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的环境、现实基础及策略研究

2018-05-14汪正干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6期
关键词:立体化校本职业

汪正干

[摘 要] 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紧贴行业企业四新成就、展示学校和区域特色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从内外环境看,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模式变革助推职业教育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引发校本教材建设的需求,并逐步形成现代教材观。从现实基础看,校本教材建设喜忧参半,主要体现在品种多而不足、质量高而不齐、管理强中有弱、技术碎而不整等方面。为此,建议提高编写团队素质、补齐教材管理短板、以典型项目高起点开发立体化教材等策略,以期提高校本教材质量。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校本教材;环境分析;现实基础;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7-0050-03

加强校本教材开发是职业院校转向内涵建设的突出特征,是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培育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在个性定制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踏青探春式追寻行业企业四新成就、珍品出展式呈现学校和区域特色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校本教材开发的环境分析——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建设

(一)技术创新、产业变革助推职业教育战略转型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决定了职业院校不仅要开发校本教材发挥学校优势、彰显学校特色、培育核心素养,还要开发校本教材反映行业企业的创新成果、体现区域经济特点,所以对校本教材的开发管理进行研究必须首先从技术、产业入手开展校本教材开发的环境分析。

以计算机技术为先导的新兴技术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元、集成、融合、连通、智能与加速的趋势,并以同样的趋势深刻地改变着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生活方式,与之相适应,新理念、新模式、新产品(服务)、新业态层出不穷。新技术对职业教育的变革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新技术自身引起的职业教育模式变革,一是体现新技术成果的专业教育内容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变革。

新技术的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新技术推动下的社会经济变革形成的新岗位及其新的职业能力体系为职业教育创造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社会经济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技术与经济的加速变革突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核心素养在人才素养中的重要性,新技术新业务淘汰旧技能、形成新技能。新技术环境下的人才能力构成的趋势性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要求是推动职业教育变革的动力。

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大趋势,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职业教育都已经完成了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的转向,其突出的表现就是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及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的深度变革。随着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必将形成校本教材的大量需求,校本教材建设必将迎来发展的难得机遇。为此,加强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与管理势在必行。

(二)校本教材是以学校为基础的全部教学资源

校本教材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完成的,直接服务于人才培养,以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共同直接使用的全部教学资源,其开发管理过程以民主、开放、合作与立特为突出标志。校本教材开发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校本教材的需求调研、规划计划、设计编写、印刷出版、评审使用、评价修订等都由学校负责。

校本教材就其开发建设的初衷来说,主要是满足本校师生教育教学的需要,以内部使用为主导。如果校本教材的质量足够高,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与需求高度吻合,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又充分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基本需求,通过试用、完善、交流、示范、辐射和推广,优秀的校本教材也可以被区域内甚至区域外其他同类学校使用,从而发挥与挖掘校本教材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改革创新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为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现代职业教育需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用现代教材观指导校本教材的建设工作。与传统的仅局限于纸质的教材观不同,现代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突破:(1)教材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除了纸质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传统教材呈现方式外,与之相关的类化的音频、视频、图片及其相互融合的多媒体作品也是教材的存在形式。(2)教材的外延大大扩展。教材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教学指导手册、习题集,工作任务书、实训手册、实践活动方案、业务软件、实训软件以及相关的素材、文本、案例、学生实践活动形成的作品或成果都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还包括资源库的内容或是搜集归类形成的、或是设计制作完成的、或是学习的结果。(3)教材开发的技术工具更加多样。互联网交互工具、多媒体创作、加工和合成工具、虚拟空间和智能工具、通讯技术、网络平台技术、各种终端设备及其相应的技术以及企业业务创新所应用的各种技术都会不同程度地在立体化教材开发中加以合理使用。(4)教材功能的实现方式大不一样,教材与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讲授过程出现融合趋势。开发的校本教材必须充分考虑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和合作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模式的特点及其对教材内容、形式、结构等要素的影响。

二、校本教材开发的现实基础——成绩与不足

在内涵建设及各级示范校建设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種多而不足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开发的校本教材数量大、种类多,但依然跟不上改革创新的步伐。

以上海为例,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内容涵盖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同时校本教材开发紧贴学校改革创新形成的需求,与中高职贯通、国际水平专业标准试点改革等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紧密结合。但中高中本贯通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国际化水平试点、双证融通试点、新修订教学标准的实施、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等改革创新举措日益增加。这些改革举措都会产生新的校本教材开发需求。从调查数据看,实训教材、冠名培养的特色教材和体现企业四新要求的新标准实施的专业教材以及育人模式改革的配套教材形成新一轮校本教材建设的重点。

