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大学生品行塑造之情感教育引导

2018-05-21孟祥韵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愤怒品行引导

【摘要】大学生群体,处于知识积累、品行塑造的关键期,纵观当今的社会现状和社会环境,我们渴望晴日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但我们的灵魂却往往会失或淹没在环境的雾霾中。正如我们从不缺少面对快乐的习惯,却很少有面对痛苦的习惯,不管是由外力的因素还是自身因素造成的痛苦,无力承担,无法负荷,无法化解,对于愤怒爆发抑或节制随性而兴,如何适当的处理这类激烈感情,愤怒亟待认知和疏导。

【关键词】愤怒 品行 情感 道德教育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05-02

(一)何为愤怒

愤怒一词有诸多形容,例如“短暂的疯癫”、“疯狂了”等,古希腊尼禄的老师塞涅卡曾指出愤怒是把所有至善至义的东西都颠倒过来。无论是谁,一旦叫愤怒附体,就会忘掉自己所当为。愤怒所至,父亲成为敌人,儿子要杀死父亲,亲娘沦为继母,公民变成寇仇,国王也要成为暴君。亚里士多德认为愤怒是燃烧着的偿还痛苦的欲望。波昔东尼的说法是向那个对你施加了不公正伤害的人施以惩罚的燃烧着的欲望。还有一些说法认为所谓愤怒,就是一种心智激动状态,它要对那做出伤害或意欲做出伤害之人施以伤害。

二、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缺失情感控制者——愤怒之根源

康德认为,我们的善良意志来源于自然赋予我们的理性。现代社会所呈现的“自然”已远非我们所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对立,各方观点各占山头、耸立高地,网络舆论的“畅所欲言”,社会习气和理性之间的界限模糊,根源在于“自我”意愿:用“功利主义”这一早已变异的术语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第一,环境因

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现代家庭结构的转变,独生子女为特征,一个孩子背后有众多的家人簇拥,集多人的宠爱和关心于一身,容易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高,容易导致愤怒的爆发,同时同学之间类比的受挫也容易激发愤怒,释放的对象一般为身边的人,所以当代大学生群体容易出现矛盾激发的现象。当今社会大环境形势多变,文化多样化,信息复杂化,风俗区域化,与大学环境相比,与学校教育冲突,对于一些不能理解的现象容易产生冲突,进而激发矛盾引起愤怒,造成极端的言论和行为。

第二,性格因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将愤怒之人分为四类,易怒之人、暴躁之人、愠怒之人或称阴郁之人、怪癖之人。这类分法从人本身的性格出发,性格的形成先天因素不可忽视,但后天的重塑却是主因。结合近代心理学家根据人的气质类型将人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易怒人、暴躁者多数见于胆汁质类型,愠怒者多见于粘液质和抑郁质类型,怪癖者多见于多血质类型。大学阶段属于性格稳定和成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易于引导和塑造的时期,对于愤怒的情绪管理可普及理论知识,提高认知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对于情绪管理认知度、理解力和执行力才能有成效。

第三,功利因

钱理群教授曾指出中国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什么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般來说指的是高智商、高情商的大学生,不但成绩优异,而且迎合权威,“善于表演”,无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私欲为首。这部分群体在大学生中无疑是楷模、学霸,然而在情感关系相悖的情境中易于导致愤怒的产生,骄傲与谦卑、美与丑、慷慨与吝啬、爱与恨等,这些情感根植于欲望的土壤之中,对荣誉的欲望、对财富的欲望、对名利和权利的欲望等等迷失心性。面临切身利益时私欲为先,青年学生群体甚至呈现极端选择和行为。正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青年时期则成为性格塑造的关键期,人生成败,性格为因。

三、如何合理引导

第一,善于寻找情感的停止点。

休谟指出“印象永远是先于观念发生,将情感、情绪、欲望与厌恶列为内在印象。” “在印象中互相结合着的那些对象能否在印象中进行分离,只看这些对象之间有无差异,如果有,显然它们能够分别想象。依据前述的原理可知,存在差异的事物都是能够加以区分的,而所有能够区分的事物又都能进行分离。”[1] 愤怒属于内在印象,愤怒的情感与人的认知过程一样,有着类似的进程化步骤,前者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爆发,后者如深沉暗处的流水缓慢且不易察觉。

寻找“关系的缺陷”,在观念中进而转借为平息自身愤怒之火。模糊印象,有意识的截断观念的运行,有意的引入其他的观念,增加更多与此关系无关的印象。这个过程中,转移注意力是短暂的方法,甚至是自身意识强制性植入。

