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近距离煤层综采开采技术探究

2018-05-18

机械管理开发 2018年4期
关键词:移架端头刮板

陈 喜

(大同煤矿集团地煤公司, 山西 大同 03700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小煤矿如雨后春笋遍地生根,加之小煤矿私采乱挖、超导越界现象时有发生,致使相邻的国有煤矿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迫使部分国有煤矿存在吃肥弃瘦、向更深煤层延深的现象,从而形成与小煤矿竟相争夺煤炭资源的怪象,导致部分上层极近煤层矿资源“呆滞”,严重影响了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1 工作面四邻及地表情况

马口煤矿8202工作面位于侏罗系11-2号煤层,由2202和5202两条顺槽切割而成。其东部为实体煤,南部为11-1号层盘区大巷,西部为矿井猴车行人巷,北为小煤矿破坏区,上覆为小煤矿的3号、7号、11-1号煤层采空区(刀柱、仓房),其中距11-1号层间距为0.7~1.2 m,平均0.8 m,属极近距离煤层。对应地表无建筑物和构筑物,属荒地。工作面埋深210~230 m。2202和5202顺槽掘进时均采用卧底留设0.8 m的顶煤形式进行掘进。

针对工作面上覆3号、7号、11号采空积水,为使探放水工作有的放矢,聘请地质勘探部门完成了该面的地面物探,根据物探报告提示的疑似区,由矿探水队对3号、7号积水疑似区使用ZYJ-1000/135II型架柱式钻机,采用井下向上施工钻孔的方法进行探放,经验证未发现疑似区存在积水[1]。

根据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与3号、7号煤视电阻率平面图以及各测线电压剖面图、3号、7号煤电压平面图,综合分析,圈定异常区2处,由于测区上覆2号煤不可采,根据调查,该区域3号、7号煤均已经采空,故推断解释该2处异常区为3号、7号煤层采空区积水引起,分别编号为积水区A1、积水区A2。

根据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与11号煤视电阻率平面图以及各测线电压剖面图、11号煤电压平面图综合分析,圈定异常区4处,据调查,该测区11号煤已经全部采空,故推断解释该4处异常区为11号煤层采空区积水引起,分别编号为积水区B1、积水区B2、积水区B3、积水区B4。

2 采煤工艺

2.1 8202工作面设备选择

工作面MG250/560-WD1型交流变频调速无链牵引采煤机;ZY6000/12/24型掩护式(前探为抽屉式)液压支架;ZY6000/16/30端头液压支架;ZYG6000/12/24过渡支架;SGZ764/400型刮板输送机;PLM-110破碎机;SZZ764/132转载机(全封闭式);顺槽采用胶带输送机STJ1000/125。采空区处理采用自然垮落法进行管理顶板。

2.2 回煤工艺

割煤—移架—推移刮板输送机。具体如下:

2.2.1 采煤机割煤、装煤

采煤机采用双向割煤,以截齿旋转破煤,螺旋叶片旋转装煤,往返一次进两刀,采煤机进刀方式采用中部斜切进刀,进刀段长度不小于30 m,截深0.6 m,割煤时前滚筒割顶刀,后滚筒割底刀,两滚筒旋转方向相背,煤壁要割平直,伞沿最大突出部分不得超过200 mm。割煤时必须做到先开水后开机、先停机后停水。

2.2.2 移架

支架采用本架手动操作,移架工作按采煤机前进方向依次顺序进行,移动步距0.63 m。在采煤机割完顶刀时,将支架伸缩梁及时伸出维护煤壁顶板,保证顶板完整性,做到每割一架伸一架。移架时最多滞后采煤机后滚筒2~3架,并承载移架,一次移到位。移架后及时升架,由于11-1号与11-2号层间距仅0.8 m,加之受采空扰动影响,11-2号层顶板(0.8 m层间距)较薄,难以达到24 MPa的工作阻力,根据现场实地实验,确定支架的工作阻力达到10~15 MPa时,工作面顶板既不垮落又不漏顶,因而支架工作阻力被确定为10~15 MPa。

2.2.3 推移刮板输送机

推移刮板输送机滞后移架10~15 m,刮板输送机弯曲段长度不小于15 m,弯曲度最大不超过3°,并保持弯曲段圆滑。推移后的刮板输送机必须保持平、稳、直。

2.3 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式中:W为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L为工作面平均长度,123.6 m;S为工作面循环进尺,0.6 m;h为工作面设计采高,1.8 m;γ 为煤的容重,t/m3,取 1.35;c为回采率,98%。

