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诗经·行苇》中看周朝贵族礼仪

2018-05-14卢丽华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9期
关键词:诗经

【摘要】《诗经·行苇》是一篇记叙周天子祭祀后的宴饮诗,里面涉及不少周朝贵族礼仪制度,对于我们了解周朝贵族礼仪有所裨益。本文针对《行苇》所涉周朝贵族礼仪进行缕析。

【关键词】《诗经﹒行苇》;贵族礼仪;燕饮;大射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诗经·行苇》作于何时,目的以及所涉礼仪制度,对于这些问题,在诗经研究中一般所论不多,并且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关于此诗诗旨,《毛诗序》认为,其反映出周人之仁厚,其亲族、尊老从而获得福禄。而清代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烈女传·晋弓工妻传》《边议》、班彪《北征赋》、韩说《吴越春秋》等篇,指出“合公刘举射乡之礼,出行有此故事。”认为是写周之远祖公刘的仁厚之德。上述说法有可取之处,但是由于没有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受到美化统治者的影响(如毛诗序),所以没能充分阐明《行苇》的创作背景以及所涉礼仪。本文拟就《行苇》创作的真实目的,以及其中所涉礼仪制度等方面,作一些初步探索。

一、关于《行苇》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写成时代,毛传、朱熹并未做出详细解释,只是说周天子祭祀完毕,宴请父兄和耆老饮酒。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做出了比较笼统的概括:“正义曰:作〈行苇〉诗者,言忠诚而笃厚也……此是成王之时,则美成王之忠厚矣。不言成王者,欲见先世皆然,非独成王,故即言周家以广之。”他认为《行苇》一篇是赞美周朝统治者的忠厚仁德。历代各家有自己的看法,但《行苇》是描写周朝统治者燕饮族亲无疑。据考证,《大雅》成诗较早,全为西周时代的作品,虽然成诗较早,但由于《雅》诗大都是奴隶主贵族上层社会举行各种典礼或宴会时演唱的乐歌,且基本上是周朝王畿的诗歌。由于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文化十分繁荣,所以水平较各诸侯国更高,达到了四言长诗的成熟阶段。就本诗来讲亦是如此。《行苇》为西周时期的作品,描述的是西周统治者与同族兄弟宴饮的盛况。

关于《行苇》一诗的诗旨古文《毛序》以为泛言周先世忠厚之诗。《朱传》怀疑《行苇》是“祭毕而燕父兄耆老之诗。”这大约已接近诗的本意。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这不但是燕同、异父兄、宾客之诗,‘而醻酢、射礼亦并行之,终之以尊贤耆老焉。”说的是周天子祭祀之后宴请族人有同姓、异姓,而且在整个宴会的过程中穿插宴饮、较射选贤尊老,这个说法较为周全。参读《仪礼·乡射礼第五》和《仪礼·大射第七》便可知诗中宴饮、音乐、较射、再宴饮是整个射礼的全过程。唐莫尧《诗经新注全译》中引孙作云的《研究》中:“他们用宴会、会射种种方法,来敦睦宗族……必须团结宗族,结成巩固的统治网,才能鎮服‘小人;否则宗族涣散,小人反上,如猿升木,则将无法统治。”并指出,“本篇为宣扬周代统治者提倡的宗法思想和制度的诗。”是比较全面、深刻的论述。

二、《行苇》涉及的周代礼仪制度

(一)燕饮之礼

诗之首章以行苇起兴,带出兄弟燕饮。“郭彼行苇,牛羊勿践覆。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以芦苇聚众堆生,喻家族兄弟团结。《正义》曰:“作《行苇》诗者,言忠诚而笃厚也。言周家积世能为忠诚笃厚之行,其仁恩及于草木。以草木之微,尚加爱惜,况在人于人,爱之必甚。”以爱惜草木为比,说明戚戚相亲的兄弟,不要疏远,都要亲密。“或肆之筵,或授之几。”燕饮开始了,有人铺设竹席,有人送上敬老的几案。《正义》:“言先王有仁恩之故,能诚心亲戚,其亲戚之兄弟,无远无近,王俱尔儿揖进之,与之燕乐。于时王心实悦,铺设促遽,或有陈之筵席者,或有授之以几者,是王亲其所亲也。”说明了宴会开始之时较为讲究的摆设与热闹忙碌的场面,也可以看出周天子燕饮族人以求亲近的目的。

