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压力衣促进运动恢复的实验研究

2018-05-16栗宏霖齐建辉魏孟田周素珍王彦伟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乳酸负荷血压

栗宏霖,齐建辉,魏孟田,周素珍,王彦伟

(1.邢台市田径武术棋类运动管理中心,河北 邢台 054000;2.石家庄学院 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0 引言

压力治疗对于医学中烧伤及减少疤痕有特别的效果,目前在医疗领域关于制作和使用压力衣的研究较为系统[1-3].但在运动领域中关于压力衣的研究还较少,使用压力衣能否促进运动恢复的证据还有待加强.本研究试图在该方面深入研究,使运动恢复的手段更为丰富.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选择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作为受试者,共8名,年龄为19~22岁,男性,身体健康,均为国家二级运动员.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分组

采用自身前后两次对比的实验方法,使8名学生前后两次运动负荷完全相同,第2次在运动后不穿着压力衣(为对照组),两次实验间隔两个星期.

1.2.2 运动方案

用Monark功率自行车对8名受试者进行实验,起始负荷为50 W,每级负荷3 min,递增50 W,运动至力竭.运动后穿着压力衣进行负荷50 W、15 min的小负荷骑车运动,第二次(对照组)不穿压力衣,在运动后同样进行负荷为50 W、15 min的小负荷骑车运动.在实验期间正常生活和学习,但实验前两天要避免剧烈运动.

1.2.3 实验准备

对8名受试者进行下肢的测量,制作下肢压力衣.压力衣的材料选用烧伤医学中常用的弹力材料,并参照烧伤压力衣的制作,将衣料拉长15%的状态下进行制作,即衣料比实际尺寸要小一些,从而在穿着时具有压力.

1.3 取材

分别于递增负荷运动前、递增负荷运动结束后即刻、15 min和1 h取静脉血,并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测量血压.

1.4 生化指标的测定

本实验所要测试的生化指标为血乳酸、丙二醛(MDA)和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所用试剂均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购得,操作过程按说明进行.

1.5 数据统计

实验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x±SD)表示,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实验结果

2.1 运动前与运动结束即刻的情况

表1为各组运动前后血乳酸浓度的变化情况,由数据分析可知:递增负荷运动后即刻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乳酸水平较运动前有很大程度的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性,表明大强度的运动能使血乳酸含量增加.但运动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乳酸没有统计学意义上差异,运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运动前或运动后血乳酸的浓度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表2为各组运动前后血清MDA浓度的变化情况,由数据分析可知:运动后即刻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MDA水平较运动前有很大程度的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表明大强度的运动能使MDA含量增加.但运动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MDA没有统计学意义上差异,运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

表1 各组运动前后血乳酸浓度的变化情况mmol/L

表2 各组运动前后血清MDA浓度的变化情况 mmol/L

表3为各组运动前后血清SOD活力的变化情况,由数据分析可知:运动后即刻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SOD水平较运动前有很大程度的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性,表明大强度的运动能使SOD含量增加.但运动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OD没有统计学意义上差异,运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

表3各组运动前后血清SOD活力的变化情况 UN/mL

表4为各组运动前后血清SOD/MDA比值的变化情况,由数据分析可知:运动后即刻与运动前相比较,在实验组和运动组中都出现了SOD/MDA下降的现象,说明该运动负荷已影响SOD/MDA比值,进而影响体内自由基的代谢情况.

表5为各组运动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由数据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后的血压都出现了显著的升高.

2.2 下肢压力衣对运动后的恢复作用

表6为运动后各时段血乳酸的变化情况,由数据可知:对照组运动后即刻、15 min和1 h的时段内血乳酸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但在实验组血乳酸呈现出在15 min运动后增高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的差异;实验组血乳酸在1 h处有明显下降的特点,经统计学比较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表7为运动后各时段血清MDA的浓度变化情况,由数据可以看出:对照组血清MDA在运动后15 min下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的差异性;在1 h的时段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实验组血清MDA也呈下降的趋势,在运动后15 min较运动后即刻有明显下降,但下降幅度没有对照组明显;在1 h的时段下降非常明显,并且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表4 各组运动前后血清SOD/MDA比值的变化情况

表5 各组运动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mmHg

表6 运动后各时段血乳酸的变化情况 mmol/L

表7 运动后各时段血清MDA的浓度变化情况 mmol/L

表8为运动后各时段血清SOD活力的变化情况,由数据可以看出:对照组血清SOD的活力在运动结束后呈下降的趋势;实验组血清SOD的活力虽也呈下降的趋势,但总体下降幅度要小于对照组.

