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外籍球员技术统计的RSR分析
——以2004—2017赛季常规赛为例

2018-05-16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篮球联赛常规赛外援

宣 暄

(安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0 引言

随着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的发展,竞技水平越来越高,各俱乐部球队之间的实力差距逐步接近,比赛激烈程度加剧.由于中国职业篮球联赛水平的提高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外籍球员加入.自中国职业篮球联赛1995—1996赛季浙江中欣队引进历史上首位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外籍球员(大前锋米哈依尔·萨芬科夫)到现在,联赛中外籍球员累计总人数已经达到600余人.从当初的盲目选择明星球员到现在选择适合自身球队的实用型外援,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各俱乐部在选择外援上更加理性,外援的使用也逐渐成熟.

秩和比(RSR)分析法可以全面地处理复杂数据,且具有计算简便、综合信息能力强、具有鉴别力和标准化功能以及可根据需要拓展数据处理内容和方法等优点[1].通过对外籍球员攻防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外籍球员在技术运用能力上的差别.利用RSR法对中国职业篮球联赛2004—2017赛季常规赛外籍球员的攻防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并分析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外籍球员的攻防实力,为提高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外籍球员的综合水平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04—2017赛季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常规赛所有参赛队伍的平均上场次数在常规赛总场数1/3以上的外籍球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官方网站http://www.cba.gov.cn和http://www.cbachina.com所提供的参赛队基本资料和常规赛各球队的技术统计资料,并通过CNKI期刊数据库检索2004年至今有关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外籍球员篮球技术运用能力以及比赛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1.2.2 数理统计法

各指标技术统计数据将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统计主要包含外籍运动员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两个方面.其中进攻技术指标包括场均得分、两分球投中数、两分球命中率、三分球投中数、三分球命中率、罚球投中数、罚球命中率、助攻、失误、前场篮板球、进攻效率共11个指标;防守技术指标包括犯规、抢断、封盖、后场篮板球共4个指标.

1.2.3 RSR法

RSR法是以行或列秩序的平均值为标准来反映不同计量单位多个指标综合评价的一种评价方法.它集古典参数统计与近代非参数统计各自优点于一体,是在一个n行(n个评价对象)m列(m个评价指标或等级)矩阵中,通过秩转换,获得无量纲的统计量XRSR,以RSR值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排序.计算方法为:XRSR=ΣR/(MN),其中ΣR代表评价对象指标秩和值,M表示评价指标数目,N为评价对象数.RSR取值在0~1区间,取值趋向越大评价对象则越优[2].本研究选取RSR研究公认的5级评价标准,对中国职业篮球联赛2004—2017赛季常规赛的外籍球员攻防技术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如表1所示.

表1 RSR评价等级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籍球员进攻能力RSR值的评价

2004—2017赛季常规赛外籍球员统计见表2.2004—2007赛季外籍球员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同时由于外援与球队磨合时间短,外援与国内球员配合缺乏默契,不能较好地融入球队的战术配合中,在两分球投中、三分球投中、罚球投中、前场篮板、助攻、进攻效率方面均排在各赛季的后面,竞技水平不高.

2008—2009赛季外籍球员在场均得分、二分球投中、二分球命中率、进攻效率方面均排在各赛季的前列,失误次数排在各赛季的末尾.从表2可以看出,2008—2009赛季外籍球员放开使用,其实质就是4节8人次,每位外籍球员的上场时间最高可以达到48 min,外籍球员的过度使用成为了当时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各家俱乐部在外籍球员使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3].各俱乐部在外援引进和使用上存在薪金过高、管理混乱和本土球员的上场时间被挤压等情况.

2009—2010赛季开始对外援实行限薪和上场时间4节6人次两大调整.虽然外援的场均时间受到限制,但是在得分、三分球投中、前场篮板、助攻、进攻效率指标上都有较大的提高,而失误的次数在逐年减少.2013—2017赛季各俱乐部在外籍球员的选择上趋于理性,不是仅凭球员的名气、受欢迎程度来签约,挑选的外援更加实用.其中2013—2014赛季的外籍球员助攻排在各赛季的首位,前场篮板和失误排在倒数,得分排在第7位,虽然进攻能力有所下降,但是实用性更强了.