“肆筵设席”意为已铺设一层竹席,再加铺一层竹席。《周礼》:“唯王加缫席、次席,又二加席与左右几,为殊礼。”爵、斝为酌酒之器。夏曰醆、殷曰斝、周曰爵。“毛以为,乘上肆筵授几之文,更申其事。言正于族人既为‘肆之筵,上又设重席。其授几之人尊敬老者,则有致敬踌躇之容。既设筵几,族人升堂受燕,或乃主人进酒而献之于。宾既受,卒爵,或乃酌而酢答主人。主人卒饮,又洗爵酢以酬宾。宾受而奠此爵,不复举之。王与族人燕,以异姓为宾,使宰夫为主人,行此献酢之礼也。”此句概括出宴饮的流程,即周天子宴请族人有同姓也有异姓,宴饮前设席准备,宴饮时客与主行相互敬酒之礼。“醓醢以荐,或燔或炙。嘉肴脾臄,或歌或咢”献上两种肉酱,有烧肉有烤肉。佳肴是牛舌和百叶肚。有的伴乐歌唱,有的击缶。敬酒、还礼之后,主人与宾客共享丰盛佳肴与精彩歌乐。

(二)大射礼

《行苇》一诗中的射礼究竟是大射还是宾射、燕射?据黄松毅《<诗经·行苇>所涉礼仪考》解释为天子大射礼。他认为《行苇》所述礼仪程序与《仪礼·大射礼》基本相合,说明此诗射礼为大射礼。但也有诸多矛盾之处,是因为《仪礼·大射礼》记录的是诸侯的射礼,这种差异正是说明了诗歌保留了天子大射礼的一些情况。他认为宴会上所用的斝、敦弓都是天子才可以享用的器具,文中“曾孙唯主”中的“曾孙”,是天子的后代。所以尽管不能定论是哪个王,但是周天子无疑。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彩色的弓强劲有力,四支箭轻重均匀,射出的箭一齐命中,按射中多少排列先后。《礼记·射义》:“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乐不必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射礼主要是周天子选贤任能。西周时期是古代射礼最为盛行的时代,其性质目的多种多样,此诗为选贤任能。“敦弓既句,既挟四鍭。四鍭如树,序宾以不悔。”天子彩绘的弓箭已拉开,四之箭已发射,四支箭牢竖靶上。以射箭的优劣排列宾客的座位顺序,以贤为能,以能为上宾,同时也不侮慢较差的,平和谦恭。

(三)射礼后的再次宴饮

“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耉。”曾孙是主祭人,各种酒味道醇厚,用大酒杯儿斟上,祈求老人长寿。“黄耉台背,以引以翼,寿考维祺,以介景福。”黄耇鲐背,是说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上的花纹,比喻高寿。以引以翼,《正义》:“引着,牵引之义。故曰在前曰引,谓在前相的导之。翼者,如鸟之翼在身之旁,故云在旁曰翼,谓之在旁扶持之。”这是宴会接近结束时的情景,互相祝酒,祝愿彼此健康长寿。向老迈年高的长者敬酒,搀扶、帮助他们,说一些吉祥如意的话语,祝福他们长命百岁,顺心如意,愿上天赐给他们以大富大贵。整个宴会在一片祝福声中结束。聂石樵说:“天子大飨礼一般在辟雍中举行,其意图多种多样。但就此诗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只属于和睦兄弟、尊老尚贤的活动。太平典礼演示这两项基本法则,正是本诗对今天所具有的价值。”朱熹说:“雅则燕享公卿大夫之作。”此诗正是周天子宴饮族人即统治阶级内部诗作,以维护宗法制度和巩固周王朝的政权。

三、结语

《诗经·行苇》向我们展示了周代贵族的生活图景和精神面貌,我们认为这是描写西周时期周天子祭祀后宴请族人,且在整个宴会的过程中穿插宴饮、较射选贤、尊老等内容,其讲究的礼仪虽然繁复并且等级严明,但对于处理和维系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及人际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有美化统治者的成分,最终还是为统治者服务。我们通过《行苇》一篇了解了周朝贵族燕饮礼仪制度,大射礼还有尊敬老者的礼仪,而且透过《行苇》一篇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周初诗乐礼仪只用于祖先神灵所寄寓的宗庙,从西周中叶起也广泛施用于各种社会性的典仪,这是一个典礼趋向繁缛多样的时代。《行苇》应作于此时,反映出了此时周王朝社会经济文化的繁盛。这些对我们学习和掌握西周贵族礼仪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清]王先谦撰,吴克点校.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7.

[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唐莫尧译注.诗经新注全译[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1998.

[4]曹音.诗经释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5]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袁梅.诗经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2.

[7]黄松毅.<诗经·行苇>所涉礼仪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8]聂石樵.诗经新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9.

作者简介:卢丽华(1993-),女,壮族,广西河池人,在读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猜你喜欢

诗经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诗经·邶风·击鼓》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遇见最美的《诗经》
小心翼翼
《诗经》研究七十年管窥
巧用《诗经》解难题
“啡”我思存
房县让“诗经文化”唱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