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舞台角色的诞生

2018-05-16丁友全

戏剧之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剧本生活

丁友全

【摘 要】演员的任务就是在舞台上创造不同角色,而创造角色根据在于剧本,在于生活,在于演员本人对角色理解和体会。演员对角色需要进行大胆设想,要让人物出现在自己想象中,要把人物的外部特征、人物内心情感设计得越细致越好,越接近角色越好。对于已经设计好的人物形象还要进行放映,即在自己的脑海中活动起来,然后对镜放映,即对着镜子练习,这样既能发现优点又能看出缺点,并因此做出修改,以使所扮演的角色更趋于完善。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和演出实际中细致探索,提出一些建设性观点,期望能对自己和同行有所帮助,也希望得到专家指点。

【关键词】剧本;生活;内心情绪;表演过程;对镜放映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8-0031-02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画面:商琴琴一身鲜红的婚服衬托着赵得意洁白的衬衫,赵得意躺在商琴琴的怀里唱着情歌含笑九泉,商琴琴似乎感受到了生命消失,泪水在她眼眶里聚合,最后冲出眼睑。这是两个因为卖血而罹患艾滋病的新人,他们冲破世俗的辗轧毅然结合在一起,可是彼此还没来得及感受到对方温存,就已阴阳相隔。服装的鲜明色彩跟两人的悲苦心理形成强烈反差,仿佛在诉说他们对生命深深眷恋之情。演员凌潇肃和蓝盈莹的真切自然表演获得了观众和评委们长时间热烈掌声。这是电视节目《演员的诞生》中的一幕,两位演员准确生动地诠释了他们各自所扮演的舞台角色。

一、人物形象构思的依据

(一)剧本

“剧本为一剧之本”,演员拿到剧本后,首先是要对本子通读、精读数遍,要弄清楚剧本想要表达什么,剧本里的人物关系是怎样,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剧中作用是如何。只有在读懂了剧本的基础上,才能对人物进行分析构思。笔者和同行在平时排练演出中发现,有些演员不太注重通读、精读剧本,只注意死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台词。如果一个演员只是机械地记住了台词,并没有对整个剧本进行整体解读,演出进程稍微出现异常,演员的记忆就会打断,就会出现接不上词状态。一个合格的演员是必须要杜绝这一毛病,所以说熟读剧本是演员创造好角色的第一步。

(二)生活

生活是艺术源泉,这是真理,每一个演员应该都有过这种体会。一个演员拿到剧本后,一定会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记忆中进行配比、筛查,所扮演的角色如果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相同影子,会汇聚、累积,逐渐生发出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

(三)体会和导演意见

演员有时候拿到角色却在自己生活中找不到原型,甚至连一点影子也捕捉不到,纵使自己生活中有角色人物的信息,但如果自己没有耳濡目染,就只能凭着理解、体会去创造。这时,导演的意见、要求就非常重要,可以促进演员对角色把握。

一个演员的表现,无论从剧本出发还是在生活中汲取,或者是自己感悟,这三者都不是单一的。演员在分析创造人物的时候,这三者都是老师。要创造出一个优秀的人物形象,就要加强学习,观察思考,要有与众不同的眼光和思路。演员塑造人物的过程好比酿酒,剧本信息、生活题材是粮食,演员的知识素养、分析能力是酒曲,二者恰当融合才会酿出美酒——即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来。

二、人物形象构思的内容

(一)外在的内容

演员在对角色有了总认识后,就要对人物衣着、头饰、语言、动作、道具等方面进行思考。现实主义表演艺术要求演员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的原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以外,要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其意思是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要求演员塑造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即创造性格。性格是人的基本特征,性格常常体现在角色穿着打扮、举手投足间,或者在一些特殊道具上。行动是演员表演中关键环节,因此人物在戏中行动,演员必须要有准确把握和设想。行动离不开规定情境,规定情境又反过来制约舞台行动,因此演员需要准确把握行动和感受规定情境,对规定情境進行具体化构思能够帮助演员产生有机和真实行动。这里的有机是指符合生活逻辑和规律的表演。