外籍球员进攻指标的RSR分析结果见表3,可以发现,2008—2009、2014—2015、2015—2016、2016—2017赛季进攻指标 RSR 值分别为 0.67、0.66、0.71、0.73,介于 0.79~0.60之间,属于 B 级水平.2007—2008、2009—2010、2010—2011、2011—2012、2012—2013、2013—2014 赛季进攻指标 RSR 值分别为 0.44、0.59、0.51、0.56、0.59、0.47,介于 0.59~0.40 之间,属于 C 级水平.2004—2005、2005—2006、2006—2007 赛季进攻指标RSR值分别分别为0.37、0.31、0.39,介于0.39~0.20之间,属于D级水平.

表2 中国职业篮球联赛2004—2017赛季常规赛外籍球员统计表

2.2 外籍球员防守能力RSR值的评价

2011赛季新疆广汇队的肯扬·马丁、2013赛季天津荣钢队的恩迪亚耶、2014赛季四川金强队的慈世平都是防守型外援,防守篮板、盖帽、补防、抢断能力很强,亚洲外援哈达迪、阿巴斯的防守能力也非常突出,主要是外籍球员的防守水平和个人防守意识较强,在保护和控制后场篮板球意识方面以及在防守端防守更加积极和凶悍,防守强度更大.但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大部分俱乐部在外援的选择上更看重的是外援的进攻能力,对于防守型外援的选择上更加慎重,所以除了2013—2014赛季因为外援的注册以及末节单外援的政策实施导致防守综合能力垫底以外,近几个赛季外援的综合防守能力相差不大.

中国职业篮球联赛2004—2017赛季常规赛外籍球员防守指标的RSR分析结果见表4,可以发现,2004—2005、2008—2009、2010—2011、2014—2015、2016—2017 赛季防守指标 RSR 值分别为 0.73、0.77、071、0.65、0.67,介于 0.79~0.60 之间,属于 B 级水平.2005—2006、2006—2007、2009—2010、2011—2012、2012—2013、2015—2016 赛季防守指标 RSR 值分别为 0.42、0.44、0.48、0.52、0.46、0.54,介于 0.59~0.40 之间,属于C级水平.2007—2008、2013—2014赛季防守指标RSR值分别为0.31、0.29,介于0.39~0.20之间,属于D级水平.

表3 外籍球员进攻能力RSR值综合评价表

续表3 外籍球员进攻能力RSR值综合评价表

表4 外籍球员防守能力RSR值综合评价表

2.3 外籍球员综合实力RSR值的评价

中国职业篮球联赛2004—2017赛季常规赛外籍球员攻防能力的RSR值综合分析结果见表5,可以发现,2008—2009、2016—2017赛季攻防指标RSR值分别为0.92、0.88,攻防综合实力属于A级水平.2010—2011、2014—2015、2015—2016 赛季攻防指标 RSR 值分别为 0.65、0.73、0.77,介于 0.79~0.60 之间,属于 B 级水平.2004—2005、2009—2010、2011—2012、2012—2013 赛季攻防指标 RSR 值分别为 0.54、0.58、0.54、0.54,介于0.59~0.40之间,属于C级水平.2006—2007、2007—2008、2013—2014赛季攻防指标RSR值分别为0.27、0.23、0.23,介于0.39~0.20之间,属于D级水平.2005—2006赛季攻防指标RSR值为0.15,属于E级水平.

