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熵权法的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度评价

2018-05-14李晓丽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耦合度熵权法

李晓丽

[摘要]利用熵权法对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评价指标进行确权,同时建立耦合度及其耦合协调发展度函数对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5年河南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发展的态势,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呈逐渐上升的发展态势,并且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度基本维持在0.7,处于磨合发展阶段;耦合协调发展等级基本维持在面前协调阶段,2015年以后转为初级协调发展阶段。

[关键词]熵权法;耦合度;耦合协调发展度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识码]A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落后、农业占比较大的发展中的大省,而且在河南省人口占比中,农村人口占比近70%,因此要全面建成惠及1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于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河南省农业发展过程中也缺乏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导致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薄弱,直接影响了河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业品质,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当前河南省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指出,推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实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发展生态型产业,切实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河南省具有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耦合的天然条件,农业发展方面,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势平坦,农业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并且具有发展农业的条件;同时河南省发展历史悠久,拥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一方面,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诸如南阳的伏牛山风景区、老界岭,焦作的五台山,信阳的大别山观光区以及安阳的红旗渠等大自然缔造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河南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诸如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以及郑州的黄帝故里等历史文化,并且这些旅游资源多数处于城郊交汇或者地区偏远的山区以及农村地区,因此,正是这种地理位置的邻近性,为河南省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文引入物理学中的耦合理念对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度量。产业耦合与产业融合既存在差别又存在联系,联系表现在产业耦合是产业融合的继承和发展,区别表现在产业融合是以技术为纽带实现产业之间的技术、知识以及信息等要素的交流,而产业耦合是打破技术、知识等要素之间的界限,进而实现要素之间向更加深层次的融合,进而推动产业系统之间实现要素充分交流与沟通,推动产业系统升级。本文通过利用耦合模型对影响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并找出影响二者耦合的关键,为促进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作用。

1 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将河南省作为研究对象,河南省地处中原大地,位于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面积16.7×104km2,包括18个市、85个县。河南省三面环山,中部地势平坦,平原和盆地占地达到55.7%,横跨长江、黄河等四大水系,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截止2017年年底,河南省常住人口达到9559.13万人,国民生产总值为44988.1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47130元,同时,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结构中不断提高。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文化旅游大省,具有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良好条件,并且多地立足当地特色已建成农业旅游景点,农业旅游业耦合产业不断壮大,形成生态、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2 耦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生態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客观合理的构建河南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指标评价体系是对其进行耦合协调发展度评价的前提。为全面、客观、科学、合理的评价河南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度,本文在选取指标时遵循指标的代表性原则、可获取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原则,在参照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潜力以及产业产出效率等四个方面构建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度的评价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而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又是获得客观评价结果的重要步骤,指标权重确定正确与否将对二者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在总结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客观熵权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步骤如下:

(1)建立功效函数进行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其中,分别表示农业系统第年第项指标的无量纲值,旅游业系统第年第项指标的无量纲值,分别表示农业系统第年第项原始指标,旅游业系统第年第项原始指标。为了避免无量纲值出现0的情况,将公式加上0.01个权重。

(2)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

其中分别表示农业系统与旅游业系统的指标个数。

(4)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

其中,分别表示弄系统第项指标的权重,旅游系统第项指标的权重。

2.3 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2.3.1 耦合度函数的建立。耦合度(Coupling Degree)是反映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系统内部要素之间产生影响的程度。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二者的耦合评价框架,并测度和分析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判断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及其协调发展的程度,本文通过对物理学中容量耦合含义及容量耦合度模型的理解,并对其进行延伸和拓展,可以建立多个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

本文根据对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度的研究特点,建立如下耦合度函数:

其中,代表河南省农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值,代表河南省旅游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值,分别代表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各个指标的权重。

根据公式6可知,表示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度,并且耦合度,的值越大,说明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耦合性越好,反之,耦合性越差。当时,两个系统之间无耦合,说明两者之间无影响无作用;当时,耦合等级最高,两个系统之间完全耦合,说明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本文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耦合度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如表2所示。

2.3.2 耦合协调发展度函数的建立。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度,评价其发展度的前提首先在于评价二者的耦合度,而耦合度是对二者发展阶段的度量,不能准确反映二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因此,为了更加准确的反映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本文在借鉴他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构建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度函数:

即,, (10)

在公式10中,表示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业耦合协调发展度,表示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综合评价指数,主要表示其对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度的贡献值,代表对河南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值,代表对河南省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值,并且,本文根据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在整个河南省的地位和作用将赋值为0.6,将赋值为0.4。

