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大学“学”与“教”的新发展及启示

2018-05-14刘海燕程玉祥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大学教学学生中心欧洲

刘海燕 程玉祥

[摘 要]2015年,欧洲大学协会开展了第7次“趋势”调查,追踪欧洲大学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调查发现,在过去5年中,欧洲大学教学改革环境受经济危机、人口下降、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变得日趋复杂;欧洲的政策支持层面包括对欧洲高等教育区认同度、国家资格框架发展、质量保证、学分认可等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在教学改革实践层面上,推进“学生中心学习”成为核心理念,教学重要性越来越被认可,学习成果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受到持续关注,学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日益普遍,但挑战依然存在。欧洲大学协会建议,大学未来需要继续推进“学生中心学习”,推动大学组织管理创新,关注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巩固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学生中心学习”范式是当前发达国家大学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值得我国大学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欧洲;大学教学;学生中心;学习范式

[中图分类号] G5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7-0124-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7022

自1999年以来,欧洲大学协会(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EUA)一直通过“趋势”项目来追踪欧洲大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迄今为止已经开展了7次“趋势”调查。在2015年的第七次“趋势”调查中,欧洲大学协会共向767个成员机构发放了调查问卷,最终共有来自46个欧洲国家的451所大学回应了本次调查,其中263所大学曾参与过第六次的“趋势”调查。本次“趋势”调查重点关注三大主题:近5年来,欧洲大学战略中“教”和 “学”的优先程度,大学转向“学生中心学习”(student centered learning,简称SCL)及得到的政策支持情况;促进大学教学发展的关键改革举措;“趋势”调查结果对确定未来博洛尼亚进程优先发展领域的影响[1]。问卷调查题目大部分是新题目,也有小部分与前两次的“趋势”调查问卷相同。欧洲大学协会在问卷调查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和文献梳理,发布了《趋势2015:欧洲大学的“学”与“教”》报告(以下简称《趋势2015》)。本文主要在《趋势2015》报告基础上,结合上次“趋势”调查(2010年)结果的比较,整体扫描了欧洲大学教学改革的环境背景、相关政策走向、“学”与“教”的新发展、未来改革展望等方面内容,并探讨了其对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

一、歐洲大学“学”与“教”改革的环境扫描

相比过去,近5年来欧洲大学教学改革面临着更复杂的环境。如持续的经济危机、整体人口数量下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信息化、扩大招生的压力、学生群体的多样化、人文学科的衰落、提升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诉求等都给大学教学改革带来了深刻影响。

(一)经济危机和人口负增长

近年来,持续的经济危机和人口负增长一直困扰着欧洲高等教育。据《趋势2015》报告,至少有50%的欧洲大学受到了经济危机与人口下降的双重影响,这些大学大多位于欧洲的中部和东部地区[2]。经济危机削弱了公共资金对大学的支持,影响了大学的自主权和财务预算,也使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青年失业率明显上升。低出生率、老龄化等人口变化也对大学的招生造成了一定影响。大学教学改革如何回应社会和经济需要,在加强与企业合作、革新课程体系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正成为新的挑战。

(二)扩大招生和学生背景多样化

受经济危机和人口下降的双重影响,许多欧洲大学开始采取更积极的招生政策,通过招收多样化背景的学生群体增加招生人数。近5年来,在欧洲大学国际学生、残疾学生、成人学生、经济贫困学生、少数族裔学生以及尚未达到入学资格标准的学生人数有了明显增加。如在调查中显示:69%的大学出现非欧盟国际学生人数增加现象,36%的大学出现残疾学生入学人数的增长,29%的大学出现成人学生人数增加,29%的大学出现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的增加,21%的大学出现少数族裔学生人数增加,17%的大学出现了未达到入学资格标准学生的增长[3]。如何满足具有多样化背景的学生群体需求成为欧洲大学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

过去5年,推动欧洲大学的国际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目标。越来越多的大学希望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将欧洲办成对国际学生有吸引力的地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欧洲公民。国际比较和大学排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欧洲大学希望通过排行榜去了解国际竞争环境、国际同类大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绩效,并以此确定自身的国际化战略。此外,新技术和新教学工具的涌现也已经对欧洲大学的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大学研究、学生支持等带来了潜在的革命性影响。但从整体上看,欧洲大学的国际化和信息化仍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教师和学生的流动性、课程的国际维度、教师国际经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

此外,受政策和学生就业导向的影响,欧洲大学还出现了明显由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向专业化的趋势,并已有证据表明,这种专业教育转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人文学科的衰落,并在英国、法国和德国尤为明显。如何在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保持适度平衡也需要深入思考。

