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西族东巴造纸的考察和技术创新

2018-05-14杨莹

知识文库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东巴纳西族纸浆

杨莹

纳西族约于公元八、九世纪前在与藏族的交往中就学会了造纸,纳西族是云南最早掌握造纸技术的民族之一,它对于研究人类造纸的雏形有着珍贵的民族学价值。针对东巴纸生产过程中原料枯竭,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情况,探索出了既环保、又能实现东巴纸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在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现在纸的生产已进步为机器制造,但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有原始手工造纸。其中纳西族的东巴纸颇负盛名,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我跟随考察团一行,在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大具乡白麦村、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地村等地考察了纳西族东巴造纸的情况,参予并深入研究了东巴造纸的整个过程,对提高东巴纸的实用性,作了一些技术创新,希望有益于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1 东巴纸:纳西族宝贵的民族遗产

纳西族现有人口30多万,主要聚居在滇西北的丽江市,香格里拉县及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也有零星分布。纳西族至今保留着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在历史上由纳西族东巴教的传承者“东巴”们掌握和传承,从而称“东巴文”,用东巴文书写的东巴教典籍被称为“东巴经”,传抄东巴经的纸被称为“东巴纸”。据考证,纳西族地区早在唐代中期就已经从藏族那里学会了浇纸法造纸。现存最早有时间记录的以纸质承载的东巴经出现于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 由于木氏土司对汉文化的大力推崇,排挤东巴祭师,以及内地的造纸技术具有出产量高,所造的纸宜于书写绘画等特点,从而“东巴纸”工艺随着东巴们隐没于山区民众中,逐渐成为书写“东巴经”的专用纸.东巴纸工艺由于其技术简易、纸张厚实宜于保存和造型等特点而被东巴们流传下来。正因为东巴纸的制作工艺反映出中国造纸术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术在特定历史年代和特定地域碰撞交流的独特面貌,因此被誉为“造纸活化石”,为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工艺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2 东巴纸的技术考察

东巴经卷帙浩繁,至今仍保留有纸1万多卷,分藏于世界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和研究机构。由于政治因素,自1950年后,纳西族东巴教一度被认为是“巫教”和“封建迷信”,东巴经书被烧毁,东巴祭师的传统活动被禁止,东巴文化传承一度中断,再加上外来纸张的涌入和国营造纸厂的建立,对成本高、劳动强、周期长的手工造纸无疑是一个剧烈冲击,东巴纸的生产活动一度中断。

20世纪八十年代,东巴纸生产活动在造纸传人自觉继承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帮助下开始恢复,但仅限于自用和供给研究机构使用。2005年以来,丽江古城出现了一家专门从事东巴纸生产和相关工艺品开发的天雨流芳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对东巴纸进行了些技术革新,东巴纸一步步走向市场。

2.1 传统技术考察

传统社区的东巴造纸主要有两处,一是丽江市玉龙县大具乡肯配古村,二是香格里拉三坝乡白地谷都湾。两处的造纸人分别是和圣文、和志本。他们使用的造纸原料为荛花树皮。这种树,丽江市玉龙县大具乡肯配古村的和圣文称之为“弯吊”, 香格里拉三坝乡白地谷都湾的和志本称之为“构树”。是一种多年生直立灌木,一般高约80~lOOcm,叶对生,革质,多生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金沙江河谷山间多石头的贫瘠土壤中。荛花皮具有毒性,一般人接触,口鼻会过敏,用经过蒸煮的荛花皮制造的东巴纸因此具有微毒而有防虫作用,这也是东巴经书不被虫蛀而保存久远的原因。

两处造纸工艺基本相同,主要使用以下工具和采取以下方法:

2.1.1 造纸工具

(1)纸帘 用细竹篾排扎而成,篾片之间用麻线连接。纸张的大小视纸帘而定,纸帘有多大,抄出的纸就有多大。和志本常用的纸帘为长方形,长60cm,宽25cm。

(2)纸帘框 形似抽屉,内心可装纸帘,大小与纸帘相配;底部有二至三条横木,用于支撑纸帘。规格25cm×60cm的纸帘,相应的纸帘框一般宽为29cm,长64cm。

(3)木槽 架在两个“木马”上,系用一根圆木凿槽而成。槽长85cm,宽35cm,深50。

(4)石板和木槌 石板為方形石料,表面平整光滑;木槌为梨木所制,长32cm。

(5)木缸 用来泡皮或存放纸浆。呈柱形,高80cm,上底直径95cm,下底直径78c。

(6)晒纸板 长94cm,宽35cm,厚3cm。

(7)砑纸棒 类似擀面棍,长30cm,直径4cm。

2.1.2 生产工艺

(1)采集原料 首先到附近山上把造纸的树砍下。砍树有讲究,只选择粗壮的、表皮光滑、枝杈较少的树,每棵树一般只能取50cm长的一段。这种树水份少,容易干,必须趁鲜剥皮。剥下树皮后,刮去黑色外皮,只留白色内皮。采集原料最好的时间是每年的五、六月,因为冬天皮与树杆附着很紧,难以剥离。

