±9.42)%。观察组患者的MAP和SpO2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心跳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心血管疾病、车祸、溺水、急性中毒等均可导致患者的心脏骤然停止跳动,其呼吸循环及内循环也会随即停止。患者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后,需立即对其进行抢救,以便及时挽救其生命。心肺复苏是一种常用的人工呼吸循环支持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对心跳骤停患者进行抢救。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分为人工恢复血液循环功能、早期开放气道、早期人工通气、早期除颤4个阶段[5]。球囊面罩通气治疗是一种间歇性正压通气治疗方法。此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维持患者的正常通气功能,且操作极为简便,是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呼吸急救的常用方法。但是,在心脏骤停患者的气道被分泌物阻塞时,使用球囊面罩对其进行通气治疗的效果就会受到限制。气管插管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开放式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此方法可有效地保障患者的通气功能。黄天宝等[6]的研究表明,用球囊面罩通气联合气管插管疗法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可快速恢复其正常的通气功能,改善其血气水平,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MAP、SpO2、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用球囊面罩通气联合气管插管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倪焕娟,杨喆.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10):1711-1713.

[2]刘英,雷贤英,胡迎春,等.急诊科不同层次医学生心肺复苏再培训效果评价[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3):520-522.

[3]Kwon Y, Debaty G, Puertas L, et al. Effect of regu-lating airw ay pressure on intrathoracic pressure and vital organ perfusi on pressure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 non-rand omized interventional cross-over study[J].Scand J Trauma Re susc EmergMed,2015,23(1):83-85.

[4]王涛,秦俭,王长远,等.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疗效比较[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7):673-675.

[5]李雨林,张茂.美国心脏协会关于改善院内外心肺复苏预后的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2):143-144.

[6]黄天宝,杨志燕,李武祥,等.喉罩与气管插管两种气道开放方法在院内心肺复苏中应用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4,15(4):236-237.

猜你喜欢

面罩心肺急诊科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理想面罩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心肺血管病杂志》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