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第五媒介”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可行性研究

2018-05-16张望

戏剧之家 2018年8期

张望

【摘 要】“第五媒介”亦称为移动网络媒介或手机媒介,是第四媒介(网媒)后出现的新媒介。“第五媒介”的崛起几乎与互联网一代——95后大学生成长同构。“第五媒介”潜移默化影响着95后大学生的价值文化和行为选择。合理利用“第五媒介”开展高校网络思政,加强高校“第五媒介”网络平台建设,积极引导95后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第五媒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8-0177-01

一、刍议“第五媒介”

第五媒介一经出现,便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中产生广泛影响。然大学生对于其热衷程度不言而喻,这对思政工作,尤其是网络思政带来巨大机遇与挑战。

(一)第五媒介的普遍运用与网络思政平台拓展的新纪元

高校学生依托第五媒介的网上行为日益普遍。这对日常思政工作特别是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拓宽了新渠道。要想走入学生的世界,就必须要求辅导员、班主任也开始踏足该领域。调查、调研大学生第五媒介使用的规律和新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改进以往的思政工作,形成新的抓手,引导和纠正大学生的不正确、不妥当的行为和思想,积极拓展第五媒介的网络思政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

(二)第五媒介的私密性对网络思政工作的实施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五媒介,尤其是手机,因其私密性强,这对于大学生而言更具备了隐蔽性。他们再也不需要去计算机中心等暴露的平台上网。大学生依托第五媒介在贴吧、空间、微信群等发生网络行为的方式极其普遍。对于辅导员来说,平台多、阵地分散、带来了监管的难度,跟踪学生在第五媒介的思想、行为又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三)第五媒介的使用可导致认知发展不同步,为传统思政德育带来新考验

蒂奇纳和奥里恩在1970年发表的《大众媒介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论文中提出了这样的假说:“随着大众媒介对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应该说隨着第五媒介时代的到来,知识沟会继续增大。①使用第五媒介比率高的大学生与从不使用第五媒介的学生之间产生了知识沟,这种由于上网时间的多少、媒介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网络行为的喜好特点、信息接收和选择的方式不同,即认知不平衡,对于知识沟的扩大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必然带来学生理解信息的思维、心理习惯和方法产生极大差异,从而对于传统思政方式和思政辅导员带来新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利用第五媒介缩小知识沟迫在眉睫。

二、第五媒介在网络思政工作中的对策

(一)依托第五媒介,打造师生媒介同空间对话

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依托第五媒介,真正走进学生心中,成为思政工作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就必须紧跟大学生生活方式,知晓大学生生活载体。高校思政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要与学生保持高度一致、依托易班、微信、QQ、贴吧、微博等,占领德育新阵地,做好思政教育的有效传播,为构建社会主义文明校园,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的开展。帮助学生在第五媒介里建立有态度、有判断、有思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构建使用者与第五媒介的和谐关系

基本媒介素养包括: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而随着第五媒介的兴起,人们尤其是高校学生对于媒介素养的提升还有待加强。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阶段,应积极将第五媒介素养进教材、进课堂、开展品牌活动,开展实践工作,普及第五媒介的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而理性地看待第五媒介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及不足,并且能够在思辨过程中创造和生产出自己的“声音”。

(三)积极开展线上活动,将传统线下育人活动移到线上开展

传统的育人实践如班会等因为场地、人数、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很难保证同学们的参与性和可复制性、可推广性。只有参与其中的部分同学才能有所收获。而班会的内容很难传递给未到和更多的同学。将传统的线下班会可以通过网络播出的方式,以视频节目的形式出现,增加趣味性、同时将视频保存下来,通过网络传播出去,扩大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弥补了时间、空间限制带来的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三、结语

第五媒介正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高校思政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可以分析利弊,趋利避害,利用第五媒介的新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开展网络思政工作。让网络思政和普通思政相结合,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注释:

①蒂奇纳,奥里恩.大众媒介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J].1970.

参考文献:

[1](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林晶,郑晖阁,肖盈.大学生手机上网现状及引导策略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J].党史文苑,2012(4).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