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青州市南王孔发现古人类栖居洞穴遗址

2018-05-14付廷红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古人类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山东青州象山发现古人类栖居洞穴遗址的过程,并从动物骨骼化石、石器等方面加以论证。

【关键词】青州南王孔;古人类;洞穴遗址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一、发现过程

在青州进行水泥石灰岩矿产勘查时,在邵庄镇南王孔村东南的采石坑石渣中发现了动物骨骼化石。经调查,此处原为一大型溶洞。洞深约20cm,洞高、洞宽约3-5m。溶洞被粘土充填。溶洞中钟乳石发育,洞壁石幔厚度达10cm。在石渣及残土中发现石器数枚,并发现古人用火证据,从而判断此处为古人类栖居洞穴遗址。

二、自然环境

洞址位于山东青州西12km,邵庄镇南王孔东南的葡萄峪口东侧。溶洞发育在奥陶纪灰岩之中,近南北走向,洞口朝北,海拔标高235m。高出山间第四纪阶地约80m。附近山丘低缓,北侧的象山海拔标高296.9m。见图1、2。

三、主要证据

(一)动物骨骼化石

该洞2002年12月由开山放炮炸开。当地村民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化石。其中有两只头化石,形状像狗头样。还有大量其它骨骼碎片。2005年进行石灰岩矿调查时,在现场的石渣及残土中发现动物骨骼化石,它们或被黄褐色粘土包裹,或被石灰华包裹。骨质大多呈疏松状,但骨骼结构清晰。还观察到一块骨骼化石,在其中心形成方解石晶洞;还有块骨骼化石中心(骨髓部位)完全被石质置换。见图3、4、5、6。

(二)石器

本次共发现石器3枚。

1.号石器

外形呈拐状,石质为石灰岩。长40cm,细头截面近方形,边长8cm。中部截面呈长方形,长边15cm,短边7cm。底部拐头部位,形状不规则,截面长约14cm,宽约11cm。一侧呈浑圆状,有磨蚀迹象。石器外围被黄褐色粘土包裹,土质密实,土中有石灰华团块及石灰岩小碎块,还有细小的动物骨骼残片化石。石器中部棱角分明,表面平整,有磨蚀迹象,是近天然的、粗糙的重型击捣工具。见图7。

2.号石器

长柱状,石质为石灰岩。横截面呈菱形,长轴8cm,扁轴5.5cm。一端有新断口,为开山放炮所致,残存长度19cm。表面滑润,并被黄褐色粘土包裹。土中有石灰华团块,以及动物骨骼残片。似轻型敲击石器,见图8。

3.号石器

扁平状,石质为薄层石灰岩。表面较粗糙,有风化。可见磨蚀迹象。表层粘着灰白色石灰华。长9cm,厚2.5cm,大头宽4.5cm,似刮削石器。见图9。

(三)用火证据

1.黑色骨骼化石

现场发现一块黑色骨骼化石,长9.5cm,宽5.5-7.5cm,厚5.5cm。骨质疏松,见蜂窝状,骨骼结构清晰。化石嵌固在厚度1cm左右的方解石矿物集合体之中。是用火烧烤猎物的证据,见图10。

2.灰烬化石

处石灰华的表层,有一片黑色物质,混染于石灰华之中,判断是灰烬化石。

(四)古人类活动时间

目前无法确定古人类活动的时间上限。根据洞穴堆积物、骨骼石化程度及山间阶地的年代,初步判断古人类活动的时间下限为中更新世。与北京周口店人类遗址时间相当,约70万年。

四、结语

(1)依据动物骨骼化石、石器及灰烬化石,能够证明青州南王孔存在一处古人类栖居洞穴遗址。这是继土门古人类遗址后,山东发现的又一处远古人类遗址。它对研究早期人类活动历史具有一定科學研究价值。

(2)古人类活动时间下限,初步判断为中更新世。

(3)在现存的遗址废墟中,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发掘,以便发现更多研究证据。

(4)鲁中山区,类似的岩溶洞穴较多,仍有可能发现古人类栖居的遗址,应引起后来调查研究的兴趣与关注。

作者简介:付廷红(1965-),男,山东临朐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工环地质、哲学地质学。

猜你喜欢

古人类
小珠山遗址文化内涵及环境背景
科学家发现14.6万年前的新人种
霍比特人之外还有小矮人吗?
枕上千秋
世界各地最早的古人类都是谁
万年“口香糖”保存人类祖先DNA
世界各地最早的古人类都是谁
“许昌人”遗址发现古人类肢骨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