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BL与CBL相结合教学法在高职专科药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2018-05-14颜晓维周金彩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青霉素案例教学法

颜晓维 周金彩

[摘 要] 为提高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分析比较并选择了LBL与CBL相结合教学法。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章的教学内容为例,对该法在实际课堂中的实施与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 键 词] 药物化学;“LBL”;“CBL”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177-01

一、分析选择高职专科《药物化学》教学方法

《药物化学》是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研究内容及任务主要包括新药的发明、发现、发展与鉴定,以及在微观分子离子水平上阐述药物或先导化合物的作用机理等。目前,药物化学课程在本科或高职高专院校里的教学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演讲教学法,简称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法。该教学法具体的操作方式为:以教师为主体讲授,学生被动听讲接受大量新知识。可见,该法是相对比较传统的一种教学方法。LBL教学法在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上有它的优缺点。药物化学教材中所涵盖的药品种类繁多,各类药物的讲授均以其化学结构为中心和重难点,单纯而直白的LBL教学法容易使学生对满篇的化学结构产生厌烦、枯燥、难懂、畏惧的心理,特别是化学基础差的学生;但由于受有限的教学课时限制,一般课程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额定的教学任务,LBL教学法刚好可以完成这一任务,这是LBL教学法作为采用最多、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的主要原因。

要想使《药物化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在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更适宜的教学方法将药物化学知识更好地传播给学生,更好地培养药学专业人才,促使其在学业结束后的从业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现常用的教学法,如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传统讲授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法、在网络条件下使用的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Web,WPBL)和案例式教学法(Case-Based Leaning,CBL)。其中,以案例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即案例教学法,简称CBL(Case-Based Learning)教学法,兴起于哈佛大学的情景案例教学课,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目前,CBL教学法主要应用于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CBL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必须有高代表性、强针对性、生动实践性以及可发散性,案例是该法成功实施的关键。能在LBL教学法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实际问题能力,但适宜案例的选择需要教师花费比较大的时间与精力,《药物化学》所有课程的教学不可能全部使用CBL教学法。

综上所述,将LBL与CBL两法相结合使用,可达到互补,即“1+1>2”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针对《药物化学》的课程需要以及高职专科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药学院在《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选择采用L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举例实施LBL与CBL相结合教学法

(一)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教学设计为例

首先,由老师按采用LBL教学法,按照教学大纲及标准进行讲授新知识。以一段发现并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病人的社会新闻视频引入新课,进而介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类型和常见不良反应,从而导入到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教学,具体内容包括: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概述,如定义、作用机制、发展历史、体内一般代谢过程等;重点讲授该类药物结构类型、构效关系及理化通性。

(二)本章节重要的典型药物采用CBL教学法进行讲述,以“青霉素”为例

第一步,选择社会新闻“青霉素过敏致死事件”为讨论学习的案例,在授课前约一周布置任务,提出相关问题:青霉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青霉素制剂为什么要做皮试;“青霉素过敏致死事件”的警示;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制作PPT作为案例分析成果提交。学生可以在老师授课前对本章内容进行了解与自学,同时在老师前期授课时对自学过程中有疑惑的地方进行提问,有利于學生后期对所布置案例进行分析。

第二步,分析案例,以PPT讲解为主要展示方式,上课过程中任选两名同学上台展示PPT并简要讲解,其他学生提问或补充,教师进行最终点评PPT和答疑,并帮学生梳理一遍讲解思路和解答第一步所提问题:青霉素作为抗生素类药,临床上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所引起的全身或严重的局部感染。青霉素分子结构中含有四个原子组成的β-内酰胺环特殊结构,具有开环分解或开环后发生分子间的聚合反应的特性,在储存或生产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并产生多种致敏产物。因此,在使用青霉素制剂前不要惧怕疼痛或嫌麻烦,必须要做皮试以确保安全。

第三步,归纳问题:结构决定性质,性质确定临床应用,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结论

初步实践证明,LBL与CBL双轨并行教学法是传统与新潮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一种产物,在《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应用中互补,在有限的课堂时限内非常好地达到了课程规范的预期学习成果,也非常符合药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剑.浅析中等卫生学校生物化学新旧教学方法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23):152-153.

[2]闫华飞,孙元媛.案例式教学的实施与改进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7(5):188-189.

猜你喜欢

青霉素案例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青霉素类兽药在临床上使用注意事项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