表5 外籍球员攻防能力RSR值综合评价表

2004—2007的3个赛季中国篮协为了规范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外援的引进,根据上赛季球队排名由低到高依次选择,实行统一外援摘牌制,所有中国职业篮球联赛俱乐部都要从美国篮球学院训练营集中挑选外援,但是由于集中选秀,选择的面比较窄,也不能深入了解外援的具体水平,更谈不上能融入球队整体战术打法风格.其次由于篮球理念的差异,外籍球员在赛场上都比较注重个人能力的展现和发挥,所以在赛场上外援单打独斗的场面屡见不鲜.2008—2009赛季中国篮协取消集中选秀制度,俱乐部依靠自身的条件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外援,而且取消了对外援上场时间和次数的限制,为发挥外援超强的个人能力,各俱乐部都为外援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去展现自己实力,所以2008—2009赛季的外援攻防能力综合评价排名第一.

2011—2013赛季外援在场均得分、篮板球、投篮命中率、罚篮命中率、盖帽等几项技术统计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场均得分占据前30名,而篮板球排在前30名的国内球员仅2名,说明外援整体竞技水平远高于国内球员,导致各队对外援过度依赖,同时外援的引进极大地限制了各队国内球员的上场时间和后备球员培养[4].从2014—2015赛季开始,大量高水平亚洲外援的加入,使得各个球队实力出现了不均衡,改变了中国职业篮球联赛联赛的竞争格局.2014—2015赛季有3支三外援的球队进入了季后赛,2015—2016赛季的四川金强队亚洲外援哈达迪对球队的夺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实行的末节单外援政策,加上第4节亚洲外援上场不受限制的规定,使得拥有三外援的球队比赛获胜的概率显著增加.

2.4 外籍球员效率对比分析

效率是一个篮球运动员技术统计中常见的综合技术指标,效率的公式[5]为:[(得分+篮板+助攻+抢断+封盖)—(出手次数—命中次数)—(罚球次数-罚球命中次数)—失误次数]/球员上场比赛的场次.这个指数可以参照球员在球场具体的位置、出场的次数,综合判断出球员的临场表现.

从表6可以看出,效率排名前三的赛季是2008—2009、2014—2015、2016—2017赛季,2004—2008赛季效率排名靠后,主要体现在得分、抢断、盖帽、篮板等几项数据上,但是在防守方面体现得不够全面,包括限制对手得分、卡位等隐性因素,而且对于整体型打法的球员体现相对不足,比如传球只统计到了最终送出助攻的球员.外籍球员在各俱乐部都是进攻端的主导者,而球员效率能够充分体现个人进攻能力突出的球员.

中国职业篮球联赛2004—2017赛季常规赛外籍球员效率排名与各赛季外籍球员攻防RSR值的相关系数r=0.923(P<0.01),两者呈显著相关(表7),表明中国职业篮球联赛2004—2017赛季常规赛外籍球员攻防RSR值能够客观地反映外籍球员的竞技水平.

2.5 外籍球员攻防技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2.5.1 外籍球员进攻技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篮球比赛中技、战术运用能力代表着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它是运动员比赛能力的最客观、最直接的体现.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篮球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5].由于2004—2008赛季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各参赛俱乐部从美国篮球学院举办的训练营中挑选外援,外援整体水平接近.而2008—2017赛季中国篮协取消选秀制度,随着中国职业篮球联赛被关注度的不断攀升和各队投入力度的加大,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外援质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有过NBA比赛经历成为了外援选择的标配,这也决定了绝大多数外援实力远高于国内球员,他们在各中国职业篮球联赛俱乐部扮演了核心的角色,获得较多的出场时间以及球权支配,其自身技战术的水平在中国职业篮球联赛中也有大幅度的提升[6].

表6 外籍球员效率技术统计表

表7 外援攻防能力RSR排序与外籍球员效率排序相关性

从表8中可以看出,2004—2008赛季与2008—2017赛季在外援的得分、三分球、罚球、助攻、失误、效率方面呈显著性差异,而在两分球、两分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前场篮板球方面差异性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2008—2017赛季各俱乐部球队在挑选外援的时候不仅仅看重外援的个人得分能力,更看重的是外援能否与球队战术打法相融合,例如北京首钢俱乐部的外援马布里帮助北京男篮4年内三夺总冠军,培养球队的年轻球员,建立球队进攻体系,赛场上能够通过个人能力帮助球队其他的球员获得更佳的得分机会,关键时刻带领球队取得比赛的胜利.