根据公式10可知,,D值越高,说明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性越好,两者的发展水平越高,耦合发展关系越协调。当D=0时,表明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最低,二者处于严重失调的状态;当D=1时,说明二者耦合协调水平达到最高,两大产业值之间处于最佳协调状态。因此,D值越接近于1,说明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性越好,耦合发展水平越高;D值越接近于0,说明二者的耦合协调性越差,耦合发展水平越低。为了更加直观的反映两大产业之间耦合协调性问题,本文引用廖重斌对耦合协调度的划分标准,如下表3所示。

为了更加准确的评价河南省农业与旅游耦合协调发展度,本文拟定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系数:,当cov=1时,表明河南省农业发展水平与旅游业发展水平同步发展;当cov>1时,表明河南省农业发展水平高于旅游业发展水平,属于农业领先发展阶段;当cov<1时,表明河南省农业发展水平低于旅游业发展水平,属于旅游业发展领先阶段。

3 结果与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于2006~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南省统计年鉴》,首先依据公式(1)对河南农业与旅游业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利用公式(3)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公式(4)-(5)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3.2 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利用前文公式(7)~(9)计算得出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两大产业耦合度,计算结果如表5和图1所示。

由表5和图1可知,2006~2015年河南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呈波动式发展的态势,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而河南省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却呈逐渐上升的态势,从河南省农业发展变化幅度来看,2006~2008年变动幅度的绝对值为0.0612,变动幅度为12.43%,变动幅度相对较少,原因在于,河南省农业的发展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仍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发展速度缓慢,在2011~2015年变动的绝对值为0.1094,变动幅度为28.25%,原因在于河南省确立建立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规划,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加速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变化来看,2008~2009年变动绝对值为-0.016,变动幅度为-3.7%,出现负增长的原因在于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響,导致河南省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相对下降,2010年以后河南省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原因在于一方面,金融危机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的影响逐渐减弱,另一方面,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推动了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说明了河南省旅游业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表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从耦合度发展水平来看,2006~2015年耦合度水平基本维持在0.7,处于磨合阶段。

3.3 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度分析

利用前文公式(10)计算得出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协调度,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中可以看出,2006~2015年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度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是各个阶段之间协调度出现反复,2006~2014年基本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2015年以后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这一方面表明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过程,要想实现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对二者的要素投入,促进两大产业之间实现优质协调发展,从而提升两大产业的经济实力,进而推动河南省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表明河南农业旅游业本身就属于不同的产业系统,二者各自存在不同的发展特征,导致对耦合协调度值产生影响,因此在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耦合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两大产业之间联系密切的要素,找准促进两大产业耦合发展的关键增长点。

4 结语

建立有效的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耦合发展系统有助于促进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有助于提升整个河南省的经济实力,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彩。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耦合协调发展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2006~2015年河南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发展的态势,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呈逐渐上升的发展态势,并且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2)2006~2015年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度基本维持在0.7,处于磨合发展阶段;(3)2006~2015年河南省农业与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等级基本维持在面前协调阶段,2015年以后转为初级协调发展阶段。研究结果表明,要想实现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首先,要把握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各自发展的特征,找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增长点,其次,要坚持河南省农业大省的的基本地位,促进河南省农业生产总值稳步提升,不断激发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充分挖掘河南省特色旅游资源,推动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向更深层次耦合发展;最后,要建立各种有效措施,推动两大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建立富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加快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步伐,从而促进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应杰.河南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对策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6):40-47.

[2] 马宝霞.村寨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契机及其协同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6(7):14-16.

[3] 夏金梅.河南省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及创新机制研究[J].湖北农业 科学,2014(6):2962-2964.

[4] 陈锋正,刘新平,等.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10):688-795.

[5] 杨红,等.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发展模式[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1):149-152.

[6] 杨红.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负熵计算[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78-81.

[7] 梁静波.生态文明视域下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论坛,2016(7):13-19.

[8] 郭素玲.新常态下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农业 资源与区划,2016(1):34-37.

[9] 王家明,刘文超,孙婷婷.河南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时空耦合协调研究[J].河南科学,2016(11):1934-1942.

[10]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6):171-177.

[11] 朱九龙,王世军,陶晓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协调度评价——以河南淅川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1-3.

[12] 尹燕.基于时间可达性的农业旅游布局空间演化特征及形成机理——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科学,2012,34(12):9-17.

猜你喜欢

耦合度熵权法
2003~2013年中国城市休闲化质量评估
山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实证分析
高职机电专业学生数学能力的调查及对策
大学周边健身房满意度调查报告
基于熵权法的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规律模型及其应用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基于熵权法的“互联网+”农业发展影响因素权重确定
基于熵权法的西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