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推进“4+4”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8-05-14靳吉新靳韬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

靳吉新 靳韬

[摘要]石家庄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构建“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旅游业作为着力培育壮大的产业,是“4+4”现代产业格局中重要组成部分。栾城区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拥有“三苏”祖籍文化优势,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如何更好地挖掘“三苏”文化丰富内涵、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旅游发展配套功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是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举。

[关键词]“三苏”祖籍;文化旅游;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8)05-0046-03

石家庄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加快构建“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吹响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旅游业作为着力培育壮大的产业,是“4+4”现代产业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为正在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带来了重大机遇。

栾城“三苏”文化旅游是石家庄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因此,抓住机遇,超前谋划,凭借“祖籍地”“根文化”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唯我独有的“金字招牌”,精心打造好“三苏”文化旅游这张靓丽名片,对于带动全市旅游业发展、推进“4+4”产业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苏”文化底蕴及当前旅游开发的现状

(一)历史悠久的“三苏”文化底蕴为搞好文化旅游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厚重、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三苏”文化旅游的优势所在。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由此而来。“三苏”的祖籍地在栾城,他们对祖籍栾城怀有十分强烈的感情,经常在文章、诗词、书画作品中署名为“赵郡苏洵”、“赵郡苏轼”、“赵郡苏氏”。

“三苏”文化旅游景区,位于石家庄市栾城区的北部,是对接石家庄中心城区的门户,这里拥有紧邻省会石家庄的区位优势,农业大区的资源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域内地势平坦,土沃水丰,素有“形胜之地”的美誉。其核心是栾城区苏邱村。村子位于栾城西北九公里处,据县志记载,大约成村于唐代。在这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庄的中心位置,遗有唐代著名宰相苏味道的大墓,因而得名苏丘,清雍正初(因避孔子諱)改名苏邱。从苏邱村南行约一公里,有一座精美的石拱桥。传说,此桥是苏味道后人为清明祭祖所建,因此得名“清明桥”。苏东坡祖籍纪念馆坐落在栾城城区柴武台公园内,现占地14.9亩,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展壁面积400平方米。这些古迹及建筑都存有古风意韵,洋溢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推动了栾城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二)“三苏”文化旅游的现状

“三苏”文化旅游景区,具有丰厚的历史遗存,现有苏味道墓、清明桥、柴武台遗址等历史遗迹,又新建了苏东坡祖籍纪念馆,重修了苏家庄乡亭碑。

苏味道墓是“三苏”文化旅游的首到之地。现存的苏味道墓颇为壮观,封土高约4米,直径约10米,石砌方形墓台高出地面约一米,四周白玉栏杆围绕,四角盖着四座井亭。坟墓正面立着三通石碑,当中为神道碑,左右两侧分别立着《三苏发祥》碑和《眉山发迹》碑。斗转星移,经过了一千多年世事变幻,村民们始终对苏味道墓保持着一份敬畏之心,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垂髫小儿,均引以为豪。“三苏”文化旅游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清明桥,清明桥是苏味道后人清明祭祖的必经之路。此桥坐落在洨河故道上,全长44.2米,宽5.08米,由三个桥拱组成。其整体造型轻盈匀称,雕刻古拙俊美,壮观宏伟,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东坡祖籍纪念馆是“三苏”文化旅游的必游之所。纪念馆分为“苏氏源流”“苏味道与三苏”“苏氏历代名人”和“燕赵明珠”四部分,真实客观展示了“三苏”与栾城的族原支派关系,深刻反映了他们怀念故土的思乡情愫,介绍了苏氏后裔的卓越贡献,展示了栾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展现了当代日新月异的新栾城新风采。

目前,“三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从开发现状来看,呈现以下两个特征。一是政府大力支持。栾城区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大对三苏文化旅游发展的倾斜。比如苏东坡祖籍纪念馆的扩大改造、提档升级已经列入政府旅游发展计划;加强苏邱村建设,村庄绿化、民居改造、传统文化保护修护、打造特色仿古街道等都有条不紊得推进;建设市级美丽乡村——苏邱村正以“弘扬历史文化、打造全国名村”为目标,融合唐宋风格的建筑特色,利用名人效应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二是文化旅游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经过近几年的文化旅游开发,形成了以侧重文化学术研讨会、庆典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发展产业。如主办了第十二届苏轼学术研讨会和纪念苏味道逝世一千三百周年座谈会,吸引了大批来自海内外的苏氏后人赴栾城寻根问祖,给“三苏”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二、“三苏”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调研“三苏”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三苏”文化研究课题组先后到四川眉山、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河北正定等地参观,学习其先进经验。联系栾城区文广新局、农工委、史志办、农牧局等相关部门查阅资料,与有关人员座谈。多次到苏邱村、清明桥、北陈村、苏园、柴武台、苏东坡祖籍纪念馆等实地调研考察,深入了解“三苏”文化旅游的现状及特色。通过调研,课题组认为当前“三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三苏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

