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63例临床护理分析

2018-05-23韦玉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干预并发症

韦玉梅

【摘要】 目的:研究对于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提供全面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63例因疾病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普通组31例与研究组32例,科室普通组患者提供一般术期护理服务,为研究组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干预前后心理焦虑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9.38%,低于普通组的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35,P<0.05)。普通组患者对于科室提供的心理疏导、管道护理、健康宣教、体位干预等护理质量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779、58.289、56.587、56.377,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2,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88,P<0.05)。结论:护士为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提供全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降低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理焦虑状态,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术; 护理干预; 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0.0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0-0102-02

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主要适用疾病范围包括胸腔积液、气胸等,属于外科常用术式之一,操作简单,手术原理是指通过皮肤麻醉后将导管置入胸腔内,连接引流瓶后完成排气、排液工作,可快速有效缓解气胸及胸腔积液表现,保证肺功能正常[1]。传统引流方法缺点有导管粗大、质地坚硬、术后皮肤创口较大、不易愈合,感染概率较高,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均有微创、机体疼痛轻等优势,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置管后并发症,因此加强置管期间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要求护士积极学习引流术知识,并掌握并发症征象及处理方法[2-3]。本文探讨给予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63例因疾病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咳嗽、主诉胸痛等为主;入院后经CT、B超检查确诊;符合置管条件;胸腔积液量均>500 ml[4];本次研究已取得患者本人同意,自愿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存在凝血障碍患者;合并其他心脑血管严重病变患者;沟通障碍及精神疾病患者。本研究经上级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普通组31例与研究组32例。普通组中,男28例、女3例;年龄26~73岁,平均(45.2±9.2)岁;疾病类型:癌性胸腔积液18例、气胸13例。研究组中,男27例、女5例;年龄25~71岁,平均(45.6±9.3)岁;疾病类型:癌性胸腔积液19例、气胸13例。两组患者的疾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科室为普通组患者提供一般置管护理服务流程,包括置管前积极询问患者感受,评估其临床表现,护士为患者介绍引流术过程及优势,提供各项置管前检查服务,加强护患沟通,积极了解患者情绪,提供心理疏导护理,护士严格坚持无菌操作原则;置管后密切关注管道引流情况,提供体位干预,为患者提供生活协助,与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加强术后巡视。

科室为研究组患者在普通组基础上,提供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术前。护士为患者解释引流术操作原理及优势,嘱咐患者置管过程中配合要点及可能发生的情况,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了解患者内心情绪想法,通过适宜语言疏导,提高患者配合度。(2)术中。置管过程中护士密切关注患者机体反应,查看面色,询问患者機体感受,一旦发生不适症状,及时停止置管,早期处理。(3)导管护理。护士做好导管固定工作,重点进行体位干预,导管外需使用透明敷贴进行粘贴,护士加强病房巡视,积极查看导管位置及固定情况,妥善固定导管,协助患者调整卧位时需重点保护导管,导管上应做好标记,及时发现导管脱出表现,加以预防。(4)护士重点为患者解释置管后常见并发症,提高患者风险预防意识,要求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护理操作,护士重视日常护理活动中导管维护及观察,保护导管,减少并发症发生[5]。(5)拔管护理。护士严格掌握拔管指证,每日记录引流液性质及量,拔管前,护士应先夹闭导管,留置观察24 h,后确认无误后方可拔除导管。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常见类型包括管道堵塞、非计划性拔管、液体外渗、导管破损。科室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于出院前发放,要求患者本人填写,表格内容包括心理疏导、管道护理、健康宣教、体位干预等,单项指标满分为100分,得分较高者表示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护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分别于入院时及干预后评价,标准分为50分,≤50分表示情绪正常;51~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6]。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普通组患者各护理质量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焦虑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組患者SAS评分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中科室为研究组患者提供全面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普通组(P<0.05),提示通过全面护理干预后,置管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类型以管道堵塞、非计划性拔管、液体外渗、破损等多见,护士通过术后积极观察导管引流情况,对于堵塞情况及时提供冲管处理,保证顺利引流[7-8]。护士加强病房巡视,定期更换导管固定处敷贴,做好固定工作,准确记录引流液性状及量,护士为置管后患者提供生活协助护理干预,日常护理过程中,应确保引流袋位置低于穿刺点,减少液体反流情况出现,护士观察置管处皮肤表现是否存在感染倾向,积极处理。加强导管固定工作以减少非计划拔管率,加强导管维护,可有效降低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9-10]。

3.2 实施全面护理计划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对科室护理质量评分较高,且干预后患者焦虑情绪得到较好改善,护士通过加强入院后健康状态评估,了解患者置管前心理现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健康宣教服务,提高患者治疗主动性及依从性[11]。护士实施置管前后全程健康教育,评估患者情绪活动表现,护士为患者解释置管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为患者提供生活指导及用药干预,重点加强导管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情绪[12-13]。

综上所述,护士为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提供全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降低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理焦虑状态,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少珠,於雪英,刘燕飞,等.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三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4):2289-2290.

[2]何菊芳,李静辉,燕丽丽,等.优质护理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2):1636-1638.

[3]俞荣萍,王苏平,王春霞,等.人性化护理在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3):1550-1552.

[4]何秋仙,李华,张永芳,等.系统护理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33(6):496-497.

[5]李平,张玲敏,沈翌卉,等.合并肝硬化的肺癌患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J].江苏医药,2014,40(24):3098-3099.

[6]张冬梅,刘靖秋,贺书,等.评估式管理方法在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1):54-56.

[7]尹熙.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7):629-630.

[8]何小霞,瞿中成,杜永松,等.开胸患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相关性感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0):4684-4685,4706.

[9]张颖.优质护理服务对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3):2072-2074.

[10]班玉莲,柴燕丽,马燕,等.新型胸腔引流管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0):934.

[11]刘书敏,赵晓慧.15例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114-115.

[12]徐慧.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咳痰的护理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75-76.

[13]吴秀,梁磊.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62-63.

(收稿日期:2017-08-28)

猜你喜欢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干预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引流胸腔积液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