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厘清当下课程改革的关键性问题和关键性误区

2018-05-14陈希良阳建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特色化误区校本

陈希良 阳建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到深水区,一些关键性的认识一定要得到厘清,否则,就会继续陷入实践误区而难以深入推进。这里有两个关键性的认识问题,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特色化的认识问题。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地区、一些学校对这两个关键问题认识不清。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第一个层面就是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实现规定的国家课程目标,确保国家课程的主体地位,这也是落实教育层面的国家意志和教育规划;国家课程校本化第二个层面就是校本化,是對国家课程的具体化,基于国家课程实施中不断拓展和延伸的微型课程。中国幅员辽阔,国家课程难以照顾到具体地区、具体学校的实际情况,无法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差异化需求,这就需要学校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学校自身的特色条件与地域性优势资源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发展水平而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更好地落实国家课程的目标。

当下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主要误区:

误区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只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不涉及学法策略的选择和需求。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关键是在国家课程框架内学法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即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结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来改变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的课堂,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培养中国学生最欠缺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忽略学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不利于国家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持续提高的。

误区二:国家课程校本化是教师的自主创造,随意拼凑。

教育是不可逆的,作为教师必须敬畏教育,敬畏生命。我们提倡,教师个人备课要“九备”:备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国家新课改的系列政策)、备课标、备考纲、备学科课堂核心素养、备学生、备教材、备“自主学习单”“合作探究单”“当堂检测单”、备教学资源、备课堂,每一步老师要清楚地知道怎么引导学生高效地学。比如备学生,就要求要正确把握学情,包括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结构与学习能力等。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也只有正确把握了学情,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校本化。比如备教材,提倡“八点备课法”——备教材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目前,校本课程缺乏一个清晰的课程指向标准,各校依据自己已有的资源优势让各位老师随意拼凑,而不是根据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来实现课程校本化的,课程的体系化更是谈不上。

误区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是教师个人实施的事情,忽略了集体备课。

教育部、地方政府一再下令要求“减负”,但学业负担却越来越重。调研发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许多教师个人没有做到精雕细琢,而在学校组织层面更是忽略了有效集体备课,缺少了对课程深度和广度的管理。教师个人备课的不精致,也未能发挥集体智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致使课堂不足课外补或以题海战术来掩盖教师备课的无能和学校集体备课管理的漏洞。

我们提倡“五定”和“六统一”集体备课。“五定”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流程、定中心发言人;“六统一”为统一进度、目标、重难点、导学案“一案三单”(即自主学习单、合作探究单、当堂检测单)、作业、单元检测试题。只有对集体备课深耕,确保教师教给学生的都是精华,且让学习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才能做到真正的“减负提质”,让课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二、课程体系特色化

课程体系特色化,就是学校的课程体系具有独特性。学校的教育哲学是课程体系的灵魂,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彰显学校独特教育价值思想立场、办学使命、发展愿景和独特定位的育人目标等。鉴于办学思想理念的差异、师资学情的差异,一千所学校应该有一千所不同的课程体系。但是课程体系特色化是在尊重国家课程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来实现的,决不能否定国家课程的主体地位——国家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比80%。学校课程体系特色化:一是体现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比如分层分类国家课程的呈现、导学案一案三单(“自主学习单”“合作探究单”“当堂检测单”)等;二是体现地方课程的特色化实施;三是体现校本课程特色体系。

误区一:学校课程体系构成名字越奇越好

学校课程体系的层级构成只有三级,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但一些学校提出“活动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都有大量活动,活动课程无法单列。一些学校提出“特需课程”,针对特殊学生成长的需要,学校特供教师特备,但这也只能纳入校本课程层级。一些学校提出“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无法外显,单独列出,似乎不当。一些学校提出“主题课程”。主题课程,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都可以呈现,难以单列。

误区二:学校特色课程体系不需要触及教育哲学的根本变化

学校打造特色课程体系,是一个从理念到实操模式的彻底变革。教育哲学必须转变:由全班当一个人教转变为每个人都当全班教;由差距的教育转变为尊重差异的教育;由学生被动适应的教育转变为适合教育;教师由园丁转变为土壤。学校提供课程的多样化、特色化和可选择性,最终实现个别化教育体系。实现个别化教育的成熟表现就是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形成个人的修习计划,一人一张课表,进行“走班教学”。

误区三:特色学校与特色课程体系两层皮

特色学校需要通过特色课程体系来支撑。课程文化是学校育人的根本,因此,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特色学校应当是形成了稳定的、适合本校学生发展需要的育人模式和课程文化的学校;学校应有完备的、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执行系统;学生得到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学校具有适合教育的办学思想;第二,具有符合本校学生发展需要的、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第三,具有包括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基于实现个别化教育体系的执行系统;第四,真正落实了教师的课程开发权、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学校的课程开设权。

厘清推进国家课程改革的关键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贯彻教育部提出的系列方针政策和文件精神,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和学校课程特色化,实现师生共同成长。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来转变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通过基于小组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培养中国学生最欠缺最急需的核心素养——“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通过教师个人规范备课和集体精细化备课,确保课堂的优质减负增效。通过学校课程特色化体系构建,使基层学校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包括进一步明确明晰学校独特的教育价值思想立场、办学使命、发展愿景和独特定位的育人目标),推动学校教育哲学的根本变化——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教育;通过学校课程特色化体系构建,以学校课程文化重构为核心,打造特色学校。

陈希良,教育部中国教育战略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质量监测中心视导员、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教师。

阳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主持人),访日学者,目前借调在教育部“中小学价值教育校本化”重点课题组,湖南省地理骨干教师。

猜你喜欢

特色化误区校本
国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名单公布陕西3所高校上榜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