(二)质量高而不齐

校本教材整体质量显著提升,但水平参差不齐。从一定意义上说,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的改革是从改变教材单一、呆板、厚重、冰冷的表现形式开始的,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是最值得称道的。校本教材呈现方式多样,绝大部分教材基本达到了亲新、悦读、乐视、易教、好学的效果。

虽然中职校校本教材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校本教材的内容、结构、形式和体例等方面朝着职业性、实践性、技术性和现代性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仍有小部分教材质量不尽如人意。

内容陈旧或更新不及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部分专业教材甚至实训教材的内容与同期企业的实际业务相脱节,业务模式、服务类型、技术应用显著落后于企业实际水平。

少数教材结构依然沿用知识逻辑体系,呈现的依然是学科特色,理论所占比重过高,实践性不强。所改变的只是其表现形式,但是并没有按照心理逻辑将教材内容序化。

教材表现形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少数教材容量过大、篇幅过长。一部分教材为了形式而形式,没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没有思考结构安排与形式改革的合理匹配,没有预设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因而形式上的丰富表现缺少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承接,从而成为纯粹取悦视觉的游戏。

形式的变革还处于经验阶段,没有自觉接受教材理论的正确指导,没有形成正确的教材观,所以教材形式的变革只是处于低级的模仿、借鉴和感覺状态,没有意识到教材形式、内容、结构、体例、培养目标、设计思路、教学模式、学习模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的复杂联系。这种联系决定了形式要为培养目标和教材内容服务,要有利于多种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实施,要通过合适的体例灵活地嵌入相应的结构之中。

(三)管理强中有弱

校本教材开发管理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薄弱环节。

在长期的教材建设过程中,多数学校初步形成了校本教材编写的计划、评审机制,制定了相应的教材建设管理制度。

由于校本教材开发规模的扩大、管理手段的更新和管理内容的拓展,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工作也暴露出若干薄弱环节,主要包括:缺乏统一开展校本教材需求调研与论证。校本教材建设目前处于分散状态,缺少统一的教材建设规划和分年度教材建设计划,具体教材开发的立项、监督、评审、验收、印刷与出版、使用及其跟踪评价没有制度化,教材评价工作几乎是空白。校本教材建设过程中人治因素比较大。在校本教材使用过程中通过非常规方式向同事和学生开展教材的口头评价,没有进行有组织的正式评价。缺少校本教材评价的指标和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不稳定。

(四)技术碎而不整

早在21世纪初期,国内很多职业院校就依据立体化教材概念开展立体化教材开发的实践。上海市教委举办的最近两届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展示评比活动中已经有学校对其开发的立体化教材以及教材开发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示,2016年的校本教材展示评比中,上海市教委专门开辟一个区域进行立体化校本教材的集中展示。由此可见,立体化校本教材的建设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依然有一部分中职校只是分散运用多元技术,开发碎片化教学资源,尚未有组织地开发较完整的立体化教材,以课程为基础开展专门的、完整的、动态的立体化教材开发工作还没有启动。

三、校本教材开发策略研究——提素质、补短板、抓典型

(一)把提素质作为校本教材开发的首要策略

提素质就是提升教材编写队伍的能力和水平。高素质的编写队伍是校本教材建设的关键,是提升校本教材质量的首要因素。提升教材编写队伍的素质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组织学校教职员工开展教材理论和教材编写实践的专项培训。邀请职业教育的专家就教材理论进行系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材理论的基本问题、教材观、教材编写实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教材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关于教材编写实践的培训包括组织教职员工参观校本教材展示评比活动、调查走访同类学校开展教材建设交流学习、以专业、学科、专门领域为单位组建教材建设工作室等。培训的目的是帮助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形成对教材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系统性认识,明确教材编写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基本关系,强化教材编写过程中的理论指导,从而提升教材编写的整体素养。

优化教材编写队伍是提升编写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优化教材编写队伍要持开放合作理念,还要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以确保其顺利运转并发挥最大效用。编写队伍应向校外开放,要建立校内编写人员和校外教材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专家的合作机制。这一合作机制的建立需要校内编写人员或相关专业部门提出需求,学校搭建平台,通过学校搭建的平台提供信息、人才、资金、时间、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必要的时候提供障碍排除和纠纷调解等服务。

