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趋势

2018-05-14丁宇诚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9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发展趋势

丁宇诚

【摘要】少数民族服饰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实体物质资源,它不仅代表着民族的独特性,也代表着不同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生活过程。服饰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部落、民族的产生,它是劳动生产力发展的结晶,体现了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从服饰中可以体现出社会关系,还包括地理的、风俗的、信仰的、历史的等丰富寓意。因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步调加快,使“各个民族的精神产物成为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与局限性越来越不可能存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在强劲的经济风浪中表现出多元一体化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關键词】服饰特点;服饰文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成员拥有不同的“性格”。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从不知其名、不闻其声的状况中发生了改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推动着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在中国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文化气息,我们不仅能从不同的少数民族的服饰中欣赏到各具风格的图案样式,更能从服饰中获取到不同少数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一、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一)样式众多,风格百态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数仅占全国的8%,但分布地区面积比重却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从最东边的三江平原开始,到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从最北端的漠河,到最南端的海南岛,除中原地区,几乎每处都有少数民族居民居住。在他们居住地上,分布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有的生活在热带雨林中,有的生活在沙漠中,有的生活在雪山之上,也有的生活在辽阔平原上。在这么多不同地理环境的客观作用下,加之生活风俗和思想观念的影响,造就了具有相当丰富样式图案的服饰。阿昌族旗袍上挂满鲜花;侗族以蓝色为基调,纯色搭配银饰,象征阴阳调和,注重天人合一,与自然相互依存,彰显着尊贵和高雅;独龙族身披毛绒斜披,右臂裸露,随和而又具有性格;哈萨克族在服饰上刺绣了丰富多彩的绣花图案,头顶白布盖头;赫哲族习惯以鱼、兽皮制衣;回族男女都戴盖头;蒙古族穿蒙古袍,有红、黄、紫、深蓝等色,穿皮靴等。都有着千姿百态的风格和琳琅满目的样式图案,让人目不暇接。

(二)艺术价值高

少数民族服饰有着比实用性更让人着迷的艺术价值。一直以来,由于我国各民族生活和生产条件差别巨大,使得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对手工艺制品的制造技术越来越成熟,主要体现在服饰中。他们在对服饰的取材、设计、编织、印染、刺绣等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成熟的经验,尤其是少数民族妇女的服饰制作手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她们用灵活的双手和充满艺术的想象力,在服装上织绣出许许多多优美生动、含义深刻的图案,让人极易陶醉其中。而且有的少数民族服装在款式的设计上、面料的搭配上、色彩的选择上、配饰的制作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感和境界感,比如羌族的皮褂、土族镶花边的大襟袍等,都极具少数民族特色。

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一)多元一体化

我国社会文化既具有继承和稳定性,又具有时代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部分,而且特点更鲜明,它在历史继承中不断发展,同时趋于稳定又不断变化。如果社会处于一种封建的、自闭的、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时,服饰文化被同化的趋势自然而然会变得十分缓慢;相反,当生产力发展成熟强大,对外开放能力很高的时候,不同民族的服饰文化就会相互之间产生影响,不断交融,优势互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服饰原料。过去,少数民族大多以鱼、兽皮和棉布、绸缎等材料制作服装,大多取材于自然中的动物皮毛,在卫生条件不确定的情况下严重破坏了自然平衡。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共生”的生存关系。比如赫哲族区制定并实行了禁猎制度,使赫哲族人开始将兽衣服饰脱去,换上了棉麻与其他原料的服装。

服饰款式。服饰款式是多元一体化最显著的标志。各少数民族服饰的款式和风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并与时代的开放程度相互呼应,向着自然、简约、和谐的方向改变,由之前的服饰穿戴厚重粗大变得别致精巧,由原始粗犷变得美观又富有满满的时代感。

审美层面。每个少数民族因为长期生活方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这使少数民族服饰风格在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举足轻重。以往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相对匮乏的少数民族在服饰的审美过程中形成了畸形审美情趣,以夸富为他们的服饰风格文化,把服饰上挂的金银首饰作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越多越是高贵和尊华。所以,一般的服饰大多以粗大或厚重为美,比如傣族服饰上挂满了金银首饰,不仅笨重,而且更不健康。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不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更加倾向服饰的实用性、简洁性,和符合身份感。

服饰民族性。在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服饰的民族性正在逐渐消逝,“头重脚轻,一模一样”的服饰文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服饰文化不再代表着民族文化。因此更多少数民族只有在特定的节日下才会穿戴民族服饰,大多数时间穿的是汉装。作为优秀的民族服饰理应与时代发展相互融合,代表着民族象征走向世界。

(二)经济文化一体化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晶,在当今世界的潮流中越来越地位显著。因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将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互融互通,形成了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局面。服饰文化在其中发挥着文化经济化的功能。文化经济化的含义是将文化融入到社会中经济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市场、经济产业、经济商品等,让文化具有一定的经济作用,并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70年代末期开始,伴随着各种各样新型产业的如日中天,人们将产业类型细分的更加具体,更加人性化。而服装作为文化经济产业的支柱,人们将它单独划分为第五产业,其中第四产业为知识信息业。未来,我们能看到服饰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具体,越来越重要,不仅可以从服饰中获取现实感受,而且能体验到不同服饰的艺术感和境界感,更能深刻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和价值取向。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发展趋势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楚雄彝族服饰文化发展的思考
中国唐代与西方中世纪服饰文化交融发展
云想衣裳花想容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