(2)晒干 将树皮放在院中自然晒干,一般需一天时间。

(3)浸泡 把晒干的树皮放在沟里,或放在木缸里浸泡,泡软为止。一般一天即可。有时也泡4至5天;泡的时间长,有利于煮熟。

(4)蒸煮 将浸泡过的树皮放在一口大铁锅里,每锅约下晒干的皮料3~4公斤,加入清水用柴火蒸煮。水沸腾时,加入筛干净的灶灰。每公斤皮料约加2.5公斤灶灰,除去原料中的木素、色素等物质,最终得到较纯的纤维素。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蒸煮,当皮料轻轻一拉即可折断而又稍稍有些韧性时,即可起锅。

(5)漂洗 将煮熟的皮料捞起,放在簸箕中滤水冷却后,拿到河里漂洗,边洗边搓,尽量将灶灰冲洗干净,并把皮料中杂质除去,随后将皮料捏成拳头大小的团状。一般每公斤树皮可煮得5~6个团料。

(6)打浆 把洗净的皮料置于一平整的石板上,用木槌反复捶打,直到打成纤维状,入水完全可以散开为止。每团皮料需捶打40分钟左右。纸浆不能打得太细,太细的纸浆在捞纸时会从纸帘篾缝中漏掉一部分,造成浪费;也不能太粗,太粗的纸浆做出来的纸质量不好。

(7)抄纸 将安放着纸帘的纸帘框放入盛水过半的木槽中,然后把适量的纸浆放在

溢满清水的纸帘上,用手轻轻搅拌、拍打,使纸浆纤维均匀分布,并捡出杂质,随即捞出。

(8)晒纸 经片刻滤水后,将纸帘从纸帘框中取出,然后轻轻把湿纸翻扣在晒纸板上,小心取下纸帘,拿到太陽下晒。

(9)砑纸 待纸晒到半干 时,用砑纸棒在纸上反复用力 碾压,至砑得纸面平整,帘纹不显为止。干后,纸色牙白,用手轻轻一揭,就可以把纸取下。两地造纸的工艺大致相同,使用的工具基本一致,只是局部相异而已。白地造纸,原料仅仅只是瑞香荛花之皮,

而大具造纸,还要添加大麻皮和山火草,在舂料时,大具造纸还要加入仙人掌汁作为纸药。

在造纸过程中,大具造纸比白地多了两道工序:其一,树皮经捶打成纸浆后,白地直接用于抄纸,而大具则把纸浆放入石臼或木臼中,加入适量的纸药,再用木杵舂。造纸工具也比白地多了一个石臼或木臼。其二,纸张经晒干揭下后,大具还要用石头磨光纸面,而白地造纸没有这道工序。

2.2 天雨流芳的技术考察

天雨流芳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有一个专门生产东巴纸的工厂,位于丽江古城西面3公里处的中和村。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革:

2.2.1 用速生速长的经济林木构树皮替代荛花树皮造纸

荛花属低矮灌木,丽江分布少,已成“濒危物种”,且原料有毒,采集十分不易。砍树剥皮造纸,有悖环境保护,这是造成东巴纸工艺濒临消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构树属于落叶乔木,皮厚韧性好,可用种子繁植,适合人工种植,成活率高,两年之树即可砍伐取皮。砍伐后留下的树桩次年春天又会迅速发芽、生长起来,是一种速生速长的树木。丽江金沙江河谷地区十分适宜构树的生长,充足的构树为东巴纸的生产解决了原料匮缺的后顾之忧。

构皮是中国传统的重要造纸原料。直接用于制做东巴纸,纸无韧性,易折断,表面毛糙,易回潮,遇墨洇开,难以使用。天雨流芳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研究,在构皮纸浆中加入一些天然植物制汁,在技术上作一定的处理,能生产出类似生宣适宜于水墨画的纸张,也能生产出类似熟宣适宜于工笔画的纸张,拓宽了东巴纸的使用范围。

2.2.2 用物理方法在局部工序上对东巴纸生产进行了改革

具体做法是:

第一,浸泡去黑皮。传统方法是用小刀将黑皮刮去,剩下白皮。浸泡去皮是将树皮经长时间浸泡、发酵,充分软化后,用手搓洗,最后用清水冲去搓下来的黑色表皮,留下来的就是干净的皮料。省时省力,又节约原料。

第二,改煮皮为蒸皮。传统用铁锅煮皮,因由于铁锅大小,每锅最多能煮5~6公斤皮,而且要燃烧大量的木柴。改用蒸制方法,可根据生产量制作较大的容量木甑或用砖石砌筑甑具,一次就能蒸数百公斤的皮料,并以煤为燃料,减少了许多工作环节,提高了效率,又能使东巴纸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

