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2018-05-14李晶晶

科技风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李晶晶

摘 要: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输出人才水平的高低,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又决定着高校的综合实力。因此,本文结合研究背景,综合分析了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1999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159.68万人,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增长速度为47.4%。从此,高校扩招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截至2016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748.61万人,增幅之大,为了使师生比例趋于合理,全国高校也对教师施行了大规模招聘,截至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数为240万人。[1]高等学校学生众多,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联系,而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又是众多影响因素中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因此,研究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高高校办学水平,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更加注重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的战略高度。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双一流”建设方案,指出要不断缩小与教育强国的差距,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和学科能够跻身世界一流行列,要切实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水平,使之成为知识输出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为社会提供各类优秀毕业生。由此看出,高校的教学质量受到国家领导的高度关注,更加凸显其重要性。高校教育是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承担着向社会输出高质量人才的重任,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校的教育效果。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式相对落后等问题逐渐显现,近些年来出现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等社会热点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说明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降低,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他们的专业能力、授课方式、知识体系、创新水平等影响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度,因此,分析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显得格外重要。

二、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一)青年教师比重加大,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2016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中,超过半数具有研究生学位,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坚力量。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学府,高校的准入门槛也在逐渐提高,近些年来,一大批刚刚走出校园的硕士生、博士生加入到高校教师的行列中,他们普遍接受过系统性的专业训练,因此学历和专业性毋庸置疑,但是这些高学历教师大都是非师范类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教师教育,所以,在授课技能,教学方法的应用上面做不到像中小学教师那么专业,以致于自身在专业性知识的独到见解不能很好地传授给学生。

(二)教学培训缺乏系统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大多只重视对于新上岗教师的培训,而对于已有教师的后续培训重视不足。特别是对于新教师而言,他们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主要通过岗前培训获得,而有关上课的技能及方法也需要有经验的老教师去传授,但是现在大多数岗前培训时间段,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大多以教育理论和法规为主。[2]不能满足大多数教师的需求;另外,现在高校里面的“老带新”这一优良传统也大都因为老教师的精力有限或者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压力大,时间少或碍于面子而逐渐丢失。高校岗前培训形式主义严重,考核更像是“走过场”。对于入职以后的培训,应该是在了解教师教学需求基础之上再确定相关的培训项目,但是大多数高校每个学期内的培训内容大多相同,更像是“走流程”;或者是在培训需求基础之上进行的培训,但是培训内容浮于表面或者培训力度不够,解决不了教师真正的培训需求。

(三)考核指标重科研,轻教学

大多数高校每年都会对教师进行考核,所以也会出台一些相关的考核指标,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生评教、院系考核、日常考勤等。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还应当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应当把科研和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但是现有的大部分高校在对一名教师进行考核的时候过于注重科研能力,通常把科研能力的高低作为判断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往往会忽視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也造就了一大批教师更愿意把精力花费在科研而非教学上,这也会进一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3]

(四)教师教育教学创新性不足

高等教育不但要有实用性,还应当具有创造性,但是现在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老师上课照本宣科的情况还比较严重,有些教师也会比较排斥一些新知识的学习。现在是高新科技爆发的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各个行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如不应该加强对于一些新知识的了解,那么也就不能把相关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自身的创新性也得不到提高。

(五)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

受行政管理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的教学管理沿用行政机构的管理模式,认为教学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一些教学制度在没有教师的直接参与下公布执行,导致教师与行政管理者之间矛盾激化,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权利受到侵犯,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或对教学工作产生怀疑。其次,传统的教学管理从专业发展出发,过于追求专业发展和专业更新,未能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制订专业发展计划,而教师的教学计划也要根据相关专业调整和课程教学大纲来调整教学内容,使得教师的专业优势逐渐减弱。[4]

三、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完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分类培养机制

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大多缺乏教学经验,特别是对于对于刚入职的非师范类毕业的硕士和博世省而言,应当加强入职培训,使他们尽快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职业认同感,另外,对于刚入职的教师而言,还不完全熟悉上课时的技能以及所需要的准备工作,因此可以给每一位刚入职的青年教师配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他们进行指导,提高教学能力,让他们为正式上岗教学做好准备。[5]对于中高级职业发展阶段的青年教师而言,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熟悉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参与过教学改革,因此可以通过讲座交流会来提升其教学能力。

(二)提供专业化的培训

对于未评级的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应当根据他们对于基本教学能力和理论知识的需求,一方面通过讲座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基本教學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在培训的安排中加强实践环节,譬如通过优秀教师观摩课程,教学工作坊等互动性强的培训形式,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中级职称的教师,在培训的时候可以通过教学探讨和经验交流促进其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对于高级职称的教师,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通过开展教学沙龙等方式,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启发。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与科研考核体制

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对于高校教师的发展同等重要,因此高校应当制定有利于两者共同发展的政策。譬如高校可以让教师选择在一段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或者让教师没有后顾之忧的专门进行科学研究,或者也可以让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兼顾教学和科研。如果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可以确保教师能够的得到与科研相等的奖励。另外,学校也可以参考每年科研奖励的设置情况,来设置一些考核指标去奖励那些教学任务完成较好的教师,给予与科研成果相同的奖励金。这样一来就能大大激发高校教师对教学的热情,能让他们自觉地提升教学质量,也能让专注雨科研的教师得到良好的成长空间,保证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现代化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教师更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讲解的相关专业知识要与社会动态相结合,及时更新陈旧的案例与课件,把前沿的专业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另外,高校教师还应当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手段,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发地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在课堂上借助一些移动教学助手APP,更好地实现微课和翻转课堂等,通过网络教学,可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另外在设计网络课件时,允许学生在下面讨论,以便教师在了解学生的想法后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教师也可以把课堂的内容或者一些比较好的相关专业知识资源放到交流平台上,方便学生进行课下的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多媒体等自学一部分知识,开拓视野,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五)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高校在教学管理中应该建立民主互动的管理办法,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出台都应当让一线教师参与,专业建设、专业改造、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问题都应该征求教师的意见,并尽可能地将他们一些良好的建议予以采纳,而不是征集过后束之高阁。管理者在教学管理中应当树立“教师为本”、“学生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在教学管理中,以严格规范管理制度为基础,树立平等的观念,尊重教学人员;对教师进行沟通、协调、引导和激励,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四、结论

总之,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应当从高校和教师两个方面发出,学校设立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的时候应当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中心,设立考核指标的时候应当加大教学质量占的比重,还应当根据不同教师的需求设立合理的培训计划;教师自身也应当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不断学习,跟上信息化的发展,积极掌握学科新动态,做好创新研究,并把好的研究成果转化到课堂知识讲授中,避免学生与社会脱节。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王长文,王舒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77-79.

[3]杨雁.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基于MOOC的冲击[D].太原:山西大学,2017.

[4]赵冬梅.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2(2):82-85.

[5]马晓静,王淮,姚日生.关于如何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分析和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5(8):162-163.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