表9为运动后各时段血清SOD/MDA比值的变化情况,由数据可知:在血清SOD/MDA比值方面,运动后15 h,对照组、实验组与运动后即刻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运动后1 h,对照组、实验组与运动后即刻相比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的的差异;并且在该时段内,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血清SOD/MDA比值方面也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表10为运动后各时段血压的变化情况,由数据可知:运动结束后,血压随时间呈下降的趋势,运动后15 min和1 h的血压与运动后即刻的血压表现出明显的下降特征.在运动后15 min时实验组、对照组的血压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差异.在运动后1 h实验组、对照组的血压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表8 运动后各时段血清SOD活力的变化情况 UN/mL

表9 运动后各时段血清SOD/MDA比值的变化情况

表10 运动后各时段血压的变化情况mmHg

3 讨论

3.1 一次大强度运动对机体的影响

实验采用力竭的运动方式,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运动后即刻均出现血乳酸的大幅度升高,血压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同时血清MDA的含量、血清SOD活力也呈现出显著增加的现象,这表明机体内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基,脂质过氧化过程明显加强,这与前人[4-6]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3.2 穿着压力衣后的小负荷运动对机体的影响

运动可使血压升高,血流速加快,总的血流量增加,有利于物质的交换[7,8].

压力衣能够对下肢施加一定的压力,使静脉血管的舒张程度减小,有利于血液快速回流到心脏,促进血液循环.运动结束后穿着压力衣进行小负荷的运动,在压力衣的压力与肌肉收缩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类似按摩的作用力,可对肌细胞进行“按摩”,有利于细胞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同时也使需要的物质能够进入.穿着压力衣运动15 min后,实验组的血乳酸和血清MDA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在穿着压力衣的情况下进行低负荷的运动可使肌细胞内的血乳酸和MDA进入到血清中,使血清中这两种物质的量有所增加.在脱去压力衣1 h后,血乳酸和血清MDA含量下降,与前期在压力的作用下,肌细胞得到了较好的“交换”有关.

3.2.1 血压与细胞渗透压

运动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血压是血液流动的动力,较高的压力能使血液快速流经毛细血管,与细胞进行物质的交流.但血液过高的压力会使血管壁承受的压力较大,产生一定的风险.穿着下肢压力衣后,会产生由外向内的压力,与血液的压力相反,这种相反方向的力,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血管风险;同时,细胞的渗透压也会因外界压力的变化而使通透能力发生一定的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的压力较为一致,但在运动后15 min时实验组血压高于对照组,这一时段正好是穿着压力衣的时间.在运动后1 h的时候,测得实验组的血压下降得非常明显.这说明穿着压力衣进行低强度的运动,能使血压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有利于物质的交换,使机体得到较快的恢复.对于在大负荷运动后选择多长时间及强度的小负荷运动能使恢复效果达到最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图1 运动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3.2.2 压力与血乳酸

运动前后血乳酸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运动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乳酸从骨骼肌中进入到血液中,使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增加;并且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血液中乳酸的值也就越高.运动结束后对照组的血乳酸值呈持续下降形式,但总的下降幅度小于实验组.实验组在运动后15 min时段,血乳酸值较高,运动后1 h血乳酸值较低.可认为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中产生了大量的乳酸,穿着压力衣运动使骨骼肌中的乳酸快速进入血液(实验组),在短时间内使血乳酸值升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骨骼肌没有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在1 h的时候,血乳酸值较低.由此可认为穿着压力衣进行低强度的、较短时间的运动有助于骨骼肌内乳酸的代谢.

图2 运动前后血乳酸变化情况

3.2.3 压力与抗氧化能力

运动前后血清SOD/MDA比值如图3所示.生物体内,自由基作用于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氧化终产物为丙二醛,会引起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大分子的交联聚合,且具有细胞毒性.剧烈运动能使机体产生MDA的量增加.SOD是机体内天然存在的超氧自由基清除因子,可以把有害的超氧自由基转化为过氧化氢,再通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将其分解为完全无害的水.SOD/MDA的比值代表抗氧化能力,其值越大,抗氧化能力越强.实验组在运动1 h后SOD/MDA的比值高于对照组,说明穿着压力衣开始阶段能加速自由基进入血液的进程,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进入到血液中的自由基的量有所减少,使SOD/MDA的比值增加.

图3 运动前后血清SOD/MDA比值

4 结论与建议

运动后穿着压力衣进行低强度的运动,能使血压、血乳酸、抗氧化能力等方面有所变化,使恢复时间减少.但对于穿着压力衣的时间和低强度运动负荷如何配合达到最佳效果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傅育红,徐敏.自制压力衣在虎口皮瓣修复术后患者中的护理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40-1142.

[2]陈少贞,黄东锋,江沁,等.脑卒中偏瘫手肿胀压力疗法的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1):18-20.

[3]吴奇勇,冯尚武,谢镇良,等.综合康复联合压力衣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患肢肿胀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1,26(1):42-43.

[4]BRUCERA,KUSUMIF.MaximalOxygenIntakeandNomographicAssessmentofFunctionalAerobicImpairmentinCardiovascularDisease[J].AmericanHeartJournal,1973,85(4):546-562.

[5]罗丽.对逐级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前后自由基代谢的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03.

[6]李晖,辛东,李静先,等.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大鼠肾脏自由基产生及氧化抗氧化能力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1):32-34.

[7]张建国,太田寿城,高田和子,等.力竭运动时普通成年人心血管机能变化及运动习惯的影响[J].武汉体院学报,2005,39(1):55-59.

[8]高崇玄,林福美,白洁心,等.运动员心血管机能的综合医学评定[J].体育科学,1983,(2):59-64.

猜你喜欢

乳酸负荷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防止过负荷时距离保护误动新判据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