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织好生物监测网绘就多彩物种图

2018-05-14白蕾何莹刘菊莲

浙江林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丽水安吉红外

白蕾 何莹 刘菊莲

浙江因水而名,而水是万物之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浙江丰富的物种资源。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各市、县(市、区)林业局以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描绘了一张张富有浙江地域特色的物种地图,也为评估野生动物资源、开展相关研究、制定保护野生动物规划方案、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等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数据来源,具有基础性乃至全局性的意义。安吉和丽水,是全省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方面的佼佼者。

打好基础 野外监测“一网打尽”

组织专业队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织好监测网络,将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资源分布状况“一网打尽”,首先要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建设组织一支专业的队伍,并配备专业设备。安吉于2016年8月成立了安吉县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核定4名编制,调配专业技术人员,购置红外相机、长焦镜头等专业观测设备。同时将原有的木材检查总站规范为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建立由行政执法大队、森林公安、乡镇护林员组成的3支执行巡查和执法任务的专业队伍,形成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一个中心、三支队伍”的完整联动体系,组织结构的改善和加强,使得工作的开展更为顺畅和高效。丽水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内设3个副科级职能科室,下设黄坛淤、杨茂源、陈坑、西坑里4个保护站,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19人,配置了红外感应相机、长焦镜头、望远镜、导航仪、对讲机等专业野生动物监测设备,同时还在周边社区建立了兼职巡护队伍,以及由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站、周边社区三级监测人员组成的监测队伍,保证了野生动物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丽水九龙山自然保护区也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保护区建有保护站、哨卡4个,业务综合管理用房1400平方米,宣教中心1600平方米,陈列馆200平方米,改造提升巡护步道、生物防火林带70余公里,建消防水池10座、远程视频监控点15处、水文水质监测点2处、气象观测点1处等,为野生动物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完善监测网络,记录动物野外状态。自2016年开始,安吉县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陆续购置了75台红外跟踪相机,选取县域内8个山区乡镇及重要区域,进行相机布点安放,铺开了一张野生动物常态监测网络。技术人员每3个月将相机内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截至目前,已清晰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白颈长尾雉、黑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鬣羚、猕猴、白鹇、勺鸡、苍鹰等,省重点保护动物果子狸、红嘴相思鸟等,以及其他一般保護动物50余种。通过红外相机镜头的拍摄,野生动物们展现了它们鲜为人知的野外状态,也记录了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种群特点,为研究安吉野生动物的种类、分布和生活轨迹提供了很好的依据。2017年,丽水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共在野外放置了70台红外相机,设置了3个1公顷的固定监测样地和3条2千米长的固定监测样线。以保护区的地形图为基础将整个调查区域划出1×1公里的网格图,按照每平方千米网格放置一台相机的标准,共放置70台相机,覆盖全保护区,每3个月轮换相机,进行全天候24小时监测,形成野生动物资源红外相机拍摄监测体系。截至目前,已清晰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黑麂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鬣羚、白鹇、勺鸡、蛇雕5种及一批省重点保护动物的图片和相关视频。红外相机记录了动物们的活动,它们在林间漫步、觅食,举止各异,悠然自得。监测结果为进一步摸清保护区野生动物的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建立保护区野生动物数据库,制定其保护规划和相应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做精求细 专项监测“各显神通”

开展鸟类监测。安吉十分重视对越冬候鸟的观测。2015年底,安吉首次在某大型水库发现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数量约40只,据了解,这是全省已发现的最大种群。为此,野保中心开展了中华秋沙鸭专项监测,与县内两大水库管理单位达成合作关系,配备人员在秋冬季进行日常巡护,记录中华秋沙鸭的数量、活动线路、生活习性等,并对库区周边进行警示和清理,开展栖息地保护,迄今已连续3年在安吉水域记录到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此外,野保中心还在全县水域进行了冬季候鸟调查,发现鸳鸯、鸬鹚、绿头鸭、斑嘴鸭、红嘴鸥等多种越冬候鸟,其中2018年记录到的鸳鸯种群较大,约有400余只。丽水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则开展了鸟类监测样线样地研究。丽水九龙山保护区是黄腹角雉最重要的栖息地和最集中的分布区,2015年,保护区管理局与浙江大学合作,在具有代表性的保护区域内设置5条调查样线,采用样线法对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同时,网格化布置红外相机,对黄腹角雉和白颈长尾雉等雉类的种群分布与相对数量及其栖息地进行样方监测研究。通过此次监测,提升保护区科研人员鸟类野外调查监测的方法和技能,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以评价各类保护工程和管理措施的实施成效,掌握鸟类物种多样性与种群动态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开展濒危动物专项保护及监测。安吉小鲵是在安吉发现的世界极危物种,龙王山是其模式标本的产地和栖息地。为加强极危物种的保护,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17年升格为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相应开展了几项保护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成保护合作协议,定期进行合作交流,提升安吉小鲵栖息地千亩田的保护等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龙王山保护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建立岗哨,进行栖息地生态修复;开展种群监测和科研,与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安吉小鲵专项调查、种群监测和国家观测站建设,并被列入浙江省重点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抢救工程。丽水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则开展了黑麂专项保护工作。2014年,保护区开展了区内野生黑麂种群密度的调查,统计了不同功能区黑麂的种群密度,分析了不同样地间黑麂种群密度的差异,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不同区域黑麂密度进行对比,利用DNA分子生物技术从所收集的黑麂粪便中识别出黑麂的个体及性比,分析了黑麂种群的繁殖力。掌握到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内黑麂的资源量和近10年来黑麂种群数量的变化,制定了今后九龙山黑麂资源的保护对策和措施,更好地推动了保护区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丽水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监测站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认真贯彻执行各项监测工作制度,完善监测信息网络系统,不断提高监测防护能力和野生动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每天各监测点工作人员按照设定的4条重点监测线路进行日常野外巡护,采集信息。2017年,共开展疫源疫病监测巡查160多次,巡查里程3200多公里。2017年线路巡查和定点观测中,共监测到黄颊山雀、山斑鸠、红嘴蓝鹊、北红尾鸲等鸟类48种1.54万只,其中留鸟40种1.48万只,候鸟8种613只。并加强对周边社区的宣传,张贴宣传挂图,提高社区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猜你喜欢

丽水安吉红外
网红外卖
丽水发现新物种
丽水古堰画乡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世界最美婚礼
世界最美婚礼
瓯江丽水
基于蓝牙转红外的遥控装置
马静坡 元像·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