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观豫剧《灞陵桥》

2018-05-14黄雅惠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剧本豫剧传承

【摘要】当今,在中国传统地方戏曲的创作中一直存在“保留传统”和“创作革新”的困扰。作曲家、剧作家以及灯光舞美设计师在创作新剧目时都以一种探索的脚步进行艺术变革。如何使中华民族伟大、丰富的传统地方戏曲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河南省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新编的大型历史剧—豫剧《灞陵桥》的成功上演,无疑让笔者和观众对中国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更全新的认识。本文以《灞陵桥》为例,就其作品的剧本创作、唱腔设计及舞台展现中的传承及创新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豫剧;剧本;唱腔设计;舞台展现;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614.93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型新编历史剧《灞陵桥》的盛装呈现

在前不久刚刚落幕的“天中杯”第八届黄河戏剧节的比赛中,豫剧《灞陵桥》从二十多个剧目中脱颖而出,再获金奖。从创作伊始,该剧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佳绩,无疑是观众对新编剧目给予的支持与肯定。

这部戏是由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重点打造的剧目。许昌是三国文化之乡,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关羽夜读春秋、千里走单骑、灞陵挑袍等三国故事妇孺皆知,因此也为该剧奠定了很坚实的文化底蕴。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孔凡燕编写、著名戏曲作曲家赵国安创作、蔡书志配器、著名导演熊源伟执导、舞美设计王欢、灯光设计刘海源、服装造型设计潘健华等共同完成。从该剧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始,笔者进行了全程关注。从剧本创作(前后几移其稿),确定主创团队、召开专家论证评审会,开展剧名征集活动到排练、首演,历时80余天,导演的超高要求使这部剧拥有三分不输经典的底气。由国家一级演员黄力杨饰演曹操,张轩饰演关羽,使整部剧颇具看点,参演人员数量高达117人,强大的创作团队实属罕见。

二、剧本的传承与创新

剧本创作取材于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灞陵挑袍”。从关羽被曹操大军困于土山写起,曹操视关羽为良将,爱惜人才,遂下令收兵,极力说服关羽留在军中,与其一道扶保汉祚的感人故事。全剧共分七场,分别为“土山三约”“云长明志”“花园叙情”“孟德求贤”“夫妻夜谈”“一诺千金”和“灞桥惜别”。作者文字功力深厚,整个剧本结构流畅,故事内容清新独到,唱词、道白文学水平很高。众所周知,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廉政、勤政、爱才为人称道。这出戏努力摆脱了传统的宦官择朝的模式,塑造出与传统不太一样曹操形象。不再“厚关薄曹”,曹操再也不是“白脸奸臣”。剧作家依据历史的评判,擦去了曹丞相脸上的白粉,还原他历史的本来面目。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曹操。通过精致准确的描写,再现了曹操和关羽复杂纠结的心理活动,歌颂曹操的仁德、爱才的一面。关羽的形象也比原来有所发展,有所深化,将关羽这个角色的忠义、诚信的中华传统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部戏角色的心理描写无疑是成功的,因为整场戏两个主要人物的心理都在撕扯、抗争。比如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后要离开,但他又不能不感激曹操对他的恩惠与关爱时唱到:“随皇叔扶汉室当作己任,无奈何少人马无处扎根。我该是永不负兄弟情分?我该是做一个保国功臣?兄弟情,丞相恩,孰重孰轻把我困;负义人,保国臣,谁是谁非怎区分?”;又比如曹操为国揽才极力挽留关羽,却又被关羽那种义气感动,从隐瞒消息想永绝后患时的“你不该不懂得吾的心愿,你当知我为你请旨封候只想留你在身边,大战前吾只有痛下狠心把你斩”,再到最后结局时的开诚布公:“我本想摆一场送行酒宴,不料你封金挂印不辞而别叫我情何以堪……云长啊,你有忠义在肝胆,我曹操也有仁德在心间。”笔者每每听到此处都为之动容。故事的线条层层递进,戏剧冲突明显,可见剧作家在哲学思考和人性挖掘方面做了努力。再有,孔凡燕老师又独具匠心地创造了“七哥”这个历史记录以外的角色,使这部剧在遗憾、悲伤的基调中增加了一抹诙谐色彩。高水准的剧本创作是这个戏能否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准确真挚的心理描写,不仅为导演、演员的二度创作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也为观众呈现出两个血肉丰满、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

三、音乐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灞陵桥》的唱腔设计是赵国安老师继《程婴救孤》《村官李天成》《我爱我爹》等巨作之后又一部大作。赵老师为这部戏的设计保留了很多传统的豫剧音乐风格,采用了豫东调、豫西调及沙河调的结合,使唱腔浑然一体,凝练大气。剧种曹操的唱段占了大量比重,作曲家根据演员的声腔特征创作,除了运用豫剧中常规的降E调和降B调以外,还运用了F调和C调,丰富生动的唱腔设计对推动人物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