2.5.2 外籍球员防守技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从表9中可以看出,2004—2008赛季与2008—2017赛季在外援的抢断方面呈显著性差异,而在犯规、盖帽、后场篮板球上差异性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外援在比赛过程中都是攻防两端的侧重点,而近几年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各俱乐部在外援的选择上更看重的是外援的综合实力,比赛中外援依靠个人的防守能力在后场篮板球、盖帽、抢断上都有不俗的表现.当然在中国职业篮球联赛中,无论是内线外援还是外线外援,绝大多数俱乐部都希望他们有超强的个人得分能力,在关键时刻能够帮助球队取得胜利[7].例如2015—2016赛季,夺冠的四川队三外援场均能贡献74.6分和31.6个篮板,其中得分占到全队总得分的65%,是一支相当依赖外援得分的球队,而2016—2017赛季四川队改用两名防守型外援作为核心,球队不是很适应自身的变化,最终止步于季后赛首轮.

表8 2004—2008赛季与2008—2017赛季外援的进攻技战术统计表

表9 2004—2008赛季与2008—2017赛季外援的防守技战术统计表

3 结论

2004—2007赛季外籍球员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外援与球队磨合时间短,外援与国内球员配合缺乏默契,不能较好地融入球队的战术配合中,在各项技术统计方面均排末尾,外援的竞技水平不高.

2008—2009赛季由于中国篮协对外籍球员放开使用,其实质就是4节8人次,每位外籍球员的上场时间最高可以达到48 min,所以在技术统计方面均排在各赛季的前列.

2009—2017赛季开始对外援实行限薪和上场时间4节6人次两大调整,中国职业篮球联赛俱乐部在外籍球员的选择上趋于理性,不是仅凭球员的名气、受欢迎程度来签约,挑选的外援在球队更加实用,虽然进攻能力有所下降,但是实用性更强了.

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引进的外籍球员主要以欧美运动员为主,随着联赛的水平日益提高,外援的引进方式、使用政策、薪酬制度都在逐步完善.外籍球员不但带来了先进的欧美篮球文化理念,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篮球技战术,中国职业篮球联赛俱乐部在外援的引进上应该逐渐考虑到球队的长远发展,让外援能够融入球队,帮助球队中国内球员的发展.

外籍球员个人能力突出、运动天赋高,引进外援有助于提高球队的战绩,带动了国内球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积极性,增强国内球员的自信心.同时应逐步取消亚洲外援的限制,由于亚洲球员与国内球员水平接近,引入优秀的亚洲外援可以提高整体联赛水平,促进国内球员的进步.

外援政策的修订应能够改变比赛竞争格局,在比赛中改变过去均由外援来决定胜负的状况,腾出更多时间和空间,由国内球员上场比赛,从而达到让国内球员关键时刻在技战术上、比赛经验上、心理素质上得到更多锻炼的目的,从而为国家队参加国际大赛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乌云格日勒.中国20个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综合指标水平的判别与比较——秩和比(RSR)分析方法应用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3):81-84.

[2]范民运,王伟,周武.外籍球员的引进对CBA联赛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61-1563.

[3]李燕领,张凡涛.CBA外籍球员引进的制度变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5):450-455.

[4]陈品.CBA运动员综合能力评价与优化[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4):27-31.

[5]湛海涛.中、外优秀国家男篮后卫队员比赛能力的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6]宣暄.CBA2011—2012赛季常规赛国内球员与外援技术运用能力对比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2):52-56.

[7]宣暄.CBA2012—2013赛季常规赛外籍球员技术指标与球队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30(2):55-59.

猜你喜欢

篮球联赛常规赛外援
南通市部分高校校园篮球联赛开展现状及改进策略
2020-2021赛季CBA常规赛参赛队伍攻防能力TOPSIS分析
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困境和路径
大牌外援难混CBA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新政”下外籍球员的效应分析
榜单
NBA奥斯卡
外援政策考验各国联赛
广东省第一届高中男子篮球联赛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