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元互动、四位一体”语文教学法探析

2018-05-14刘永林

课外语文·上 2018年6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师生互动语文教学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以师生生命共同、平等活动和生活语文理念为基础,以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为方法,通过抓好教授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精准训练和师生互读四个方面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达成语文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师生互动; 四位一体;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一个生命化的活动,教学更是一个师生生命相互碰撞、相互润泽的过程,任何生命不在场的教学都是伪教学。语文和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必须立足于生活,关注师生生命的互动,注重思想与情感上有质量的交流,才可以达到师生生命的相互润泽、共同成长。经过长期的语文教学,我将自己的语文教学方法归结为“二元互动、四位一体”教学法。

一、“二元互动、四位一体”理论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结合的学科,它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又有人文性的特点。所谓“二元互动”,就是指语文教学中,师生必须是以平等的身份在课堂上进行一次交流活动,是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互相结合、相得益彰的大语文教学。所谓“四位一体”的“一体”是指语文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师生的生命活动中,立足于师生的生活中,即“生活语文”。“四位”是指要在教學中按程序、循序渐进地做好授法、养习、精练、互读四个方面的工作。

二、“四位一体”的语文教学法

(一)授法

语文教学中最困扰人的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现在网络很发达,各种资源很丰富,很多老师借助的资源多了,就会觉得“教什么”问题不大,买一本教案,什么都有了,再说《教师用书》不也说得很明白吗?所以,真正困扰人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我认为这恰恰是造成现在语文教学低效、语文教师渐渐缺乏教学智慧最大的根源。我觉得“怎么教”是个方法问题,而“教什么”是个核心问题,相比较起来,“教什么”更为重要。如我们在教《说“木叶”》一课时,很多人都会将让学生去找出“木叶”和“落叶”的区别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很多教参书也是这样说的,但是我觉得文章题目就叫“说‘木叶”,那么这个区别肯定是明明白白说清楚的,找出来太容易了,这不能作为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应该是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如何论证、如何行文的,议论的艺术才是重难点。可见“教什么”是个更要斟酌的问题。

语文教学是贯穿学生生活的,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课堂教学上,教师为主体,教师主要要教会的是学习语文的方法;课外教学上,学生为主体,学生主要要实践学会的方法。课堂教学上我们要教会学生三种基本方法:

1.分析文本的方法

如分析人物形象,要教会学生将人物形象分析放到人物描写的地方去分析,放到情节变化中去分析,放到典型环境下去分析。课堂上,要通过课文的教学教会学生这种分析方法。

2.朗诵、演讲的方法

如《蜀道难》一课的教学中,朗诵的教学就很重要。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读法、高低音的处理、节奏快慢的处理等都是教学重点。语文是个语言学科,说话很重要,而朗诵更是体会诗歌感情的一种方法。

3.应试的方法

我们的学生都要参加高考,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应试的方法,比如要教会学生在高考中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安排做题顺序、如何调节心理等。我将高考中论述类文本的做题法叫作“三步阅读法”。第一步读每个段落的首句,勾画出句子中的主要概念,可以大体知道文章讲了件什么事。第二步读题目,知道命题人是怎么问的,在可能设置陷阱的地方做上标记。第三步是细读文本,注意勾画出主概念下的次概念,梳理出层次关系;注意勾画一些表限制、表条件、表层次、表转折、表商量语气、表因果关系、表述绝对化的词;注意勾画出举例子的地方。边读可以边和自己二读时做下的标记进行对比,确定选项。

(二)养习

语文的学习要有大语文观,绝不能只靠课内教学,还要靠课外教学。课外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就要像注意培养生活习惯一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我觉得四个习惯比较重要。一是读书勾画的习惯,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将书中重点的东西勾画出来,又可以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二是做笔记的习惯,包含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和阅读笔记的习惯。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可以让他将书读薄。做阅读笔记,可以让学生从小就记清楚自己记的或摘抄的内容是谁于哪一年在哪个出版社出版的哪一本书的哪一页写的,这是在练学生日后做学问的基本功。三是每日练字的习惯,这不只是为了把字写得好看一点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每天有一个静心的过程。第四是每日诵读的习惯,这个习惯主要是培养学生体会文本的情感,是“入境”的能力。

(三)精练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特点。语文课堂教学中决不能因为“泛人文化”而忽略了工具性这个特点。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要通过练习来达成与提高。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斥着很多漠视语文训练的泛人文化和伪人文的教学表演。

语文课堂中必须要有训练,但也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要做到精准训练。要做到精准训练,需要把握两个度。一是要做到定时、限时训练。只有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完成任务才算是真正达成学习目标,才叫作能力。二是要做到一题多练,将一个经典的例题从各方面进行解析,达到一题多思的效果。如我们进行《登高》一课的教学,课后练习时可以将课文设计成几个题目:

1.前两联写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前两联在写景上有何特点?3.将第三联中的“常”字改为“长”字可不可以?4.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感情?

这样一来就可以达到一题多思,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析一个题目的效果。

为了使语文课堂达到精练的目的,我们还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问题式”教学法来达成。

(四)互读

语文老师都知道,语文核心素养一定是读出来的。很多老师也很重视学生的阅读,但是我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的语文老师如何去引导学生做到爱阅读。所以,我提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读书必须是师生双向互读。在互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第一,教师要为学生做好读书规划,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读什么。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知道怎么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主题式探究阅读的方法开展阅读。如《围城》的阅读教学,课内教学时可以设计一节课指导学生如何读这本书,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5个探究的方向:1.《圍城》中的人物塑造方法及人物形象探究;2.《围城》中的人物群体形象探究(知识分子群体或女性群体);3.《围城》中的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探究;4.《围城》中的讽刺艺术探究;5.《围城》中的人生哲理及现实意义探究。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就可以做到有方向地阅读,从而提高效率,达成阅读目标。第三,当学生读完后,教师一定要通过开展读书报告会、上交阅读研究报告等形式,对阅读情况进行考核。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首先要明确,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须要在课外阅读中自我提高。要尝试、学会整本书阅读,将深阅读与浅阅读相结合。对于经典作品,尤其是《课标》中规定读的篇目,必须做到深阅读,对于一些休闲类的杂志等,就可以采取浅阅读的形式。

三、总结

语文教学法的探究首先要立足于“人”,立足于“生命的自然活动”,要将语文的教学从教室放大到生活中,具有大语文观。语文教学也不是“教”为“材”而施,而是要“材”为“教”而用。抓住这个中心,抓牢授法、养习、精练和互读这四个环节,做到师生生命体的交流、互动,就可以达到“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教育目的。但也要明白“二元互动、四位一体”教学法也并不是不变的法则,语文教学改革是条进化链,我们永远是中间物,既非开始,也非终结。

参考文献

[1]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北京:华语教育出版社,2001.

[2]朱永新.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陈日亮.如是我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郭克勤,姜野军.注重教学问题呈现,实施有效课堂教学[J].中学语文教与学,2010(2).

[5]刘永林.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落实高中诗词有效教学[J].课外语文,2016(28).

作者简介:刘永林,1986年生,回族,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普洱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思茅区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教学法。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师生互动语文教学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