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拔罐负压治疗荨麻疹的效果以及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分析

2018-05-18黎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9期
关键词:火罐荨麻疹亚群

黎婵

本文研究拔罐后产生的不同负压对细胞免疫机制产生的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从不同负压的物理学治疗层面上分析,得出治疗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最佳负压阈值[1-3],为临床治疗荨麻疹最佳有效低廉的非药物治疗方式提供理论及实验的支持。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历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全部患者按 2014 年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进行确诊,其中男 46例 ,女44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 (28.12±7.31)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注:三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男 女 最小年龄(岁) 最大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A组 30 16 14 21 49 27.89±7.04 B组 30 15 15 22 48 28.09±6.64 C组 3016 14 21 50 28.14±7.29

1.2 方法

1.2.1 试验器材 罐口内径分别为 3、4、5 cm 的小中大玻璃火罐(代表不同大小的负压),95%医用酒精,医用火钳,医用棉花。

1.2.2 选穴 神阙穴(RN8)、大椎穴(DU14)、肺俞穴(BL13)、脾俞穴(BL20)、肾俞穴(BL23)。

1.2.3 治疗方法 A组采用罐口内径为3 cm的火罐治疗,B组采用罐口内径为4 cm的火罐治疗,C组采用罐口内径为5 cm的火罐治疗。火罐治疗步骤:治疗前 20 min先采外周静脉血 2 ml备查。常规消毒施术部位及火罐后,右持火钳,点燃酒精;左手持火罐,用点燃的火钳伸入火罐内,停留 2 s后将火钳伸出,然后迅速将火罐扣在穴位上,留罐 15 min后起罐。起罐后 10 min内采外周静脉血 2 ml,与治疗前采集的血标本一起送检验科检验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主要是CD3+、CD4+、CD8+ 细胞的数量[4-6]。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的治疗效果和对患者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

1.4 疗效判定标准[7]①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基本消失,临床疗效指数为 90%~100%;②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指数为 70%~90%;③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临床疗效指数为 50%~70%;④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指数< 50%。临床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B组为83.3%,C组为93.3%;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B组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CD3+、CD4+、CD8+细胞的数量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外周静脉血中 CD3+、CD4+细胞数量略有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外周静脉血中CD8+ 细胞的数量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3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CD3+、CD4+、CD8+ 细胞的数量比较( ±s)

表3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CD3+、CD4+、CD8+ 细胞的数量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bP<0.05

治疗后CD3+ CD4+ CD8+ CD3+ CD4+ CD8+A 组 30 58.77±9.65 31.55±8.49 28.26±8.83 59.43±5.89a 32.18±6.87a 22.74±5.64b B 组 30 58.68±9.43 30.89±8.49 29.03±8.83 59.32±6.12a 31.23±6.88a 23.01±5.87b C 组 30 59.12±9.65 32.07±8.49 28.56±8.83 60.88±6.72a 32.48±6.85a 22.88±6.12b组别 例数 治疗前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对拔罐疗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拨罐疗法是中医常用疗法之一,目前对拔罐法作用机制的研究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而从微观细胞生物学水平进行的研究报道较少。颜广业[8]通过设计与构建细胞力学加与构建细胞力学加载装置模型解决了宏观拔罐法负压力无法对微观微细胞进行加载的关键问题。而王冬云[9]对60例荨麻疹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并与40例健康患者做对照,结果显示荨麻疹发病中,不但有体液免疫的参与,更有细胞免疫的参与。

为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B组为83.3%,C组为93.3%;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B组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外周静脉血中 CD3+、CD4+细胞数量略有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外周静血中CD8+ 细胞的数量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不同负压条件的拔罐治疗会对荨麻疹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且负压值变化会对患者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产生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应当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 版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47 (7):515-516.

[2]陈云龙 ,陈文峰 ,林阿丰,等.自血疗法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28(5):49-51.

[3]赵党生 ,刘彦平 ,杨百泉,等.止荨灵对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中医研究 ,2005,18(3):25-28.

[4]朱南方 ,关克涛 ,赵春玲.拔火罐穴位注射对反复扁桃体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3,21(5):660-661.

[5]朱南方 ,关克涛 ,赵春玲,等.拔火罐和穴位注射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3,10(3):136-137.

[6]李志坚 ,石正琪 ,招文颖.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唑斯汀对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21(4):319-321.

[7]田宇瑛.不同拔罐负压对皮肤血流量影响的初步观察.针刺研究 2007,32(3):184-185.

[8]颜广业.适于拔罐法细胞力学加载装置模型的设计与构建.中医药研究 ,2013,10(3):50.

[9]王冬云.细胞免疫在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实用医学杂志,2004,20 (5):510-511.

猜你喜欢

火罐荨麻疹亚群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讨厌的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玻璃火罐沥干存储箱的设计与应用
2015-2017年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