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黄落腔

2018-05-14张益善

北方音乐 2018年2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益善

【摘要】落腔也写作“落子腔”“唠子腔”。因其源于莲花落且尾音徐徐下滑而得名,又因曲调轻快欢乐也称“乐腔”。在安阳一带最为兴盛,亦有“安阳腔”之称。主要流行于豫北及与之毗邻的晋、冀、鲁交界地区。

【关键词】落腔;民间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落腔也写作“落子腔”“唠子腔”。因其源于莲花落且尾音徐徐下滑而得名,又因曲调轻快欢乐也称“乐腔”。

一、起源与传承

落腔是在民间曲艺莲花落基础上形成的。“莲花落”是宋代、元代北方散曲,初以竹板击拍为节,为民间乞者谋生之曲,至元代成为唱调。清嘉庆(1796)年间,安阳内黄县出现彩扮“莲花落”演出,后来内黄县赵高固村赵姓彩扮艺人,把本地的民间小调与“莲花落”巧妙地结合,带领艺人到乡村庙会、祭神之日或逢年过节化妆登台演出一些短小节目,群众称为“内黄落腔”。安阳县白龙庙戏楼题壁对某落腔戏班演出剧目等内容记载,说明落腔在清道光年间已经形成。咸丰年间,武安(当时属河南)落腔艺人希顺曾先后四次到漳河南搭班,并到内黄与赵姓艺人组班传艺。清末民初,落腔比较盛行,豫北各地普遍建立班社。“内黄落腔”有“碾头科班”“北街戏班”“迁民屯戏班”“杜村班社”“南野庄班社”等20多个科班、窝班。演出区域扩大到东至鲁西,西至太行,南到新乡,北至邢台等地。内黄民间流传的俗语“内黄落腔是小戏,是人都能哼几句”、“洪家班(大平调)、大笛笛(大锣戏、大弦戏),不与落腔唱对戏”等,表明当时内黄落腔的兴盛状态。这些班社多为半职业性质,演出剧目多为民间小戏,角色以生、旦、丑为主。

内黄落腔的传承已有九代,第一代:赵姓艺人;第二代:丁发亮;第三大,贾全成等;第四代:卜国峰等;第五代:杜维新;第六代:胡文田;第七代:王海昌、袁章考等;第八代:柴学顺等;第九代:苏现军等。第九代传承人袁章考,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袁现英,2012年被列入第二批内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二、“落腔”派系与内黄落腔的表演形式及特征

落腔因流行地域语言音调不同,形成三个派系,分别为中路派、东路派、西路派,三派各有特色。中路派唱腔灵巧,善耍花腔,发音较平,多用上颌加鼻音;东路派唱腔平稳,吐字清晰,多用喉音、齿音加鼻音;西路派唱腔跌宕、转音生硬、层次多变,多用前颌音。

内黄落腔演出以“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通俗易懂,服装道具简便,乡土气息浓郁,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唱腔轻松活泼,婉转细腻,音调古朴,行腔酣畅,特征鲜明,接近当地生活。演唱使用大本腔,较少使用二本腔。随着观众欣赏的需求,落腔增加了毯子功和把子功,“风采叶”“九连环”等绝活。

落腔音乐常用的板式和曲牌比较简单,板式有“发腔”“迎风”等数种,曲牌音乐有《弦牌》《唢呐曲牌》等。打击乐有慢板、垛头等,演奏乐器有小铜号、三弦、笙等。嗡子音色嘹亮清悦,是一种自制的短杆弦乐器,是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内黄落腔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借髢髢》《抱琵琶》《懒妻子要饭》《秦雪梅吊孝》《李天保吊孝》《女驸马》》《兄弟开荒》等100多部。

三、内黄县乐腔剧团

落腔为河南省稀有剧种,原名“落子腔”,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乐腔”。内黄县乐腔剧团是1956年在城关镇碾头村乐腔班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清丰县部分落腔演员组建起来的,当时名为“内黄县民乐剧社”。1968年与豫剧团合并,1974年与“内黄县豫剧团”分开,于1974年正式成立并命名为“内黄县乐腔剧团”。传统保留剧目《借髢髢》,曾在1956年参加河南省戏剧汇演荣获二等奖,主要演员赵清文荣获表演一等奖。长期保留剧目有《吕蒙正》《李天保吊孝》《回龙传》《双凤彩》《卖庙郎》等。

1988年,内黄县乐腔剧团全年演出400余场,收入4万余元。1989年,恢复了3个传统剧目,全年演出450场,收入5万余元。1990年,全年演出550场,收入5.9万元。1991年,新排5个剧目,其中反映农村计划生育题材的现代剧目《盼儿记》,在全县17个乡(镇)巡回演出100余场,河南省电台、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深受广大群众欢迎。1995年新排演的《包公与少侠》,获内黄县举办的“奥雪杯”戏剧汇演一等奖。1996年,内黄县乐腔剧团有演职员54人,全年演出240场,收入8万元,财政补贴1万元。2000年,内黄县乐腔剧团演职员54人,固定资产12万元,全年演出200场,收入6万余元,财政补贴2万元。

內黄落腔有一般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共同特征,又有“以小见大”的独有特点,对研究中国戏剧史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2011年,内黄落腔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文献

[1]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民间文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戏曲艺术的重大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现今社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