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度脑梗死证候要素构成与1年后神经功能恢复相关性研究*

2018-05-18章正祥沈瑾裘涛王珏饶旺福指导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风病急性期中风

章正祥沈 瑾裘 涛王 珏饶旺福(指导)

1 浙江省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2 浙江省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桐庐 311500 3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6

本研究观察并记录轻度脑梗死患者1年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恢复评分(mRS),探讨1年后mRS与急性期证候要素构成症状的相关性,为脑梗死的预后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7例脑梗死病例均来自2011年8月~2013年12月期间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湖滨及下沙院区住院患者,发病1周内入院,入院前未经脑梗死相关治疗。其中男性35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为74(16)岁。入院时NIHSS评分5(4),最小值为0分,最大17分。入院患者既往缺血性卒中史10例,心肌梗死2例,心房纤颤8例,高脂血症11例,糖尿病20例,高血压49例。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医病名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1996年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之病名诊断标准。证候分级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制订《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使用说明。1.3 病例选择: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中风病分期符合急性期患者;②发病1周内入院,证候程度均为轻度;③符合西医脑梗死病名诊断患者;④经CT或MRI证实。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肺部、肝脏、肾脏、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②严重失语和严重痴呆患者;③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④精神病患者;⑤目前参加治疗脑卒中的其他临床试验。

2 研究方法

制定中风急性期证候调研表,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7例发病1周脑梗死住院患者,入院时进行证候要素归类,NIHSS评分,1年后对脑梗死患者随访,评估mRS。根据症状、体征,结合舌象、脉象,参考《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1994),对风、火热、痰、血瘀、气虚、阴虚阳亢6个基本证候进行评分和归类,每一证候要素的得分是将诊断这一证候要素的各项得分相加而成,证候要素诊断得分≥7分为该证候要素诊断成立,其中7~14分为轻度,15~22分为中度,23分以上(包括23分)为重度。将以上结果记入“中风急性期证候调研表”。为了保证研究的一致性,对参加本试验的医生统一进行培训。对1年后mRS与入院时证候要素组成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用SPSS20.0处理,对所有数据进行explore分析,正态性检查。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资料用M(Q)表示,定性资料采用频数描述,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偏态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双侧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各证候要素及程度分布情况:按照证候要素发生频率大小排列:痰证(53例)>血瘀证(50例)>风证(43例)>火热证(17例)>气虚(6例)>阴虚阳亢证(1例)。痰证、血瘀证、风证发病1周发生频率大于50%。

4.2 发病1年后mRS与脑梗死1周证候主要症状相关性分析:1年后随访,4例再发缺血性卒中,1例继发性癫痫,mRS评分1(1)。对67例患者入院时脑梗死1周各证侯要素组成症状与发病1年后mRS进行相关性分析。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病1年后mRS与脑梗死1周风证起病、肢体、舌体等症状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见表1);发病1年后mRS与脑梗死1周火热证舌质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见表2);发病后1年mRS与脑梗死1周痰证痰症状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见表3);发病后1年mRS与脑梗死1周血瘀证、气虚证症状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5)。

表1 发病后1年mRS与脑梗死1周风证症状相关性分析

证侯要素 症状 例数P

火热证舌质舌苔大便神情

面目呼吸气味

发热脉象口中感觉尿短赤67 67 67 67 67 67 67 67 67 Spearman's rho

相关系数-0.242 0.208 0.140 0.114 0.153 0.146-0.044-0.103-0.196 0.049 0.091 0.257 0.360 0.216 0.238 0.721 0.407 0.111

表3 发病后1年mRS与脑梗死1周痰证症状相关性分析

表4 发病后1年mRS与脑梗死1周血瘀证症状相关性分析

表5 发病后1年mRS与脑梗死1周气虚证症状相关性分析

5 讨论

中风的病因主要为风、火、痰、虚、气、瘀六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实下虚。古代医家治疗中风注重辨体与辨证有机结合[1]。国内一项大型研究采用前瞻性临床调查对缺血性中风发病72h内入院患者进行自入院当天至发病第14d的连续动态采集临床信息,发现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瘀证在前3天出现频次较多[2]。本研究发现按照中风基本证候发生频率大小区分,其中痰证>血瘀证>风证>火热证>气虚>阴虚阳亢证。痰证、血瘀证、风证发病1周发生频率大于50%。本研究所选病例均为轻度,故火热证较少。风证是中风急性期发生频率较多的证候,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饶旺福主任中医师对此有独到见解,提出凡兼有表证且病在经络者,大胆使用风药,以温胆汤为主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以内风或瘀+内风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病情较易改善,内风+内火或内风+痰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早期病情易出现加重趋势[3]。本研究发现缺血性轻度中风发病1周内风证起病、肢体、舌体,痰证痰症状和火热证舌质与发病后1年mRS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证候要素症状描述较为简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中风病研究是中医学标准化研究的典范之一,进行了多项随机双盲试验,初步证明了中医药的疗效,但是中风症状学研究不够深入,下一步应该结合缺血性中风病因学特点研究证候要素症状学,为中风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1]盛增秀,庄爱文.古代名家辨体辨证结合治疗中风医案说解[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8):557-559.

[2]耿晓娟,张军平,高颖,等.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证候变化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485-1487.

[3]彭茂,高利,魏翠柏,等.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对患者早期疗效影响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0,29(2):83-85.

猜你喜欢

中风病急性期中风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机制探讨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