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8-05-23吴孝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舒适护理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吴孝丽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血透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血透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HAMA、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透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透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血透期间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并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 应用价值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0.0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0-0117-02

维持性血液透析即肾替代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各类终末期肾脏疾病人工肾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其可有效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状态,清除小分子的水溶性毒物,改善患者机体内环境,对保护患者全身器官、系统功能及维持正常生理代谢具有重要意义[1]。但由于患者血透期间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以及对疾病认知程度相对较为低下,导致患者血透期间不能主动规避相关风险因素,不能完全配合医生、护士治疗,导致血透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升高[2-3]。本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通过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血透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血透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内容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2~68岁,平均(60.2±4.5)岁;透析持续时间1~9年,平均(3.2±1.0)年;原發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7例,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11例,多囊肾6例,其他原因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0岁,平均(61.5±3.2)岁;透析持续时间1~8年,平均(3.5±1.2)年;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7例,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11例,多囊肾5例,其他原因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血透患者血透期间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即临床Ⅱ级护理内容,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1)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渠道,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通过沟通交流建立彼此信赖的关系,针对患者不同的受教育程度采取个体床旁指导的方式,耐心介绍、解释舒适护理的目的与方法,并且使患者重视血液透析的自我维护,促进患者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2)心理护理。通过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实际心理情绪,并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注意事项与保健知识的健康宣教,对于存在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应及时予以心理疏导,避免负性情绪应激反应的发生。(3)生活护理。根据患者自身生活习惯、病情及治疗的需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制定针对性训练计划,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鼓励患者进行适当强度的肢体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活动强度以不疲劳为准。(4)饮食管理。指导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以适量的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食物为核心,重视营养的均衡摄入,增强患者的体质。

1.3 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分数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并采用卡氏百分法评估两组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基于百分制视觉模拟评分制定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越高;另采集两组血透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HAMA、HAMD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HAMA、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透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透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当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后,患者肾功能基本丧失,主要表现为患者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度紊乱及血液新陈代谢废物无法有效滤出,导致患者病情进行性发展,一般患者临床预后结局较差,生活质量低下[4-6]。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在血透期间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并且疾病认知程度低下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血透效果及预后结局[7-9]。而本组研究以护理干预作为切入点,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实施心理护理与舒适护理能够有效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并对改善患者预后结局具有积极意义。

心理护理是一种专业性护理干预措施,其为结合患者实际心理状态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管理的一种方法,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状态[10-11]。而舒适护理是一种基础传统常规护理的新型护理模式,其核心为在保障患者生理舒适度的同时,加强饮食、环境、运动等多方面的综合护理管理,使患者全面达到舒适的效果,既往学者研究认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血透患者处于舒适状态,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12-13];这与本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血透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血透期间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并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赖苑,曹银新,张飞香.护理干预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的作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5):170-172.

[2]王申伟.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病因及处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242-243.

[3]郭丽.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并發症率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5):59-61.

[4]曹秀梅,李大雨.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月刊,2013,42(14):842-843.

[5]姚春晴.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7,7(19):299-300.

[6]杨娟,莫世松,梁红丽,等.预防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4):5979-5980.

[7]杨智慧.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211-212.

[8]张桂梅,芦咏梅.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2):385-386.

[9]陈连景.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药论丛,2013,11(1):548-549.

[10]林亚妹,潘巧虹.综合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66-2767.

[11]孙雪梅.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1,20(3):256.

[12]窦海川,杨立明,王洪,等.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4):47-48.

[13]黄冬梅,张三秀,刘建红.心理护理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16):175-177.

(收稿日期:2017-09-01)

猜你喜欢

舒适护理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