(二)通过补短板策略全面提升校本教材管理水平

补短板就是瞄准校本教材开发的薄弱环节强化管理。

1.校本教材开发立项前必须开展需求论证。需求论证可以分阶段进行,在编制校本教材开发计划时,应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需求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和行业企业专家。对专业教材和学科教材,应该主要向学校教职工和行业企业专家调查。拓展性教材、核心素养养成方面的教材、个性化需求的教材、发挥学校优势和特长的教材等除了向教职工调查外,还可以向学生及其家长调查,甚至可以向周边的社区调查。

调查的形式包括问卷、表格、座谈、走访等。编制规划前应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最终分类分级编制校本教材需求表。分类标准可以多元,如按校本教材特点可以分为已有教材更新类、已有课程的配套类、全新的拓展类,按照专业或领域可以分为文化基础类、专业通识类、专业类、核心素养类等。按照需求的强弱程度,将其分成若干等级,优先级、正常级、等待级、远景级。

2.建立分工合理的教材管理机构。校本教材的规划、计划、立项评审、过程监督、验收、出版或印刷、使用评价、信息归集及档案管理等工作专设机构统一管理,主要职责包括发起教材需求调查、起草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教材建设计划、开展教材开发的过程管理、组织专家开展教材开发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验收、评价等工作,联系出版印刷,建立教材开发档案,一教材一档案,对教材的开发、使用、修订等进行全面记载与追踪。

3.根据新形势修订完善教材管理制度。在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多元,教学模式、育人模式、学习模式不断创新以及产业快速变革的大背景下,对校本教材开发的需求大幅增加,开发管理的必要性日益增强,管理难度相应增加,原有的管理制度需要修订完善,应强化需求论证、规范开发流程、充实管理内容(将档案信息管理内容教材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要求、严格教材质量评价等。

4.加强教材评价工作。坚持多元化的教材评价理念。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包括教材开发过程的评价和教材成品的评价以及教材使用过程的评价。教材开发过程的评价包括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完工验收。教材使用过程的评价是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或使用过程后,就教材质量向教材使用者开展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开展的评价活动,是对教材实际使用效果进行的判断。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将量化指标与质量指标结合起来。要对教材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以便持续改进。

(三)实施抓典型策略实现高起点精准开发

抓典型就是因地制宜地开展立体化教材开发工作,实现高起点精准开发。

1.以现代教材观为指导高起点开发。尚未开展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学校必须坚持高起点,以现代教材观指导立体化教材开发工作是高起点的首要标志。立体化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教材开发的技术工具的多元与集成,以及教材与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讲授过程的合一,这两大特点都跟现代教材观高度吻合。技术的先进性自不待言,就其编教结合、学用合一的特色而言,立体化教材具有天然的优势。立体化教材内容的动态性、实践性和活动性特点最便于教材内容及其使用方式与教、学过程的融合,作为立体化教材表现方式的活动设计方案、任务指导书、操作软件等其本身就是教学设计。在立体化教材中,互动的网络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演进已经使教材演变成教学活动本身,所以立体化教材设计其本身已经带有很浓的教学设计和学习设计色彩。立体化教材开发者必须深入研究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形成科学的课堂教学观和学习观,并尽可能使其融入教材,使教材更好地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从而更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

2.通过精选项目进行精准开发。立体化教材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能一哄而上、必须精心谋划、精选项目、精挑人员、统筹规划、精雕细刻,走精致化开发之路。其中精选项目是精准开发的关键。因此,立体化教材开发应坚持精准、精工、精品的原则,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专业后基础、先实践后理论、先试点后普及的思路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重点建设。

項目选定之后,要精选合作伙伴,开展精诚合作,合作伙伴包括业务和技术两类公司,尤其是技术合作公司,一定要有立体化课程开发经验,还必须掌握多种先进技术。立体化教材的设计是成功的关键,一定要坚持技术性与职业性并重的观念,事先做好充分的论证。

参考文献:

[1]罗海林.论职业教育教材策划中的七个关系[J].职业与教育,2010(11):88-89.

[2]李术蕊.教材建设:服务职业教育内涵提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9):19-25.

[3]丁朝蓬.教材评价本质、标准及过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0(9):36-38.

[4]周欢.信息化教学时代教材出版的创新和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5):73-76.

[5]龚雯,周刚,许远.职业教育教材交互学习功能设计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6(3):86-90.

[6]周时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28):49-51.

[7]张惠玲.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出版,2010(5):19-21.

[8]刘洪涛,汪立亮,杨小军,等.当前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通讯,2012(3):62-63.

[9]夏英.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发展历程、关键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5):32-35.

[10]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立体化校本职业
中国管理模式研究的五项原则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我爱的职业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图书选题的立体化经营思路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