第三,改用石灰软化。传统方法用灶灰蒸料,灶灰是弱碱,煮料颇费时费工,也无从寻找到那么多的草木灰;改用石灰,容易软化皮料。

第四、用铁皮代替木板作为晒纸板,可以把纸张做得很大很丰富。

3 对东巴纸的思考

做为纳西族,我从小接触东巴纸,历史上,东巴纸主要是纳西族原始宗教东巴教的祭司们写经绘画的一种纸张,虽也零星用于其他方面,但其使用的宗教属性仍然是主要的。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东巴纸淡出了人们视野。20世纪八十年代,东巴纸生产活动在造纸传人自觉继承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帮助下开始恢复,但是没有市场需求。尽管天雨流芳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做了许多改革创新,主要解决了原料问题和实现规模化问题,但是,仍然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们通过实验,如果将涝纸帘做得很细,把纸浆打得很细,把纸做得很薄,做出来的纸,没有了纤维粗、厚硬如皮、质地坚韧、原始古朴的那种特质,那还叫东巴纸吗,我们很容易把它与皮纸、白棉纸等其它手工纸相混淆。因此,东巴纸固有的特点是不能抛弃的。那么如何拓宽东巴纸的使用范围,如何解决印刷问题,关键在哪里呢?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关键在于东巴纸两面砑光。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并发明了东巴纸雕和东巴纸烙画。

4 东巴纸的技术创新

尽管天雨流芳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做了许多改革创新,但是东巴纸仍然有许多缺陷,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两面不一样平整。东巴纸制作的基本方法是用固定式纸帘浮于清水之中,把处理好的纸浆放到纸帘上,在水中荡匀而成纸张,然后把纸张粘贴在木板或铁皮上,放在阳光下晒。当纸张半干时,再用砑纸棒在纸面上来回压磨,纸充分干时,揭下来即是成品。这样的方法,东巴纸接触铁皮上的那一面很平滑,而另一面则比较粗糙。两面不一样的纸张,难以用于现代印刷,因此,东巴纸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制约。针对东巴纸两面平整度不一样、使用面窄的情况,做一些技术创新。

4.1 两面平整处理

改砑纸棒碾压为蒸汽电熨斗碾压。待纸晒到半干时,用蒸汽电熨斗在纸上反复碾压,由于电熨斗热量高,又有蒸汽均匀加湿,就可以将纸压磨得平平整整,光光滑滑。干后揭下,两面同样平整光滑。不仅可以丝网印刷,而且可以胶印、电脑打印和复印。这样,东巴纸只用于写字绘画,不能用于印刷的历史将被改写。

4.2 制作东巴纸雕

东巴纸雕,即在背雕(反面雕刻)文字、图案的模板上,铺一层东巴纸浆,经过压磨、晒干,把文字、图案或凹或凸制作在东巴纸上。工具与东巴纸造纸工具差不多,只是把晒纸板换成模板而已。模板可以是木板、有机玻璃、塑料板、铜板等。方法是:

第一、把按放着纸帘的纸帘框放入盛满清水的水槽中,把适量的纸浆放在溢满清水的

纸帘上,用手轻轻将纸浆匀开,随后捞出。

第二、将均匀分布着纸浆的纸帘从纸帘框中取出,反扣在模板上,让纸浆附着在模板上,拿到太阳下晒,晒到半干时,在纸面上用有弹性的胶棍用力挤压,纸干后揭下,模板上的文字、图案或凹或凸就被制作在东巴纸上了。

第三、在压制出文字、图案的纸张上着色、附文、配画、盖印,再进行必要的装裱,一件纯手工的东巴纸雕作品就完成了。

东巴纸雕,将东巴纸浆铺在背雕模板上,经压磨、晒干,把文字、图案或凹或凸就被制作在东巴纸上,再经过着色、附文、配画、盖印、装裱等工艺面获得的产品,东巴纸雕工艺十分独特,十分新颖,具有创造性。

4.3 东巴纸烙画

木板上可以用电脑激光烙画,东巴纸上同样可以烙画。东巴纸的特点是纤维粗,厚硬如皮。其它纸张薄,一烙就通洞。我们利用东巴纸纤维粗,十分坚韧的特点,把纸做到2mm厚,纸面要做到十分平整,然后将各种设计好的图画和文字,通过电脑操作,运用激光雕刻机把雕刻深度控制在1mm之内,瞬间就可以把任何平面的图案和文字烙在东巴纸上。东巴纸烙画,质朴、古拙、美观、独特、视觉效果好,有较好的艺术性,也将为中国的工艺品市场凭添一种新的品种。

5 结束语

东巴纸是纳西族在充分吸收汉、藏等民族造纸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具有自己浓郁特点的一种传统工艺,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文明冲击和机制纸张充斥市场的今天,仍保留着千年的传统风貌,给世界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通过社会实践,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出点滴方法,旨在添砖加瓦,以尽微薄之力。

(作者单位:丽江市博物院)

猜你喜欢

东巴纳西族纸浆
传统门窗装饰元素在民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纸浆期货市场相关数据
美国南部纸浆材价格走势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褪去喧嚣 回归理性 让纸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
纳西族“东巴”和彝族“毕摩”比较研究
从羌族与纳西族宗教舞蹈看巫舞的起源与演变
纳西族东巴舞谱探究
东巴纸,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
纳西族东巴纸: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