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工院校公共课程改革

2018-05-14孙军明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技工院校

孙军明

[摘 要] 结合技工院校公共课程目标和现状,对技工院校公共课程改革途径展开了分析,从课改目标、课改任务、课改计划准备和课程改革实施四个角度探讨了公共课程改革问题,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公共课程;课改目标;课改任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041-01

在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技工院校公共课程也需要进一步改革,以便达成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因此,还应加强对技工院校公共课程改革问题的分析,寻求有效的课程改革途径,更好地推动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技工院校公共课程目标与现状

技工院校公共课程也被称为公共基础课程或文化课程,大多采用普通高中课程结构,进行语文、德育、数学、体育、英语和职业指导这六门课程的安排。从课程目标上来看,公共课程目标需要与大类专业课程目标相配合,达到优化学生知识体系结构、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精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等目标,与大类专业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目标相结合,可以达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现阶段,技工院校公共课程采取的是分科设置的方法,无论是在内容设置方面还是在教学方面,都偏重体现课程的工具性,着重强调学生掌握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基础知识,对思想品德类课程和职业准备类课程进行了压缩,无法体现课程的人文性和专业功能性,不利于达成现代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课程教学实践上来看,公共课程教学过于强调实用性。例如,在公共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一味强调学生掌握求职信书写方法等与职业有关的语文知识,对传统汉语形态学习进行了淡化,以至于语文课程人文价值被大大削弱。在公共课程教学中,教师严格遵守一切为了服务专业需要这一理念开展教学,导致公共课程出现了被边缘化现象[1]。因此,还要尽快实现公共课程改革,提高公共课程教学效果。

二、技工院校公共课程改革途径探讨

(一)制定科学课改目标

在技工院校公共课程改革上,还要制定科学的课程改革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公共课程改革还应面向学生、面向社会和面向职业岗位群,使学生的就业创业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确立这样的目标,能将知识传承当成载体,将素质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培养当成公共课程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公共课程改革工作[2]。在该思路的指导下开展课程改革工作,可以在使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的同时,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服务。

(二)明确课程改革任务

结合公共课程改革目标,可以明确技工院校公共课程改革任务。首先,需要结合技工院校学制,实现本校公共课程体系的构建,从知识基础培养和能力素养培养两方面进行模块课程的设置,以加强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在新的公共课程体系中,还要着重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便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此,还要结合技工院校各专业特点,完成公共课程学习目标的分层化处理,确保各层次学习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三)做好课改计划准备

在技工院校公共课程改革实施之前,还应做好课改计划准备。从实际需要来看,可以将准备时间设定为60天,先成立公共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并在该小组下完成各学科指导小组的设置,确保各小组能够明确课改思路,完成課改方案的制订。在这一阶段,还要加强教师统一培训,确保各小组成员能够掌握职教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加强对有关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结构和课程教学方式等内容的学习,更好地适应公共课程改革需求,立足公共课程教学实际问题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以便更好地推动公共课程改革。

(四)切实实施课程改革

在公共课程改革实施阶段,还要先完成准备阶段得出的各门课程知识点的梳理,以完成各专业公共课程改革目标的确立。结合知识点内容,教师也能完成课程分层次目标的确立,通过专业情境创设将知识教学和素质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并实施分层次教学,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在实施学习目标分层方面,还要摒弃过去以分数定论的模式,结合各专业岗位标准进行原有公共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分析,完成信息素养、计算能力、表达能力、人文素养等培养目标的提炼,并将实现目标与教学内容对接,以实现教学目标分层。为满足学生需求,针对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还要完成不同难度等级的微课制作[3]。

在公共课程改革实施一个阶段后,还要对课程实施效果展开评价,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以便发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不断修正提高课程改革水平。

总之,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技工院校公共课程改革方面,技工院校还应结合课程目标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明确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改革任务,完成科学课程改革计划的制订。在此基础上,才能科学地实施公共课程改革工作,从知识、素质、能力三个方面完成课程学习目标的划分,并运用信息技术完成分层次学习平台的建设,确保学生能够取得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以推动技工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邵伟军.杭州技师学院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做法及成效[J].中国培训,2015(4):10-11.

[2]孔繁炜.技工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教学体系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2(2):36-37.

[3]李英杰.技工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构想[J].才智,2015(34):64.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技工院校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从技工到英雄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技工与专家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