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地位

2018-05-14王艳秋

好日子(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唯物史观公平正义

王艳秋

摘 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和实践意义。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唯物史观;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执政为民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断。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始,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结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整个报告的灵魂和主线,贯穿报告的始终。特别是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略进行了系统论述,明确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之一。那么,如何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地位呢?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重要发现之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唯心史观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和帝王将相的意志﹑品格和才能决定的﹐人民群众不过是消极﹑被动的追随者。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梁启超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英国的T.卡莱尔(1795~1881)认为﹕全世界的历史“实际上都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伟大人物的思想外在的﹑物质的结果”﹐“这些伟人的历史真正构成了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人民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民的重要性不是偶然形成的,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一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不管是生产还是生活,人民群众都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要发展首先就要生存下去,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劳动群众承担起物质生产重任,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传播生产经验,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二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精神财富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人民是智慧的,“一切科学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三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生产力不断提高,促进社会关系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

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有人鼓吹西方的多党制是如何的好,其实不然,西方国家的政党都是代表各个利益集团的政治工具。以为美国为例。美国实行的是两党制:共和党和民主党。不管哪个政党上台执政,它所关心和代表的是各自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共和党代表传统产业和老牌世袭贵族、美国精英、垄断财团、白领阶层利益;民主党代表新兴贵族、新兴产业集团的利益,如网络、电信、传媒等,跟普通民众关系不大。双方为各自利益在争执和妥协中轮流执政,普通民众,只能在对自己的愿望有利的一方选择支持,但这只是愿望而己。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十九大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本质体现

邓小平同志讲:“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地走了邪路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以及不公平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措施,力争把“蛋糕”分的更公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解决这一道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党的十九大又再次重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中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内涵彰显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发展不仅要将“蛋糕”做大,还要讲规则,公平分配。

社会主义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的一切发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那样,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之一:明确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包括多个方面,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然而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如,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不平衡,目前全国还有几千万人口没有脱贫、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等等,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灵魂主线。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之二是: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分两步走。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实现两步走的发展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七大发展战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唯物史观公平正义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道德愤怒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朱前鸿 刘伟: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