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目标”的精准确立

2018-05-18丁慧红

考试周刊 2018年44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摘要: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有很多,但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以一两项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核心目标,并努力达成。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核心目标”意识,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要把“一课一得”时刻铭记于心。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学段目标,关注文体特性,挖掘文本特色,考虑学生需求,就能精准地确立“核心目标”。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阅读教学的效率自然就高了!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目标;精准确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以一篇篇课文为例子,组织引领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有很多,但教师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以一两项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核心目标”,并努力达成,否则就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那么,什么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呢?

所谓阅读教学“核心目标”,是相对于基础目标而言,是学习一篇课文应达到的最核心、最主要的目标,是能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目标。然而,纵观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少阅读课还是缺乏核心目标,或确立的核心目标很不精准,直接导致了阅读教学的长期高耗低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精准确立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它到底有哪些依据呢?

一、 “多大的孩子,干多大的事”——依据课程标准,明确学段目标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文,形成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素养,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需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每个学段该学习什么,应掌握到什么程度,是有据可依,有标可循的。这“据”和“标”就是课程标准,就是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

台湾作家林清玄写的《和时间赛跑》以及我国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匆匆》,这两篇都是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都告诉大家要珍惜时间的道理。但是由于这两篇课文被编排在不同的学段中,我们在确立阅读教学核心目标时就得有所侧重。《和时间赛跑》是在三年级下册,根据课标“第二学段以句段的教学为主,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构段形式,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阅读教学要求,我们可以确立本文的两条核心目标:1.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2. 通过朗读品味情感,感受时间的可贵,立志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而《匆匆》一文是在六年级下册,课标中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是“以篇章教学为主,了解文章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感受不同文体的一般特点和阅读策略”。我们则可以确立这样两条核心目标:1.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具体形象地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表达方法。2. 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

《雨点儿》一文是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内容浅显,情节性强,采用擬人的手法,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有位年轻教师就从文体特点和文本内容出发,将目标定位为“认识童话的拟人化写法,学习创作微童话。”显然目标定位不够科学适切。虽说“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但不同学段的落脚点是不相同的,课标明确指出“第一学段以识字学词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因此一年级学生学习《雨点儿》,比较适宜的阅读核心目标是“初步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可见,依据课程标准明确了阅读教学的学段目标,就不会在具体核心目标的定位上出现不到位、缺位甚至越位的情况,才能确保目标定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 “文章是什么,就教成什么”——依据文体特性,强化文体意识

小学语文包括寓言、童话、诗歌、小说、说明文等各种文体。课标针对不同文体对阅读教学也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因此,在阅读教学核心目标确立时,教师要强化文体意识,要循着文体特性带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发挥不同文体的课文所蕴含的不同的选文功能和教学价值。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口头文学作品,属于故事类文本。“故事口语化、情节类型化、充满神奇与梦幻、极力弘扬真善美”是民间故事的典型特点。因此,对于这类口头文学作品的学习,“讲述故事”是其重要的学习方式,“感受神奇和情感倾向性”是其重要学习目标。像《文成公主进藏》一文是入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则经典民间故事。杭州的蒋军晶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就特别关注其民间故事的文体特性,确立了两条核心教学目标:1. 复述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体会民间故事语言生动、想象神奇的特点。2. 抓住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感受文成公主勇敢、智慧、不畏艰险的美好形象。这样的阅读教学目标,用“讲述故事”代替了传统的“分析课文”,真正实现了民间故事的文学意义与教学价值。

在确立说明文教学核心目标的时候,我们同样必须依标扣本,突出文体特性。像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说明文单元中,《鲸》是编排在第一篇的典型的说明文,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强化说明文文体知识,将“了解鲸的特点”“感悟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等列为核心教学目标。

像这样依据文体特性,强化文体意识,才能把故事教成故事,把说明文教成说明文,才能教出文本本身的个性,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及阅读方法,并在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逐步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 “文章有什么,就得教什么”——依据文本特色,指向多元价值

阅读教学经历了较长时期的“一元指向”“阅读本位”以及“写作本位”的争议,杭州师范大学吕映教授提出的“多元指向的阅读教学”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主张。她认为,阅读教学的价值是多元的,可指向阅读能力的提升、表达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文化的积淀、审美的需要,还可指向生活的应用。而实现阅读教学多元价值的关键则是教师是否能依据文本特色,精准确立核心目标。

人教版四下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自然之道》是其中重要一课。故事告诉我们要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要知道违背自然规律的严重后果,不然好心会干坏事。文章情景交融,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耐人寻味,但“借助故事叙述,揭示启示规律”是本文鲜明的写作特色。面对这样一篇精读课文,可挖掘教学的点实在很多,老师们往往会纠结不已,难以取舍。福州的何捷老师紧紧抓住本文的写作特色,将“学习文章的表述方式,学习如何在叙述故事中揭示启示、规律”作为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展开教学,其余跟目标无关的点,一概舍弃,实现了一课一得。

《别饿坏了那匹马》和《唯一的听众》是人教版六上的两篇课文,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运用了“伏笔”的写法,文章的主角为了保护对方的自尊心,都编造了善意的谎言。其中,《别饿坏了那匹马》的伏笔比较简单,而《唯一的听众》的伏笔比较隐蔽。杭州的王晓云老师以这两篇课文为内容设计了一堂指向阅读的阅读课,其核心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比较阅读,发现善意的谎言,发现伏笔;学会勾连前后内容,发现伏笔的规律,理解文本的内涵,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样的阅读指导,实现了阅读迁移,提升了阅读能力,对孩子来说是很有价值的。

所以,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尤为重要。只有挖掘出文章的独特之处,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确立精准的核心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多元的价值。

四、 “孩子缺什么,就要教什么”——依据学生需求,关注能力增长

学生在课堂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自己早已知道的东西,老师却喋喋不休讲个没完,而最需要老师指导的内容,老师却又视而不见。因此,阅读教学核心目标的确立,一定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思考,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几度将镜头聚焦母親龟裂的手指、疲惫的眼神,放慢节奏细细刻画一连串的动作,让读者深受震撼。杭州市朱俊英老师基于五年级学生的写作现状,开设了一堂精彩的指向表达的阅读课,其核心教学目标就是“感受特写镜头,学习运用特写镜头”。因为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会清楚地、有条理地记叙一件事情,但叙述往往还不够具体、不够细腻,缺乏感染力,他们还不会抓住某个瞬间、场景,聚焦细部,放慢节奏,细腻描写。了解了学生的需要,清楚了学生的学情,才能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能力的最大增长。

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确立核心目标,学生不会的让他学会,学生感悟肤浅的让他感受深刻,这样才会避免教学总在一个平面上滑动,让学习更有价值。

总之,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有很多,但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核心目标”意识,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要把“一课一得”时刻铭记于心。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学段目标,关注文体特性,挖掘文本特色,考虑学生需求,就能精准地确立“核心目标”。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阅读教学的效率自然就高了!

参考文献:

[1]金立群,朱华贤.每个文本教学都应有彰显个性的核心目标[J].小学教学研究,2015(4):10-12.

[2]何德芬.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阅读教学核心目标研制[J].小学教学设计,2017(16).

作者简介:

丁慧红,浙江省丽水市,浙江省缙云县东渡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应拒绝“伪问题讨论”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