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族元素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合与运用

2018-05-14林萃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融合应用民族元素音乐作品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民族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发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声音,重视民族元素在文化交流中的融合与运用。钢琴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最初是以课堂伴奏的方式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近年來,钢琴音乐作品中越来越重视民族元素的体现,钢琴音乐作品成为展现各国民族特色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将深入探究民族元素在其中的融合与运用,为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 民族元素;钢琴;音乐作品;融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钢琴在传入我国后逐渐与中国民族元素相结合,出现了诸如《黄河大合唱》这类展现中国民族文化色彩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与中国民族元素的融合,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钢琴演奏的中国特色,还可以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一、钢琴在中国的发展

钢琴作为一种西方乐器,自明末清初开始进入我国,在中国已经有百年的应用历史了,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作曲家尝试将中国民族元素融入到钢琴音乐作品中,其中赵元任的《偶成》便是这一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钢琴家逐步探索欧洲乐理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融合,其中的和声展现了丰富的中国民族特征。在抗日战争时,我国钢琴家更是利用钢琴音乐作品展现当时的农民生活以及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文化载体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民族元素更进一步地融入到钢琴音乐作品之中,很多钢琴音乐作品的标题采用了中国传统器乐的标题,运用钢琴和声等处理技巧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改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传统民族元素与西方音乐的元素融合的更加自然,在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以及演奏过程中更是有大量的民族元素融入。

二、民族元素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合与运用

(一)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是民族特色的重要形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也融合了大量的民族语言。我国著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更是通过钢琴演奏展现出黄河边民工喊着号子奋力拼搏的景象,其中运动号子旋律口语化的融合展现了浓浓的民族色彩。瞿维在创作《花鼓》这一钢琴音乐作品时就充分融合了《凤阳花鼓》的民族语言特色,向听众传达出一种像安徽传统舞蹈形式——《凤阳花鼓》一样的欢快的民族气氛。

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融合民族语言,一方面可以通过钢琴这一国际通用表现形式展现中国民族特征;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钢琴音乐作品成为表现中国人民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所展现的中国人民或喜或悲,或雀跃或悲痛的思想情感,都通过民族语言在其中的融入得到进一步的表现。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民族语言口语化的表现形式更拉近了钢琴与听众的距离。

(二)民族调式

民族调式是辨别不同民族音乐形式的重要特征,例如傣族的民族调式更为婉转,而陕北地区的民族调式更为宽宏有力。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也融合了大量的民族调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各类戏曲调式在其中的运用。

首先是昆曲的调式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合与应用。昆曲整体呈现出一种江南的风格,曲调秀丽温婉。丁善德先生在创作《降G大调序曲》过程中,也是将昆曲中的《琴挑》生旦轮唱的演唱音调融入其中,使得整个钢琴作品表现出一种婉转悠扬的音乐韵味。

其次是京剧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入与运用。京剧是我国的国剧,其主要曲调分为西皮和二黄两类,分别为高亢和低沉的音调。京剧是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融合最多的民族调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江文的《午后胡琴》,将京剧的二黄唱腔与钢琴演奏相结合,展现了中国音乐作品的特色。

最后是河南的豫剧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合与运用。豫剧作为河南的代表性戏剧,其唱腔有着口语化的特色。其中,王建中先生基于豫剧音乐表现特点所创造的《百鸟朝凤》,在表演过程中展现出浓浓的河南地方特色,整个表演过程中能够给人一种“百鸟朝凤”、气势恢宏的听觉体验。

民族调式是中国民族在音乐领域的重要特征,将民族调式融合进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通过钢琴演奏向世界传播中国戏曲文化,能够增加中国钢琴音乐的辨识度和听觉体验。

