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姿态在合唱艺术中的审美作用

2018-05-14滕柯涵

北方音乐 2018年10期

滕柯涵

【摘要】合唱是群体性的声乐艺术,同时也是一门隶属于表演范畴的舞台艺术。在合唱表演艺术中,歌唱者的身体姿态不仅对于呼吸、发声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而且还能够作为视觉形象展现于舞台,增强表演的张力,塑造与作品精神内涵相吻合的艺术形象,恰到好处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意境,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听觉感性样式的达成。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表演艺术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对身体姿态与合唱艺术的关系进行一番美学理论上的思考,主张在合唱表演艺术中将外在的身体姿态与作品的情感表现及其相应的声音形态紧密结合在一起,强化视听觉融合的艺术效果,以适应现代多媒体环境下人们对合唱艺术多元综合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身体姿态;呼吸控制;视听融合;多元审美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合唱是群体性的声乐表演艺术,由多声部人声的合作构成丰富有序的统一体,呈现出音乐的和谐之美,并表达人们多种多样的思想情感。与器乐演奏不同,声乐表演是以人的发声器官为“乐器”的,而发声器官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因此,合唱表演中的发声离不开身体,情感的表现也离不开身体,甚至身体姿态的视觉美感在舞台表演中直接构成了合唱艺术有机的一部分。总言之,合唱艺术本身就是一门与人的身体密切相关的艺术。本文仅就“身体姿态”与合唱艺术的关系这一问题,结合笔者在舞台实践中得到的一些切身经验,从音乐表演美学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身体姿态在合唱的发声与气息控制中的辅助作用

人在歌唱的过程中需要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发声的原动力。身体姿态与合唱中的发声效果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歌唱者发声时如果不能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良好的声音效果便无法实现。例如,在演唱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第八乐章《山在虚无飘渺间》开头的八个小节时女高音声部演唱力度为pp(很弱),这就要求该声部的合唱队员具有极强的气息控制能力,在演唱第三音时小节前两个,小字二组的f和e音域较高,极弱的力度处理会让演唱者产生比实际音高还要高的感觉,难以控制声音的音准及稳定性。此处的气息不是随着音量的减弱而减弱,反而需要增强, 同时还要保持住共鸣腔体的充分打开。因此,演唱者需要格外注意调整好自己的身体姿,只有在平衡稳定的身体姿态辅助下,演唱者才能够有效地实现良好的气息控制,进而获得合唱作品所需要的发声效果。

身体姿态与合唱中的呼吸及发声是息息相关的,发声器官与呼吸系统本就是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名优秀的合唱指挥家,一定要真正重视和研究呼吸对于音乐表现的作用和关系,并强调以良好的身体姿态辅助呼吸,才能够合唱演员演唱出符合作品表现意义的音色、力度。这是实现合唱表演艺术审美效果的重要基础。

二、合唱艺术中身体姿态的情感表达功能

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先生将身体姿态称之为“肢体语言”,他认为“肢体语言是歌唱的直观化,具体化的媒介,它是歌唱者内心世界外化的重要手段。”这番话虽然是对独唱而言的,但对于同为舞台表演艺术的合唱来说,也同样适用。例如,在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的合唱部分,歌唱中加入了大量的舞蹈动作,通过丰富表情及肢体动作相互配合,以此重现红军远征途中各种生动的场景。正是肢體语言恰如其分地融入作品内容的表达,才使整部作品具有直观的视觉感染力,使欣赏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到红军远征的场景中,感受着红军坚忍不拔、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和对新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三、合唱艺术中身体姿态的视觉美感效应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音乐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听众对于合唱艺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现代传媒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合唱早已不再是一门纯粹的听觉艺术。除了构建良好的听觉感性样式之外,运用身体姿态,配合音乐的节奏、旋律构建合唱作品的审美意境,使得合唱表演的舞台视觉效果与合唱作品的情感色彩及艺术风格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给欣赏者以直接的视觉美感体验,以丰富多彩的视听综合感受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例如,由田丰作曲、张东辉作词的合唱组曲 《云南风情》,该作品的第二部分《赶摆路上》融入了傣族风格的音调与衬词,在演唱时加上了手部转腕的动作,正步起伏步,绕肩揉肩以及优雅的身体摆动等动作姿态,通过极具傣族特色的肢体语言描绘着浓厚的傣族民间色彩。在整首作品的表演过程中,歌舞化的表现形式融入和谐统一的歌声中,不仅满足了欣赏者听觉审美,又极具视觉观赏性。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合唱艺术愈来愈呈现出作为舞台艺术的多元化、综合化的审美特性,在合唱表演中通过身体形态和肢体语言,将音乐的听觉审美体验与一定的视觉审美意象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欣赏者在满足听觉审美需要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与听觉审美体验相互和谐统一的视觉美感,最大程度地满足听众视听共享的审美体验,这已是当代大多数合唱艺术工作者普遍接受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