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兴多方合力打好茶园生态修复组合拳

2018-05-14蒋敏王伟

浙江林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长兴县套种树种

蒋敏 王伟

长兴县位于浙江省北部,太湖之滨,生态区位重要,自2017年开始,针对县域内现有的十万余亩茶园,长兴县全面推进生态修复工作,多树种、多模式进行套种补植,发展具有较好生态、经济效益的混交林,整体提升生态环境景观质量,截至2018年4月底,全县共完成修复面积1.49万亩,种植苗木30余万株。

高度重视 真抓实干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时强调“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长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精神,以湖州市开展综合治理毁林(竹)种茶专项行动为契机,坚持“高压打击,谁破坏谁治理谁修复”的原则,通过“严控源头、加快修复、宣传普及”等途径,全力开展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推动林业工作从追求经济效益向注重生态效益转变。

明确任务职责。县林业局制定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及提供技术指导,明确生态修复方式、树种选择、苗木规格等;各乡镇根据实情制定相应的行政、经济措施,统一组织调查设计、苗木采购、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新闻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加强生态修复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全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同时签订责任书,要求到2018年底,全县茶园生态修复面积1.2万亩;并将生态修复工作纳入年度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按照目标任务,进行全程跟踪督查、定期通报推进情况。

出台专项资金。实施长兴县山地茶园生态修复以奖代补办法,针对建设标准高的12个茶园生态修复示范点,县林业局将根据2018年底各乡镇自查验收结果和相关档案资料,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实地核查,对达到《长兴县茶园生态修复技术措施》标准、苗木成活率90%以上、且辖区内无新增毁林种茶违法情况发生的,经复核验收合格后,予以800元/亩的政策性补助,充分发挥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

动员全民参与。高度重视茶园生态修复工作,2017年7月14日,召开综合治理毁林(竹)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全面推进山地茶园生态修复工作。2018年3月12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当天,全县各乡镇机关部门2000余人以不同形式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植树2.5万余株,面积600余亩。截至目前,全县完成义务植树8万余株,接连种下浙江楠、檫树、榉树、枫香、朴树等珍贵彩色树种,参与人数2万余人。通过义务植树活动,强化了全民生态意识,营造了爱绿护绿良好氛围。

科学规划 精心统筹

为确保修复工作有序推进,长兴县林业局科学规划了《长兴县珍贵彩色森林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6年)》,并专门制定了《长兴县茶园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在修复地点选择上,堅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把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主要公路、铁路、河道等通道两侧第一山脊线及25度以上陡坡地,作为修复重点,优先实施。泗安镇师姑岗生态修复点位于杭长高速东北侧,在车上一眼望去,一块块的茶叶地特别引人注目。进行生态修复,在茶叶山上种树,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改善山体景观,提升长兴的外在形象。“在高速上看到这么多树,感觉我们长兴的环境更好了。”泗安镇的蒋先生如是说。

在修复模式上,坚持生态优先、兼顾效益的原则。对坡度为25度以上茶园,坚持生态恢复为主,套种生态型乔木,实行林茶复合经营,逐步发展为阔叶林;对坡度为25度以下茶园,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套种经济林和生态型乔木,发展生态立体经营性茶园,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

在树种选择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兼顾周围森林植被景观,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树种,采取多树种、多模式进行修复,营造混交林,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生态防护功能。比如针对山顶区域等立地条件差、土壤贫瘠的区域,方案建议采用局部客土造林的办法,选择檫树、枫香、木荷、青冈、栾树等耐贫瘠干旱的乡土树种,造林苗木也尽可能多采购容器苗。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则根据立地条件和种植户意愿,选择银杏等生态型乡土珍贵阔叶树种和杨梅等特色经济林混交套种,提升茶园经济、生态景观等综合效益。

“茶叶价格每年起伏比较大,经济效益不稳定,套种红心李,一棵树几年后挂果100余公斤,每亩地收益也有六七千元,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茶农的积极性也比较高。”林城镇林业站何同根表示。

多措并举 确保成效

加强技术培训。2017年10月10日,长兴县林业局举办了生态修复技术培训班,特别邀请了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家针对林茶复合经营模式、树种选择、种植方式、管护管理等修复技术进行了讲解,并进行现场技术解答,各有关乡镇、村干部、茶农等参加了培训班,确保修复实施主体在修复过程中能够科学地选择及种植苗木,提高苗木成活率,确保修复成效;同时,各参会代表分别到夹浦石坞山果园和泗安张岭茶场就果茶套种和林茶套种两种模式进行了现场实地参观学习,以理论结合实际,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基础上,让茶农能够一定程度自主选择种植树种及模式,切实将修复工作落到实处。“说实话,以前肯定有抵触,觉得种树影响茶叶生长,吸水吸肥还影响光照,现在听了专家讲解,才知道只要树选得好,不仅没影响,还能提高茶叶品质,尝了张岭茶场中套种檫树的紫笋,味道确实好,这下我也放心了。”一位茶农表示。

加强示范引领。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修复”的要求,各任务乡镇作为修复工作的主导力量,按照市县统一部署要求,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苗源联系、苗木采购与种植施工工作。和平镇明确由镇里出资补助500元/亩,村里进行统一购苗,群众自发种植,修复面积大的大户则作为示范率先种植;泗安镇政策补助300元/亩,明确有修复任务的党员和村干部率先种植示范引领;水口乡明确种植梨树,乡干部带领修复业主积极赴泗安镇夹浦乡实地考察联系苗木和种植要点。

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狠抓宣传工作,在重要路口拉挂横幅,安装“电子警察”,在城区LED屏上滚动播放宣传片等,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和提高森林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茶园生态修复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兴县一直在推动林业工作从“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转变,从“利用森林资源获取经济利益为主”向“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转变,生态修复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任重而道远,长兴县接下来将继续推进,积极探索,到2020年完成全县茶叶山面积60%的生态修复目标,并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一村万树”“新植1亿株珍贵树”“茶园生态修复”等行动,深入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全力打造美丽长兴。

猜你喜欢

长兴县套种树种
好吃的酥糖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冰壶之战
逗鸡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鸡宝宝破壳记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方法与技术
马铃薯间作套种模式效益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