由于该剧阵容较大,乐队采用了加强的常规民族戏曲乐队与西方木管乐器的混合编制,既保持了豫剧音乐的传统风格,又以新的色彩呈现出新的审美品格。该剧的配器蔡书志老师拥有丰富的豫剧新剧的创作经验,加之他本人是专业的豫剧板胡演奏家,同时又具有扎实的作曲理论。他与赵国安老师的强强联手,使《灞陵桥》音乐设计在板式、唱腔、和声、复调以及中西乐器融合的创新中得到完美展现。

以《说起来国家事谁不长叹》举例,这是《灞陵桥》中曹操的一段唱腔。是由散板接回龙、慢板、慢二八板、中二八板、垛子板与紧打慢唱交织在一起,又用散板送板结尾等多种板式为结构,创作而成的男声唱腔。唱腔通过板式和速度的大幅度、多层次的变化,构成了一段有刚有柔、刚毅有力、节奏富有力度、旋律充满深情的综合体。

作曲家们力图通过这一段唱腔曲调,把“恶战中亲儿丧命暗自心酸”的深刻内涵揭示出来。这里渐弱行腔,琵琶轻托,力求细腻,起伏而抒情。接着回旋向上发展,由弱到强,此时乐队强烈的全奏进入,造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如江河奔腾一泻而下,迸发出曹操的一腔悲苦、心痛难言、痛不欲生的凄苦之情,极富感染力。这里无可否认的是,再好的唱腔都要有好的演唱者的二度创作来体现。扮演曹操的黄力杨,对人物唱腔把握得非常准确到位,处理得很理性。他情深意切,轻轻用腔,细声吟唱,无论声音的运用还是气息的控制,都恰到好处。每唱到此时,观众总是长时间给予热烈的掌声。从第二句起,唱腔过门音乐转入中二八板,同样跟随唱词和人物的感情变化,由中二八板又徒然转入垛子板,将旋律层层递进,乐曲速度不断加快。垛子板与紧打慢唱]交替出现,使唱腔旋律的情绪和色彩得到更深刻的宣泄和更浓的挥洒,最后转入散板,把唱腔推向高潮。表达了曹操满腹心声,对关云长的期望和一片深情,唱出了曹操的雄心及霸气,凸显了曹操心怀国家统一、黎民安康的政治家胸怀和气度。这一唱段的板式结构,转换和变化,旋律节奏的变化处理,在传统的基础上都有大幅度的创新。这也是现代人们所需要的,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豫剧音乐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开头所使用的出题音乐相当优美,内幕的男声独唱除了含有传统的豫剧声腔特色外还运用了西方声乐的发声方法,让人回味无穷。笔者拙见,如此优美的主题旋律如果可以大量使用,从而贯穿全剧,这会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体验。

四、舞台展现的传承与创新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基本特点。《灞陵桥》在舞台的展现上,导演巧妙利用其三大特點,并大胆突破了戏曲固有的脸谱化,去掉了曹操的白脸,让人物行当介于“花脸”与“老生”之间,塑造了一个大仁大义的“治世能臣,乱世枭雄”。

以往看到一些导演在排演新编历史剧的时候总是排斥传统的表现手段。脸谱、髯口、服装造型引用传统的都不多,服装、化妆、表演动作都趋向写实。但在《灞陵桥》里,这些表现手法基本上都往传统戏上靠拢,更增加了这部戏的实际价值。在开场时舞美设计,在舞台远处设置了小土山和芦苇荡,在空中悬挂了一片箭阵,使战争的肃杀之气充盈舞台;道具设计贴合历史,汉宫灯、汉壁画、酒樽、古琴等都是从历史中提炼而又将其艺术化之;白色的照明灯光回归了传统戏曲的用光,轮廓光的强化突出了人物的内心起伏和性格色彩;服装设计均是源于历史而又提炼加工来迎合舞台展现。舞美设计空灵简洁,又不失传统的厚重感。导演调度有方,错落有致,画面感极强。加之对舞台布景及人物造型的提纯,使两个人物之间性格特别鲜明,双雄主题的戏剧精神显得格外生动。这些展现手法不仅继承了传统,又可谓是一次新的创作,恢宏大气,精致传神。让笔者惊喜的是武场戏的设计,从圆场台步到程式性动作,连接精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人入胜,令人叹为观止。

新编大型历史剧《灞陵桥》的诞生,使中国地方戏曲的“传统”和“创新”再次碰撞出绚烂火花,开启了新一轮的艺术变革。如今,国粹“京剧”已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拥有一大批的票友及爱好者。除此之外,如何把河南地方戏曲剧种发扬光大,使之走出国门,依旧任重道远。笔者愿为此略尽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黄雅惠(1989-),女,河南许昌人,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音乐艺术学博士,研究方向:河南地方戏曲的音乐种类及特征,中国简谱发展史。

猜你喜欢

剧本豫剧传承
家校共育成合力,传承河南豫剧
豫剧现代化进程分析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豫剧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