栾城区是“三苏”祖籍,“三苏”的精神故乡。“三苏”父子兄弟齐名,苏轼才赋和名气更高,是我国唯一可以称为“大文豪”的文化巨擎,对后世影响更大,东坡文化穿越时空,跨越国界,影响世界。因此,可通过了解、研究“三苏”生平事迹、家国情怀、家风家训、处事态度、主要作品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挖掘“三苏”文化,丰富旅游资源。

(二)对外宣传力度尚需加大

有人说:“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此论不无道理。但是如果用这个观点来看待旅游宣传,就未必尽然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宣传促销已成为旅游业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栾城区应该因势利导,探索多种方式加大宣传,特别是广泛利用新媒体扩大知名度;还要与当地的特产、民俗等相结合,策划各种主题活动;或与周边旅游点抱团发展,协作宣传等。

(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旅游者进行文化旅游需要多种要素,其核心要素:一是文化旅游的吸引要素,二是文化旅游所需的服务要素,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服务文化、民俗文化和环境文化等。而苏邱村的仿唐宋风格建筑尚待完善提高,周边道路交通不够通畅、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

三、深入挖掘“三苏”文化旅游内涵,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一)充分挖掘“三苏”文化内涵,丰富旅游资源

对于一个景点来说,想要得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依靠时代所赋予的特定文化内涵。“三苏”文化是栾城区特有的文化特色。“三苏”在散文、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苏轼为其后人所定的“尊祖、孝亲、忠君、敬长、慈幼、睦族、敦行、教子、重贤、勤读”的家训,至今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这里曾经先后举办过苏轼学术研讨会和纪念苏味道逝世一千三百周年座谈会,“三苏”文化已深深植根于栾城这片热土。为深入挖掘“三苏”资源,不断丰富“三苏”文化内涵,加快栾城区旅游产业发展,应多开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邀请相关专家设计一些能够体现“三苏”特色文化的历史场景或“主题公园”,以达到历史再现的效果,提高群众参与性,增加游客的文化感知。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石雕等手工艺品,这样不仅可以赚取利润,还可以让游客回味无穷,提高重游率。

(二)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国内外旅游发展的实践表明,旅游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挫败群雄,一個十分重要的秘诀就是突出特色、唯我独有。苏味道故里、“三苏”祖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唯我独有的旅游资源。名人们的业绩,后人可以从历史典籍中完整地获知,但是名人故居、祖籍的存在却能给人们以直观感受,强化感性认识,并能让人感悟和还原名人及其文化精神。我们要不断摸索、筛选、找出那些最有特色、最有魅力、最能体现栾城旅游特色的宣传内容。如元宵节诗会、景苏诗会、“苏学”学术研讨会及座谈会等,以缅怀先贤业绩,弘扬“三苏”文化,传承前人美德,促进党风政风民风的好转。

(三)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旅游发展配套功能

高品位的旅游点,快捷便利的交通,豪华舒适的酒店,特色鲜明的地方佳肴,文明规范的服务,都体现出文化旅游服务的质量。应该在苏邱村依托苏味道墓规划建设苏氏祠堂和“三苏”文化街。在赵郡苏氏祖居地苏家庄(今大裴村)打造苏府和苏氏赵郡堂。在清明桥基础上,筹建清明桥遗址公园,恰如其分的处理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建议将原桥保护起来,可远观不被破坏,1:1仿建新桥供游客游览,近距离接触。苏东坡祖籍纪念馆要升级改造。加强对导游的培训,使其具有更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为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如果能引导“三苏”文化方面的“专家”介入,则文化旅游的品质会更上一层楼。还要大力发展完善民宿经济,推进“三苏”文化旅游产业形成完整体系。

(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高品质的旅游,需要有精致的旅游线路,建议设置以下三条线路:

1.“三苏祖籍、味道故里”精品旅游线路之一:苏味道墓——清明桥遗址公园——苏园(以“三苏”文化为主题的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苏府酒业——苏家庄乡亭碑——苏东坡祖籍纪念馆——“三苏”土布(省巾帼乡村旅游点)。

2.“三苏祖籍、味道故里”精品旅游线路之二:苏味道墓——清明桥遗址公园——北陈村古建筑古村落——苏园——苏东坡祖籍纪念馆——柴武台遗址——味道府酒业(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3.“三苏祖籍、味道故里”精品旅游线路之三:苏味道墓——奇瑞新能源汽车——清明桥遗址公园——南车——苏东坡祖籍纪念馆——神威药业——中航通飞。

外围景点有:慧灯庄园、柳林小镇农之旅、西宫大腊、龙化知青小镇等,可选择旅游。

(五)大力整合旅游资源,推进全域旅游

旅游线路不应该是孤立的点式线路,而应该是与周围的环境产业相结合而形成的全域旅游。因此,在打造“三苏”文化旅游品牌的同进,需要与美丽乡村、航空小镇、现代农业等紧密结合,把游古迹、摘草莓、逛航展等这些栾城当地的特色产业结合起来,推进全域旅游。通过弘扬“三苏”文化,传承前人美德,标树栾城整体形象,提升旅游产业质量,推进“4+4”产业体系健康发展。

栾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开展三苏文化旅游是提升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着力培育壮大“三苏文化旅游”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市委“4+4”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全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