(二)内在的内容

包括思维、眼神、精神气质、社会经历。演员有了角色的外在特点后,就要开始寻找角色的内在情感,由外及内,即由外部动作来建立内部情感。眼神、精神气质是建立在角色的社会经历基础上,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等,在很大程度上会塑造他(她)的精神气质、语言谈吐,所以演员在构思人物形象的时候,需要写出人物小传,分析人物年龄、家庭、工作、人际关系、爱好等等,这对把握人物情感、抓住人物特点尤为重要,会对人物的行动产生良好的支配作用。这就是内部情感指挥外部动作。

笔者以小品《请客疯》为例,该剧曾获2013年四川省第十四届小品(小戏)比赛优秀剧目奖,四个演员还同时都获得了优秀表演奖。一个节目能够被观众和评委认可,是离不开编剧、导演、演员共同努力的。小品《请客疯》讲述了一对夫妇被频繁请客送礼搞得不堪负担而逃离家乡,小品中因为人都跑光了,大席办起来无人去吃,最后只好逮着人家去凑人数。该小品辛辣地讽刺了请客办席中不良风气,笔者在剧中扮演了请客助理这一角色,这是一个从生活中集中、提炼、夸大了的人物,笔者在表现从主人家的鞋底里搜出钱高兴地拿到鼻子前闻这一表演上,曾经练习了近百遍。笔者认为从高兴得忘乎所以地说“只要是钱”,到拿着钱在鼻子边深深地嗅,然后感觉到了臭味,可是因为要对应前面的台词和情绪,只能憋着说出“再臭都是香”的话。整个过程笔者一遍一遍地练习,且在每一遍中去想象人物此刻心理感受以及会对此所作出反应,内心情绪通过面部表情传达出来,从欣喜到难受,欣喜应该维持几秒才转换成难受,难受又应该维持几秒,笔者反复练习,执著地寻找到了几种情绪的最佳契合时间后才罢休。表演过程中,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内心情绪都是有层次的,戏份儿也就出现在这个层次交替之中。这就是表演中所说的表演过程,而不是直奔结果。

三、对角色进行放映

(一)在脑海中放映

掌握了角色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心理,人物形象初步形成,但还需要活起来。剧本中的人物是剧作家提炼概括出的形象,演员任务就是让人物有血有肉、有行动,即所谓的执行角色的行动。首先演员要把之前组合的人物形象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行动起来,剧作家只是写出了台词放在剧本里,而具体的一个动作坐或站,该在哪个位置坐,坐下的角度、坐时心情、坐下去的力度轻重,以及站立时与对手的方位,是左还是右、是靠前还是靠后、距离是远还是近……诸如此类细节都需要在脑海里活动起来,做到这样,角色就会活了。

(二)对镜放映

以上所述在脑海中放映是虚拟,而对镜放映却是可见,对镜放映就是对镜练习。在舞台行动三要素中,笔者在文章前部分已经谈到做什么、为什么做的问题,这里说的对镜练习环节就是要处理怎么做的问题。怎么做?这可以检验一个演员表现力、创造力,因为同样一段表演,每一个演员所呈现出来有差异,对镜练习就可以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例如形态、神态、情绪,就可以在一遍一遍练习中去加以修正,最后固定下来形成自己表演风格。记忆有痕迹,通过对镜练习这种反复修正,镌刻下来的记忆尤为深刻。

四、结束语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演员要塑造好一个角色,首先是必须练好基本功,打牢声乐、形体、台词、表演的艺术基础,其次是要提高个人知识水平、文化修养,最后是在生活和实践中观察思考、积累经验,以虔诚态度去对待每一个所扮演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罗锦鳞.舞台行动与舞台任务[D].戏剧传媒,2017:(07-12).

猜你喜欢

剧本生活
“剧本课堂”课型结构探索
初试改编幼儿戏剧的文本样式
自导自演,用“剧本”提升欢爱指数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