二、欧洲大学“学”与“教”改革的政策走向

21世纪伊始,欧洲层面启动了一系列的共识性政策和项目。如“博洛尼亚进程(1999)”“里斯本战略(2000)”“新伊拉斯谟计划(2007)”“欧盟2020战略(2010)”“地平线2020(2013)”等。尽管这些政策如何转换成具体的行动去支持大学教学改革仍在探索之中,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欧洲层面的共识性政策为各国政府和大学释放出了强烈的改革信号,提供了共同的政策框架支持,必将影响各国大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步伐。

(一)对欧洲高等教育区认同度有所提升

创建欧洲高等教育区是博洛尼亚进程的核心目标。在2010年的“趋势”调查中,很多国家如法国、德国、英国等对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实现还不是太乐观。而《趋势2015》调查显示:“经过5年的努力,对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认同度比过去有明显提升,如在匈牙利大学对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认同度从2010年的53%上升到2015年的71%,在瑞士从40%上升到了78%……。59%的被调查大学表示非常重视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实现。”[4]尽管当前大学致力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愿望强烈,但《趋势2015》也指出,由于各国高等教育传统和政策不同,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政策目标与大学的现实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国家资格框架仍在发展中但影响有限

发展与欧洲资格框架相一致的国家资格框架,促进资格比较和人员流动一直是博洛尼亚进程关注的重点。在2010年的“趋势”调查中,大学对国家资格框架的认可度还比较低,对国家资格框架在促进流动和终身学习的核心作用上认识不足[5]。2015年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改观,很多大学表达了对国家资格框架的认可,认为国家资格框架在促进跨教育部门学位之间的可对比性和透明性(58%)、支持发展学习成果(54%)、保证教育质量(52%)、促进国家流动性(51%)等方面作用尤为显著。64%的被调查大学表示所在国已经构建了国家资格框架,14%的被调查大学表示所在国构建了国家资格框架,但尚未投入使用。比利时、爱尔兰、荷兰和英国的全部大学中都应用了国家资格框架体系[6]。尽管国家资格框架的构建一直在进行中,但《趋势2015》报告指出,当前国家资格框架更多是取得了大学领导层的认同,而对学术社区影响有限,尚未能吸引更广泛的学术社区参与。

(三)质量保证成为最重要的变革驱动力

《趋势2015》调查显示,质量保证已经取代博洛尼亚进程,成为当前欧洲高等教育变革的首要驱动力。73%的被调查大学认为质量保证非常重要[7]。《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证标准与指南》(ESG)和欧洲质量保证认证登记处(EQAR)被认为是促进各国大学质量保证的重要推手。欧洲质量保证论坛被看作是有效的质量交流平台。EQA(外部质量保证)和IQA(内部质量保证)也成为继QA(质量保证)之后新的高等教育专有名词。在外部质量保证方面,强调质量审计,关注大学内部质量保证,建立大学的质量文化,吸收利益相关者参与,促进质量改进,强调学习产出成为工作重点。此外,外部质量认证机构的合并潮,跨境质量保证活动的增加、简化联合培养项目质量保证程序等也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在内部质量保证方面,各国大学的内部质量保证政策和保证体系发展迅速,学生参与质量保证变得更加普遍。63%的被调查大学已经发展了大学的质量保障政策,拥有大学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只有1%的大学尚未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83%的被调查大学表示,学生正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大学的质量保证过程中,而在 2010年这种情况还不是很普遍,学生的质量保证知识还很匮乏[8]。

(四)学分认可仍是阻碍学生流动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欧洲已经启动了一系列的学分认可项目促进学生流动。如欧盟的伊拉斯谟计划、里斯本认可协议、博洛尼亚进程的学分转换与累积体系(ETC)和文凭补充协议等。但2012年欧洲大学协会调查发现,学分认可仍是仅次于经济原因的第二大制约学生流动的障碍因素[9]。欧洲大学协会认为,大学学分认可管理权力分散、认可规则模糊等是造成学分认证困难的重要原因。大学学分认可权力一般集中在大学和院系两个层面上,大学层面负责完整的学位项目认可,一般有非常严格、正规的程序对待学分认证,总体情况还比较满意。院系层面一般负责学生短期流动,问题较多,常常由于院系对等量概念的理解偏差,教师过于刻板的等量概念应用,流动学生完整信息的缺乏,不可预期的学习安排改变等造成学分认可困难。对此,欧洲大学协会希望通过新修订的《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证标准与指南》以及新成立的“自助学分认可研究探索组”(Pathfinder group on automatic recognition,PFG)的工作,强调大学的学分认可责任,遵循学分认可准则,以消除学分认可方面的障碍。

