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腹泻的五大病因

2018-05-14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8年3期
关键词:产气芽孢沙门氏菌

1 大肠杆菌感染

大肠杆菌感染对于出生头几天的仔猪十分重要,其会导致新生仔猪的腹泻,或对断奶仔猪而言,引发其断奶后的腹泻。两种临床症状均由肠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引起。ETEC会产生能够诱发分泌型腹泻的肠毒素。ETEC通过菌毛黏附素黏附于小肠上皮细胞的表面。在肠道成熟的过程中,某些菌毛如F5和F6的受体在肠道发育成熟过程中会逐渐减少,而另一些菌毛如F18的受体则在仔猪到达2~3周龄后才开始表达。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会促使水分和电解质不断分泌并进入肠道,且不能在大肠中被完全吸收。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是产生大量水样、白色或黄色的粪便。粪便的颜色在仔猪断奶后会朝着有一定深浅度的棕色或灰色方向发展。在受影响的窝中,哺乳仔猪因脱水和衰弱导致电解质严重失衡而使死亡率高达70%,同时断奶仔猪的死亡率也高达25%。某些仔猪由于缺乏特定的受体,对F4或F18型大肠杆菌的感染具有先天的抵抗力。

2 冠状病毒感染

可导致仔猪腹泻的冠状病毒感染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和猪传染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oea Virus,PEDV)引发的。这两种病毒都是通过口粪途径传播的,同时这两种感染会导致小肠的肠上皮细胞坏死以及绒毛严重萎缩。在尸体解剖过程中,特征是仔猪肠道壁薄且透明,临床症状为腹泻和呕吐。小肠绒毛萎缩、吸收障碍和消化不良会引发渗透型腹泻,并伴随严重的致命脱水症状。在过去的几年里,与TGEV相关的临床症状已经有所下降,但是在再感染的疾病中,可以分离到PEDV尤其是某些强毒株,仔猪感染后的死亡率高达70%。由这些毒株引发的腹泻可发生于所有年龄段的猪上。

3 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肠道梭菌感染是由A型和C型產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以及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引发,但是A型和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仔猪梭菌病最常见的诱因。母猪或环境中的孢子是最有可能的感染源。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特征是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小肠严重的黏膜坏死、炎症以及气肿。在严重的病例,受影响的肠道可能会延伸至盲肠和结肠前段。本病通常发生在出生后3 d内的仔猪中,但也有可能发生在出生后12 h内的仔猪上。发病仔猪会表现出精神抑郁、带血的腹泻和腹痛等症状。急性病例可能会转变为慢性病例,腹泻可持续两周以上。A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猪肠道中的一种正常菌群,但是能够导致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A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引发的腹泻不像其C型引发的腹泻那样致命,但更容易发生。由于A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不会产生β1-毒素,因此引发的黏膜坏死灶不如其C型引发的那么深,同时在一些病例中仅仅表现为分泌型腹泻。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非出血性、浆液样腹泻,有时会引发浆膜炎。

4 猪等孢子球虫

猪等孢子球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会影响空肠和回肠,只有在很严重的情况下,才会造成部分盲肠或结肠发生病变。该病也称为新生仔猪球虫病。在该病的传染阶段,球虫会渗入肠上皮细胞中,并在其中繁殖。这会造成肠上皮层发生坏死性肠炎,并伴有大量成熟的肠上皮细胞丢失,并由未成熟的肠上皮细胞替代。成熟的肠上皮细胞的吸收能力受到限制,而未成熟的肠上皮细胞分泌活性很高。该病在感染后的4 d~7 d内发展迅速。死亡率通常属于中等水平,但在存在其他协同感染的病例中可能会更高。

5 沙门氏菌感染

肠沙门氏菌病通常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发,普遍影响5~16周龄的猪。肠道损伤通常发生在回肠、盲肠和结肠螺旋部位。细菌在黏附于肠上皮细胞上的受体后,它们会通过液泡被输送到肠道的基底膜上,引发局部炎症和坏死。典型的病变为肠壁水肿、覆盖有纤维蛋白性碎片的多局灶性糜烂以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炎症会引发水样、黄色的粪便腹泻,粪便中无黏液或血液,同时产生的内毒素会导致电解质流失增加。虽然肠沙门氏菌病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大的猪上,但病程通常较温和,发病严重程度中等。沙门氏菌感染由于具有人畜共患的可能性和屠宰场的监控策略而引起特别的关注。□□

猜你喜欢

产气芽孢沙门氏菌
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 对三疣梭子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冷却液溢出问题研究
沙门氏菌席卷美国23个州,感染212人
有效选择沙门氏菌培养基
美国多州发生沙门氏菌感染事件
芽孢杆菌(Bacillus)细胞膜刚性的相关研究概述
芽孢杆菌(Bacillus)细胞膜刚性的相关研究概述
沼液絮凝上清液预处理对甜高粱秸秆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结束并关井
澳大利亚沙门氏菌疫情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