近年来,新闻热点聚焦考研大军,大学自习室的占座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某年一高校的两名学生因为占座引发矛盾升级,最后导致流血悲剧。如果你问他为什么要打架,他会回答,因为想要把座位抢回来,继续问他,为什么抢座位,他会说为了复习考研,进一步询问,复习考研是为了什么,为了有更好的工作亦或是期望更好的人生,更加美好的生活,如果继续询问,为什么期望这些好的事物,那么,他不太可能再给出任何答案。这是一个终极目的,也是关于他本人因占座导致愤怒的情感的停止点。正因为如此,假若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善于思考,勤于自省,对于身边的人给予更多的包容,接纳各种不完美,转变他人的行为成为自身的一面镜子时时调伏自身,进而才能走向完美。愤怒之情感与恨相连接,反之则是爱,用爱己怜亲的本能情感顺延至周边人。

第二,区别独立的情感刺激成因。

区别独立的情感刺激成因重要的不是设立标准,建立标杆、尺度、原则,而是挖掘青年群体中情感的来源。首先观念的形成来源于相似或者相近的关系,大学生群体年龄相仿,生活模式相近,思维模式相仿等等相似的境况,班级专业的分门别类,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不言而喻,随之而来的情感如嫉妒、骄傲、谦卑、恨、虚荣等容易主导情绪,占据上风,臣服于并执着于这些情感,这些情绪的积累容易压抑,成为愤怒潜在性的导火线,一旦有机会便会爆发。正如嫉妒的对象是他人,源于相近的群体,“同行相妒”,不是因为能力、水平、风格远远不成比例而相妒,而是因为相似性和相近性。而骄傲的对象是自我,当明晰这些情感投射的对象以后,对于因这些易于导致愤怒的情感具备一定的认知,如果愤怒是结果,我们在回溯本源的过程中也就是倒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区别独立的情感刺激成因。这属于第一种情况,还有一些情感是自发产生,正如休谟所认为的“心灵有一些器官,自然地适于将一种情感产生,那种产生出来的情感就自然地将观点转向某个对象。但是这并不能产生情感,还需要其他借着印象与观念的双重关系的某种情绪,来将这些原则引发起来,并予以它们以原始的冲动。”[2]愤怒一旦被激发,原始的冲动迅速占领理智的头脑,思绪爆炸,进而做出超乎自己想象的事情。在与外界事物相联系或者共鸣时,很容易在瞬间就占据心灵。心灵自发产生的情感基于印象和观念的双重关系才能产生原始的冲动,这里的情感成因的区分在于分离印象和观念,这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是一个经过锻炼得以成习惯的过程,思维的轨道和痕迹受理性的支配,理性正是大学所倡导的精神。

第三,理顺愤怒情感的进程化

我们对于快乐的体验有一种独立的感知,对痛苦的体验亦有独立的感知,人是复杂的,所以有种体会叫做“痛并快乐着”,在我们的心灵中这两种感知是独立存在的。但是,作用于人身上就发生了扭转,更多情况下,我们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更倾向于对方让我们感觉不好的表现和行为上,似乎是处于一种自然地本能,易于产生爱憎纷争。在一个日积月累的缓慢过程,思绪总会或多或少地触碰这条线,突然在某一天某一种境况中爆发,看似毫无征兆,实则积累已久,类似于心理学上弗洛依德式的失误。心理学主要的作用是理解人类如何执行他们的任务。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其中有一个由来已久并争论不休地问题:关于人类意识的建构问题。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个坚持人类意识乃“万能解题器”,一个是意识的模块性的假说。关于后者的证明和解释主要归功于杰里·福多尔,在其1983年出版的《意识的模块性》一书,他认为大脑模块有三个重要特征:(1)领域化的;(2)运行时强制性的;(3)信息是分隔的。[3]导入心理学的知识能更好的理顺情感的进程化,进而合理控制自身。

第四,加强道德教育

亚里士多德将德性分为两类: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他指出理智德性需教导来完成,经由长期的时间和经验二者缓慢的渐进过程,而道德德性则是从习惯而成。当代大学生处于人生品行塑造的关键时期、成型时期,更重要的是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并驾齐行的时期。缺乏学识,一般情况下会导致一个人依赖权威或“公共舆论”,难以区分“众意”和“公意”,正如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从一开始就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那么世界上就不存在什么真理了。大學生“理智德性”增长的过程中,“道德德性”不可或缺。

对于青年人的培养,当代大学生群体具备很强的接收能力,大学教育的目的更准切的说高校培养的人才标准以社会需求为首要目的。社会中功利主义的渗透已无处不在,例如“精致的利己主义”,大众中对于功利主力的理解扭曲者居多,业已远离当年边沁“功利主义”以及对最大善原则的理解和运用。加强道德教育,健全道德教育的机制刻不容缓,国内外高校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休谟著,贾广来译.人性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安徽:2012:25.

[2]休谟著,贾广来译.人性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安徽:2012:276.

[3]奥卡沙著,韩广忠译.科学哲学[M].译林出版社,北京:2013:112.

作者简介:孟祥韵(1984.6-),女,汉族,河南,硕士,中山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愤怒品行引导
优良品行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
地球开启“愤怒”模式 四月地震洪水频发
“愤怒”的选票
彭林军:诚实守信 砥砺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