(三)民族器乐

民族器乐与钢琴音乐作品的融合,可以使得人们在熟悉的曲调中感受中国民族文化,可以推动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梅花三弄》和《阳关三叠》是将民族元素融合进中国钢琴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不同的钢琴演奏手法来模仿古筝的滚拂散音等不同的音色,一定程度上重现了《梅花三弄》的音乐意境,给听众带来一种空灵的感觉,利用钢琴展现了中国民族器乐的艺术表现力,给人以心灵和听觉上的震撼。《夕阳箫鼓》钢琴演奏中更是出现了对中国箫、古琴、琵琶、古筝等传统民族器乐的模仿,运用钢琴这一乐器可以表现各种中国民族器乐,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是一种震撼。

民族器乐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合与应用,通常都是通过不同的演奏技法模仿中国民族器乐的音色,在演奏过程中不同器乐音色之间的转变往往能够带给听众极大的震撼。同时,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各类民族器乐的协调性更是可以让听众通过钢琴音乐作品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民族器乐的韵味和其所营造的意境。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未来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应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器乐与钢琴演奏的结合点,通过钢琴这一中西方音乐的良好媒介,引导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世界上发出中国民族器乐的声音。

(四)民族审美

正如中西方对美女的定义有着极大的差别,细长的眉眼在西方人眼中是东方美女的标志,而中国人的审美中却将双眼皮视作美女的标准。在钢琴音乐作品中,中西方也存在着较大的审美差异。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尽管是运用钢琴来演奏,但是其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之中,民族审美是一个民族文化历史的积淀,因此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融合了大量的民族审美。中国民族审美中强调“和”“黑白”“恬淡”等意境,赵晓生在《太极》的创作中,就将中国传统的“太极”审美情趣融合进钢琴音乐作品之中,“破、承、起、入、缓、庸、急、束”八个部分的创作,与中国的“八卦”以及唐大曲等审美情趣相契合,反映了中国传统民族审美标准和倾向,带有浓浓的中国特色。

民族审美的差异是阻碍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将民族审美融入到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可以向世界傳达中国审美。植根于中国民族审美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可以逐步加深西方国家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加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民族审美在其中的融合,还可以消除东西方文化中的误解,有助于国际和谐。

(五)民族风俗

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也融合了大量的民族风俗,通过钢琴不同的音色,向听众们展现了一幅幅中国民族风俗画卷。庙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风俗,蒋祖馨在《庙会》这一钢琴音乐作品中,通过钢琴不同的音色变换,营造出人们在庙会上以及中国传统节日里欢聚玩耍的情形,成功地展现了中国社戏、老人舞等中国民族风俗,成为宣传中国传统民族风俗的重要文化载体。同时,石夫在《塔吉克鼓舞》这一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也是通过将塔吉克族的民族风俗与钢琴演奏相融合,展现了塔吉克族在传统节日中欢歌笑语的民族场景。

民族风俗是一个民族文化、语言以及行为习惯等的综合反映,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风俗。中国的庙会、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三月三”等民族风俗都可以通过钢琴音乐作品得到良好的展现。将民族风俗融入到钢琴音乐作品中,不仅可以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还可以间接推动中国民俗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传播。

三、结语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融入大量的民族元素,不仅增加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性以及辨识度,还使得其成为宣传中国民族风情和民族风俗,让世界感受中国音乐韵味的重要文化载体。民族语言、民族调式、民族器乐以及民族风俗等民族元素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合与运用,是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发展的重要趋势,成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发声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力地推动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加强对民族元素与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融合与运用的研究,是推动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法宝,将大大增强我国民族音乐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葛芳辛.汪立三钢琴音乐作品中民族元素与欧洲技法的整体研究[J].音乐创作,2018(7):113-114.

[2]周婷婷.对中国钢琴音乐中民族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相融合的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644-648.

[3]谭立琴.论民族元素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融合与运用——兼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性[J].音乐创作,2015(4):113-115.

[4]常开起.丁善德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性探析——以丁善德《新疆舞曲》为例[J].芒种,2014(8):243-244.

作者简介:林萃(1984-),女,福建福州人,硕士,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钢琴艺术及其教育。

猜你喜欢

融合应用民族元素音乐作品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初中数学课堂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
电气工程中电气和自动化的融合应用分析
浅析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艺术设计教学中民族元素的引入及渗透
融入民族元素的《创意化妆》课程建设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