(五)欧洲层面的共同资助政策依然缺乏

在各个国家层面上,最频繁的政策改革就是资助政策的改革。随着预算的收紧,各国政府都在探索新的资助模式分配有限的资金。如目标导向模式、绩效资助模式、卓越项目启动模式等。这些新的资助模式给大学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大学必须努力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并且争取用更少的投入做更多的事。日益增长的外部问责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大学的自主权,增加了大学的官僚性,限制了大学自主决策以及规划大学课程的权力。。

三、欧洲大学“学”与“教”的新发展

推進“学生中心学习”是欧洲大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命题。从《趋势2015:欧洲大学的“学”与“教”》报告题目中“教”与“学”的位置变化也可窥见一斑。“学生中心学习”把学生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深度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学生中心学习”把教师看作是协助者,和学生共同分担学习责任,关注学生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发现学习和反思学习,以有意义的方式建构知识[10]。以下是《趋势2015》调查的欧洲大学向“学生中心学习”的转型情况。

(一)教学重要性越来越被认可。2012年欧盟高等教育现代化专家组调查发现,欧盟国家的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对教学普遍不够重视,这反映在高校办学宗旨的表述上,高校内部系统的激励、奖惩、晋升等管理制度上,也体现在高校优先发展战略事项上[11]。在《2015趋势》调查中,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观,尽管研究依然享有优势地位,但大学和教师比过去更加关注教学,59%的被调查大学认为,教学的重要性正越来越被认可,并且这种认识与机构类型并不相关,研究型大学也同样认为教学非常重要。同时,大学越来越重视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教学部门与企业部门的合作,如在课程开发和设计上,56%的大学会考虑研究的最新发展,54%的大学会吸收专业协会和雇主的参与……[12]。

(二)学习成果方法得到广泛使用

学习成果是衡量和评价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指标。当前,发展和评价学习成果对欧洲高等教育区乃至全世界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趋势2015》调查显示,欧洲大学普遍肯定学习成果的使用价值,64%的欧洲大学已经在全部课程中使用了学习成果,21%的大学在部分课程中使用了学习成果,只有6%的大学尚未使用学习成果。在丹麦、荷兰、瑞典、英国,已经在全部大学的全部课程中使用了学习成果。在那些使用学习成果的大学中,最普遍认同的学习成果使用价值包括:“修订课程内容(79%),改进整体教学质量(74%),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72%),减少课程重叠度(66%),使学分认可更容易(65%),促进教师间的合作(64%),改进教学方法(64%),让学习路径变得更灵活(61%)。”[13]

(三)教师专业发展受到持续关注

随着欧洲大学对教学的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也得到了持续关注。很多欧洲大学在教师招聘时开始更多考虑教学表现,要求应聘者提供教学技能的证明,并且要求签订对教学技能持续更新的合同。调查发现:“60%的欧洲大学成立了专门的教师发展机构;在促进教学技能发展上,75%的大学设有选修培训课程,40%的大学设有必修培训课程;在教学评价方面,89%的大学会定期评价教学,学生反馈问卷依然是最普遍使用的评价工具(94%),但教师教学档案袋(45%)和同行评价反馈(37%)也逐步开始得到重视;72%的大学建立了根据教学评价结果改进教学的程序;65%的大学设立了教学方面的奖项;66%的大学认可教学学术,承认教学研究是学术研究的一部分。”[14]此外,大学还会通过举办教学论坛、促进教师流动、老带新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学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学生服务是促进大学向“学生中心学习”转型的重要内容。《趋势2015》调查显示,欧洲大学正努力完善学生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本科教育经历,促进学生学习投入和学业成功。奥地利、丹麦、芬兰、德国、匈牙利、爱尔兰、荷兰、英国、西班牙等国的大学在学生服务方面都做的非常好,为学生构筑了强大的安全网络。在学生入学后,欧洲大学一般会提供一系列的新生支持和服务,包括大学学术介绍(92%)、学术建议(90%)、学习辅导(83%)、心理咨询(81%)、新生特别服务(76%)、对终身学习者的支持(44%)等。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还会提供特别服务,如语言课程(80%)、计算机课程(75%)、跨学科课程(72%)、交流能力课程(70%)、学习能力课程(60%)、发展自主学习的课程等(53%)。《趋势2015》调查发现,在那些学生服务体系完备的大学中,学生的辍学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此外,过去5年中,欧洲大学的“学生中心学习”的环境和设施建设也有了明显改善,如92%的大学建立了学习支持中心,90%的大学设立了科学和计算机实验室,68%的大学进行了教室空间改造,以适应“学生中心学习”,公共空间建设也得到了显著加强[15]。