代入数据计算得W=176.6 t。

3 顶板管理

3.1 支护设计

3.1.1 支架校验

工作面顶板压力,依据的计算公式

式中:8~10为采高系数,取最大10;M为采高,取1.8 m;r为顶板岩石平均容重,取2.5 t/m3;P额为支架额定支护强度,0.73 MPa。

代入数据计算得P=45t/m2=0.45MPa<0.73MPa。

根据上述计算得知,工作面支护强度大于顶板来压强度。

3.1.2 选择支护材料

8202工作面选用ZY6000/12/24、ZY6000/16/30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端头支护,超前支护采用 DW-31.5、DW-35型单体液压支柱配3.6/3.8 mπ型花边钢梁进行支护。

3.1.3 乳化液泵站

泵站:BRW200/31.5型,2台(1台使用,1台备用),泵站位于2202巷电气列车处。根据所使用支架型技术参数,泵站压力不低于30 MPa,乳化液配制使用乳化自动液配比器,乳化液配比浓度为3%~5%。

3.2 工作面顶板管理

8202工作面选用86架支架,其中80架ZY6000/12/24型液压支架支护顶板;端头支护使用4架ZY6000/16/30型液压支架支护顶板,工作面头部2架,尾部2架;过渡支护使用2架ZYG6000/12/24过渡支架支护顶板,工作面头尾各一架,采用及时支护方式,最小控顶距4.106 m,最大控顶距4.736 m[2]。

3.3 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及超前支护管理

3.3.1 端头支护

两端头支架外侧以及刮板输送机头尾顶板采用液压单体支柱配合π型花边钢梁支护,单体采用DW28或DW31.5型,柱距1.0 m,支设范围为放顶线到煤壁线,工作面端头支架距煤帮小于0.5 m时,端头将不进行支护;超过0.5 m时,应平行支架架设一排π型花边钢梁支护,一排π型花边钢梁下支设单体3根;每增加0.6 m,增加一排π型花边钢梁。

3.3.2 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的顶板管理

2202运输顺槽和5202回风顺槽掘进时,已采用锚杆、锚索、局部钢棚联合支护,锚杆间距1 m,排距1 m;上层实体时锚索为两排,间距为3 m,排距2.0 m。

3.3.3 超前支护

两顺槽采用一梁三柱进行支护(单体支柱配合3.8/3.6 mπ型花边钢梁),2202、5202顺槽巷始终保持三排20 m范围的超前支护,其中超前支护柱距1 m,排距1 m,并按规定留好人行通道,超前支护上好防倒、防坠装置,单体支柱初撑力≥90 kN[3]。

3.4 矿压观测

采用YHY-60型液压支架测力仪分别安装在5号、25号、35号、45号、55号架,进行液压支架的支护阻力实时监测,并每天对矿压数值进行分析比对,根据矿压显现8202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为19 m,周期来压步距为28 m。

4 结语

通过采用井下放水、均压通风、综采斜切推进、卧底挑顶、采空区喷洒阻化剂的方法,使原本弃置的资源重放“异彩”。经过近3.5个月的开采,8202工作面顺利开采成功,共采出煤炭8.2万t,按市场价格300元/t计算,则可增加收入2 460万元,为矿井在极近距离煤层的开采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向阳,常聚才.上下采空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围岩应力及破坏特征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4(4):77-78.

[2]王涛,张刚,李金霞,等.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布置优化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2(5):112-113.

[3]朱涛,张百胜,冯国瑞,等.极近距离煤层下层煤采场顶板结构与控制[J].煤炭学报,2010(2):88-89.

猜你喜欢

移架端头刮板
液压支架不同参数对液压支架移架速度的影响研究
刮板转载机刮板链快速更换技术研究
高地压、强冲击条件下整体中置式新型端头支架应用
立磨机刮板结构的改进
刮板转载机刮板链快速更换工艺浅析
车辆碰撞护栏端头导致车身刺穿事故频繁出现的原因及防护经验借鉴
基于液压支架自主跟机逻辑的移架时长参数设定及动态优化
综采工作面端头抬棚支护应用探讨
延长取料机刮板使用寿命的设计方法
轻型放顶煤回采方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