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018-05-14丁梅琴

浙江林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鸟类

丁梅琴

编者按:

生物界的多姿多彩使地球变成独特的可栖息之地,并提供了大量维持生命所需的产品和服务。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让我们每天尽自己的一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生物多样性,为生态浙江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生物多样性是宝贵的自然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浙江这片土地上,和我们共同生存和发展的野生动植物有多少?如何为它们撑好保护伞?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我们能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总站站长吾中良。

记者:浙江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多少?

吾中良:全省有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野生动物689种,约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有18种、二级保护97种,64种动物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高等植物4600余种,其总科数、总属数和总种数分别占全国的60%、41%和18%,其中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有11种、二级保护42种。

记者:浙江有哪些珍稀动植物?

吾中良:浙江最著名的动物有华南梅花鹿、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黑麂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黑熊、河麂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植物有百山祖冷杉、普陀鹅耳枥、天目铁木等,这些都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和本省特有的珍稀物种。

记者:在珍稀动植物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方面,浙江取得了哪些成效?

吾中良:近年来,浙江实施了野生动植物极少种群保护拯救工程,一些极濒危动植物逐步摆脱灭绝风险。象山的中华凤头燕鸥、长兴的扬子鳄、德清的朱鹮、舟山的普陀鹅耳枥等物种繁育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5月9日,朱鹮的种群数量达310只,其中人工圈养种群241只,野外种群69只;成功繁育华南虎5只,2018年罕见地繁育了三胞胎华南虎;百山祖冷杉组织培养取得初步成功。

记者: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那么浙江如何通过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为野生动植物创造安宁的栖息之地?

吾中良:2017年新批准建立了莲都区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吉小鲵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2018年3月东阳东江源升级自然保护区获批,淳安磨心尖省级自然保护区已通过专家评审,苍南县启动了建设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科考工作。为了维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开展了全省自然保护区破坏环境资源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检查工作,还配合省环保厅开展了强化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专项监督工作,对全省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资源管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和社区共管、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活动管理、生态旅游管理、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评估,提出评估考核意见,并督促整改。

記者:如何加强野生动植物监管职能?

吾中良:做好“最多跑一次”行政许可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最多跑一次”和“八统一”要求,对许可事项进行规范,进一步减少审批要件,缩短审批流程。加强野生动物许可事项的事中事后检查,并制定双随机检查方案。

记者:社会上关于陆生野生动物观赏展演的争议一直很大,当前这一行业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规范管理?

吾中良:当前,这一行业存在合法手续不齐备,应急预案不完善,物种来源不清,人工繁育未报备,紧急处置装备不完备,野生动物展演敏感性、聚焦性、重视度不够等问题和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会查漏补缺,规范制度,完善措施。一是制订和健全应急预案,没有的抓紧制订,已有的要完善,按程序加强应急演练;二是陆生野生动物观赏展演一定要经过批准;三是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必须严格按照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审批后方能实施;四是强化野生动物管理,包括交换管理、活体野生动物标识管理等。

记者:2018年起,中国全面禁止了象牙贸易,浙江是如何落实相关通知精神的?

吾中良:浙江始终保持打击象牙及其制品走私高压态势。根据通知要求,于2017年3月31日前,首批关停了全省2家加工企业和3家销售企业,到2017年12月31日全部关停2家加工和7家销售企业,并对关停企业开展了检查,确保所有象牙制品已下柜并收回“象牙指定加工企业”“象牙指定销售场所”的标识。同时,根据国家林业局要求开展了检查清理非法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转发《关于全面检查清理非法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紧急通知》,会同国家林业局上海专员办监督二处对古玩城、花鸟市场、珠宝商城等开展暗访,发现存在非法经营的个别现象,已将线索移交森林公安。

记者:浙江持续开展了第37届爱鸟周活动,那么全省鸟类资源保护现状如何?如何进一步加强保护和管理?

吾中良: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是鸟类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和栖息地,保护好鸟类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野生鸟类和家禽之间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年来,通过采取划定自然保护区、加强宣传、严厉打击等各种措施,全省鸟类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鸟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还存在非法猎捕、经营鸟类的行为,保护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在保护和管理方面,要广泛开展爱鸟、护鸟等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和守法自觉性;要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出售、收购、经营野生鸟类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专项打击行动,进行专项治理,坚决杜绝猎杀野生鸟类违法现象,彻底切断鸟类进入市场的非法渠道;要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明确负责机构、负责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划片分工,落实责任。

记者:如何做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吾中良:首先要加强与省联防联控机制成员单位联络,履行好工作职责,强化日常监测,严格执行月报、日报和应急报告制度,做到信息传递畅通、应急处置高效;其次要落实野生动物疫源病监测防控工作,推进疫病疫源预警;另外要强化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人员的技术培训。

记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浙江是否有专门的政策或方案出台?

吾中良:为了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省厅专门制定了《浙江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行动方案(2017—2020年)》,“十三五”要实施重点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抢救、重点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监测体系和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宣教四大工程,将29个(类)物种列入实施重点抢救保护,对32种珍稀濒危动物和100种珍稀濒危植物列入重点保护范围,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各有关单位要抓紧对接专家团队,共同制定抢救保护方案,通过“专家+保护机构”的协作机制,紧紧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保护机制。

记者: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如何做到分类施策?

吾中良:对原生地种群数量稀少的物种要通过人为措施实施迁地保护。在栖息地生境保护方面,要确保野生动植物生存生长环境、繁殖繁育条件不受破坏,对已经破坏的要采取措施逐步加以恢复。对自然状态下难以繁衍或者达不到自然扩大种群的,要采取人工繁育和其他生物技术进行扩繁,并逐步实现野化放归。

记者:如何向公众普及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吾中良:近年来,浙江组织开展了很多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比如“3·3”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暨“爱鸟周”宣传互动以及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申报和“斯巴鲁生态保护奖”的推荐工作等,通过活动的开展,鼓励公众广泛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另外,浙江一直致力于建设各种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大力向公众科普生物多样性的知识,转变大家对大自然和对野生动植物单方面利用和获取的认知,以此引导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记者:近年“放生产业”一直很热门,您如何看待此现象?

吾中良:有些人通过放生这一行为来满足心理上的“善”。他们不问放生动物的来源,对放生地点的选择也很随意,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些动物是否适合在这一区域生存,会不会危害到本土的其他生物,这不仅会滋生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灰色產业,也容易危害一个地区当前的生态平衡。所以在此呼吁大家,不要随意放生野生动物,万一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实在得不偿失。

后记:作为生态环保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去了解大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和保护方法,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家园。

猜你喜欢

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鸟类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鸟类靠什么认路
鸟类
锋视觉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至臻至美的动植物印花开启春季自然美好的清新时尚
阅读理解
鸟类乐园
冬季,关爱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