(五)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日益普遍

目前欧洲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了。《趋势2015》调查显示,72%的被调查大学指出,学生拥有院系层面投票权,66%的被调查大学表示,学生拥有大学层面的投票权。70%的被调查大学表示,学生会参加大学和院系层面的一些委员会[16]。即使在那些没有投票权的大学中,学生通常也会扮演咨询者角色,几乎不存在学生完全脱离大学决策进程的情况。此外,学生调查也日益受到重视,如毕业追踪调查、就读经历调查、毕业生调查、入学背景和期望调查、辍学学生调查等。大学会通过院校研究机构去收集、分析这些调查数据,并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为大学战略决策、改进教学等提供參考。

欧洲大学向“学生中心学习”的转型仍在进行中,问题和挑战也依然存在。根据欧洲学生联合会的调查,阻碍大学向“学生中心学习”转型的三大障碍因素分别是财政支持、技术应用和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守[17]。欧洲大学的教学方法改革也不尽如人意,讲授法仍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只有20%的学生报告参与了如辩论、工作坊、田野工作、个别辅导等学习形式。相比于学生干部,普通学生对“学生中心学习”的熟知度和理解度更低[18]。教学改革的地区推进之间也很不平衡。如芬兰、法国、瑞典、土耳其的很多大学不会定期评价教学;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挪威、西班牙、瑞典等国很少使用同行评估反馈;法国的多数大学没有提供教学奖励;希腊提供的教师教学培训还很不完善等[19]。多样化和碎片化依然是欧洲大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所谓整体意义上的欧洲能力尚未形成。

四、欧洲大学“学”与“教”的未来改革展望

(一)持续推进“学生中心学习”

欧洲大学一直在努力推进“学生中心学习”,包括支持多样化的学习者,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增加学习路径的灵活性,加强大学与社区、企业的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等。但未来要想获得改革成功,大学就必须关注以下问题。一是继续推进“学生中心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的可迁移能力,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保持紧密合作,将迁移能力培养融入学习成果制定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设计中。大力推进创新性教学,包括主动学习、跨学科学习、信息化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在大学管理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化教室建设,利用大数据做好学情分析和反馈等。二是为多样化群体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2008年欧洲大学协会在《终身学习宪章》中指出,随着网上学习和混合学习的发展,终身学习者和传统学生之间的边界必将变得越来越模糊,大学要重视与毕业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努力为他们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三是发展和执行有效的国际化战略。国际化被认为是培养全球公民,发展科研合作和伙伴关系的有效机制。未来国际化将变得更加重要,大学在发展国际化战略时,要考虑不同国际化方法的效益、后果和风险,包括成本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等;要在与其他大学的合作与竞争之间保持适度平衡,充分考虑到一些国内战略对教育国际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2][3][4][6][7][8][12][13][14][15][16][19]EUATrends 2015: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European Universities[EB/OL].http://www.eua.be/Libraries/publicationshomepagelist/EUA_Trends_2015_web.pdf?sfvrsn=18,2016-12-10.

[5]EUA.Trends 2010: A Decade of Change in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EB/OL].http://eua.be/Libraries/publicationshomepagelist/Trends2010.pdf?sfvrsn=2,2017-03-01.

[9]EUA.Tracking Learners and Graduates Progression Paths TRACKIT [EB/OL].http://www.eua.be/Libraries/Publications_homepage_list/EUA_Trackit_web.sflb.ashx,2017-03-10.

[10]EUA.Examining Quality Culture: Part I – Quality Assurance Process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EB/OL].http://www.eua.be/pubs/Examining_Quality_Culture_Part_1.pdf,2016-08-12.

[11]赵叶珠.欧洲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政策建议与相关措施[J].复旦教育论坛,2015(6).

[17][18][23]European Student Union.Overview on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EB/OL].http://pascl.eu/wpcontent/uploads/OverviewonStudentCentredLearninginHigherEducationinEurope.pdf, 2016-05-10.

[20]The Conference of European Ministers Responsible for Higher Education .The Bologna Process 2020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in the new decade[EB/OL].http://www.ond.vlaanderen.be/hogeronderwijs/bologna/conference/documents/Leuven_LouvainlaNeuve_Communiqué_April_2009.pdf,20090428/29.

[21]European Student Union.Student Centered Learning an Insight into Theory and Practice [EB/OL].http://www.esuonline.org/pageassets/projects/projectarchive/2010T4SCLStakeholdersForumLeuvenAnInsightIntoTheoryAndPractice.pdf,2016-08-12.

[22]Higher Level Group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Report to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Europ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EB/OL].http://ec.europa.eu/education/library/reports/modernisation_en.pdf,2016-10-20.

(責任编辑:邹曌)

猜你喜欢

大学教学学生中心欧洲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探析
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E—learning在美国大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与借鉴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以学生为中心的作业管理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教学的影响
高校英语专业微课程体系建构探究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