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效果评价

2018-05-23张廷桓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舒芬太尼芬太尼

张廷桓

【摘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重庆市荣昌区妇幼保健院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40例产妇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B组40例产妇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及临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麻醉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早于B组,并且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可获得理想麻醉效果,并且麻醉方法较为安全,但舒芬太尼易于使麻醉平面扩散,术后镇痛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 小剂量布比卡因; 芬太尼; 舒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0.0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0-0160-02

剖宫产手术对麻醉的要求颇高,需要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对产妇及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蛛网膜下腔麻醉是临床常用的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具有良好的阻滞效果及较快的起效时间,但单纯应用蛛网膜下腔出血易导致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可对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因此剖宫产麻醉药物及方式的选择对手术效果、结局与预后具有重要作用[1-2]。布比卡因是一种长效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小剂量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麻醉效果,但仍不能保持理想的阻滞平面与麻醉效果[3-4],本研究通过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重慶市荣昌区妇幼保健院8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重庆市荣昌区妇幼保健院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对象。所有产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满足剖宫产指征或产妇自愿接受剖宫产手术,均为足月单胎妊娠,已排除严重妊娠期合并症、药物过敏、麻醉禁忌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40例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 (26.9±3.2)岁,体重52~79 kg,平均(69.5±8.2)kg,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B组40例产妇中年龄22~35岁,平均(27.1±3.5)岁,体重51~78 kg,平均(68.9±7.5)kg,初产妇27例,经产妇13例,两组产妇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产妇完成常规术前检查后入室并连接监护,并给予产妇吸氧,氧流量设置为3 L/min,产妇在进行麻醉前需要进行快速静滴羟乙基淀粉注射液10 ml/kg,此时需要医务人员记录产妇各时相生命指征,麻醉开始选择左侧卧位下L3~4节段间隙正中穿刺,其中A组应用1 ml 0.75%布比卡因、5 μg舒芬太尼,应用脑脊液稀释致至2 ml,B组采用1 ml 0.75%布比卡因、20 μg芬太尼,应用脑脊液稀释至2 ml,保持2 ml/10 s速度注射至产妇的蛛网膜下腔,留置3~4 cm硬膜外导管以备实用,产妇需要更改体位,呈右侧髂腰部垫高保持15°角,术中有专人负责监控产妇剖宫产过程中的麻醉效果、麻醉平面等指标,对于T6麻醉平面以下的产妇仍需向硬膜外注射3~5 ml 2%利多卡因。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产妇麻醉前、麻醉后1、3、5、10 min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情况,主要观察SBP、DBP、HR、RR、SpO2指标,并比较两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集两组剖宫产产妇资料采用IBM 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剖宫产产妇各时相麻醉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产妇麻醉前与麻醉后1、3、5、10 min时的SBP、DBP、RR、HR、Sp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感觉阻滞情况比较

A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早于B组,并且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产妇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由于剖宫产手术需要同时考虑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因此其对术中麻醉方式与麻醉药物的选择更为严格,要求麻醉具有较短的诱导时间,同时具有良好的麻醉稳定性与肌松效果,并且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保证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性,因此近年来对于剖宫产麻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麻醉效果最佳化以及副作用最小化[5-6]。阿片类药物与局麻药物鞘内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增强局麻药物在剖宫产中的有效镇痛效果,改善、稳定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国外的相关研究则显示,同等比重下的布比卡因在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于剖宫产中,布比卡因的50%有效剂量、95%有效剂量均较低,而再次控制、降低剂量则不能有效降低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8]。

而在本组研究中发现,两组剖宫产产妇麻醉后各时相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早于B组,并且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但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麻醉方式在剖宫产中应用均具有理想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能够满足剖宫产对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的手术要求,两种麻醉方式共同具有的优点为能达到完善的镇痛和肌松,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9-10],而对于两种方案差异分析认为,舒芬太尼的脂溶性要明显高于芬太尼,其在硬脊膜内的扩散速度更为迅速,而且舒芬太尼作为μ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其与脊髓中的μ受体结合更为容易、快速,这也直接导致舒芬太尼的镇痛时间明显超过芬太尼[11],而在镇痛强度比较中也明显优于芬太尼[12]。

综上所述,剖宫产手术中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可获得理想麻醉效果,并且麻醉方法较为安全,但舒芬太尼易于使麻醉平面扩散,术后镇痛效果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1]莫志仙,莫志怀.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蛛網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甘肃医药,2017,36(1):37-38.

[2]张菁,周磊.剖宫产术中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的量效关系[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3):170-171.

[3]陈蒙蒙.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阻滞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6):53-54.

[4]高勇.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的疗效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5):844-846.

[5]高媛媛,惠勇.布比卡因与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对剖宫产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安全性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7):906-908.

[6]张锦华,张磊,杨承祥.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7):1350-1353.

[7]张清.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的观察[J].江西医药,2015,50(2):163-165.

[8]杨飞,韩超,张民,等.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左旋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半数有效量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5,36(8):686-690.

[9]安小虎,徐韬,王苑,等.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一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5):461-463.

[10]赵二林,张玉荣,余琼斌.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可行性与安全性[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4):344-347.

[11]严美娟,楼小侃,王伟,等.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观察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4):101-104.

[12]张英.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39(16):184-185.

(收稿日期:2017-09-18)

猜你喜欢

腰硬联合麻醉舒芬太尼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芬太尼,滥用才是毒品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