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蚯蚓生态养殖及其饲料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5-14廖威区家秀钟梅清黄庶识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态养殖蚯蚓

廖威 区家秀 钟梅清 黄庶识

摘 要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农牧业循环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农牧业的开发和建设中,农牧业的大量废弃物被蚯蚓所分解,进一步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作为与环境及能量的转移紧密相连的一员,蚯蚓以有机体的身份参与到这种联系中,与系统内的其他组成部分相互合作,实现了能量的传递以及物质的循环,促成了生态系统内的有效流动。不仅如此,现代科技更是进一步开发了蚯蚓的利用价值,不仅促进了农牧业的良性循环,更是为人类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基于此,重点介绍了大平2号蚯蚓的生态养殖以及其作为饲料进行加工的技术和产品效果测试。

关键词 蚯蚓;生态养殖;饲料加工;产品效果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2.082

蚯蚓,又被叫做地龙,属环节动物门环带纲寡毛亚纲,该纲品种很多,在我国以巨蚓科的环毛蚓属为主。

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蚯蚓除了具有改土肥田的农业生产作用,我国古代中医还认为其具有药用价值。近些年,对于蚯蚓的开发更是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研究中,有关专家发现蚯蚓富含高量蛋白质,具有丰富的营养,可以作为重要的饲料[1]。对于蚯蚓的药用价值,也从中医拓展到了西医,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其药用价值的体现。实际上,很早之前,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就已经非常重视研究和应用蚯蚓,并且经过多年研究,已经把蚯蚓广泛的应用于医药、食品、环保以及饲料等众多领域。

在国外,蚯蚓的养殖行业早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以美国为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蚯蚓并进行一系列的蚯蚓开发,超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使得十数万的蚯蚓养殖厂遍及美国。而加拿大最大的蚯蚓养殖企业,蚯蚓粪便的年产量可以达到30万吨,仅此一项的年产值就能够达到1亿美元。在我国,对于蚯蚓的养殖,也已经从最初的坎坷曲折,到如今的稳步健康发展状态上来。

1 大平2号蚯蚓的生态养殖

我国的蚯蚓养殖,最初的品种是从日本引进的北星2号以及大平2号,这两种蚯蚓也是目前饲养最为广泛的品种。从20世纪70年代被引进后,针对这两个品种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以大平2号蚯蚓为例,该品种雌雄同体,性成熟时间在3~6个月,受精采用异体的方式,平均繁殖一次仅需3个月。在对环境的要求上,大平2号喜欢空气流通且阴暗潮湿的环境,对氧气的要求很高,在饲养过程中,要严防干燥、缺氧的高温环境。在蚯蚓的饲料上,主要投喂腐烂的有机质。

在过去的蚯蚓养殖中,多采取工厂式的网箱饲养,这种养殖的方式是单纯地把蚯蚓作为经济动物饲养,主要产值来白蚯蚓粪便以及蚯蚓本身,没有进一步发展和利用蚯蚓的生态价值,不适应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如此,在农牧区,特别是经济动物的养殖地区,动物粪便不仅寄生有大量的致病菌,而且破坏了周围的环境,也严重威胁了居民的健康。为此,利用动物粪便探索蚯蚓的生态养殖,把动物饲养、蚯蚓养殖和农业种植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且具有实践意义的事情。

蚯蚓的生態养殖主要依靠的是在生态农业中的循环,其模式为“粪便喂养蚯蚓→蚯蚓粪便提供种植肥料”以及“秸秆饲养蚯蚓→蚯蚓加工成饲料喂养牲畜”的可循环路线。在整个可循环路线中,应用现代科技,合理开发资源,维护和平衡生态,在人工精心设计的生态链下,通过环境和发展间的协调工作,实现对资源的保护、开发,促进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发展[2]。

在蚯蚓的生态养殖中,将禽畜粪便作为优良肥料处理后,在园艺和种植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可以提高各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蚯蚓粪便作为一种新型苗木基质、有机生物肥料、生物控制剂和农用除臭剂的市场前景看好。蚯蚓不仅可用于医药和生物制剂,还可用于高蛋白营养食品和养殖动物的新型蛋白质添加剂。

循环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以禽畜粪便养殖蚯蚓为纽带,带动禽畜养殖和果蔬种植,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牧业的禽畜粪便处理问题,并成为废物的宝藏,形成禽畜粪便和稻草变成蚯蚓饲料[3]。推动循环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的育种、种植和新产品开发。

2 饲料加工技术及产品效果测试

以蚯蚓作为饲料,可以直接喂给鸡鸭、水产等,但将其风干或者粉碎后,可以提供更好的优质蛋白,成为重要的廉价饲料原料,并且在价格低廉的基础上,保障了营养的丰富。

对蚯蚓粉进行检测,可以看到相比起进口鱼粉,蚯蚓粉的蛋白质含量并不逊色,甚至精氨酸含量更是高出进口鱼粉2~3倍,色氨酸含量高出牛肝7倍,此外,还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较多的胡萝卜素[4]。

在一般的饲料加工中,平均6 kg的鲜蚯蚓可生产l kg的蚯蚓粉,相比起售价,鲜蚯蚓的加工可谓低廉之极。作为一种廉价的优质饲料,蚯蚓以其优质的蛋白来源,逐渐成为新型产品,替代了原有饲料中鱼粉的地位,在水产养殖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现代技术表明,这种初级的物理粉碎蚯蚓作为主饲料的加工方式,还是显得比较原始和粗放,并不能完全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高层次的能量和物质的利用上。实际上,在蚯蚓的消化道中,存在着的纤溶酶和蛋白水解酶等高达十几种。这些蛋白酶具有较强的水解活性,选择适宜的酶解条件,可以利用这些酶水解体蛋白,作为添加剂可被其他动物完整吸收,发挥其抗病和促进作用[5]。

为了对蚯蚓的添加剂价值进行研究,可以进行蚯蚓液的酶解试验。在试验中,通过酶解后,可观测到蚯蚓液总和为80.1 kg·L-1的氨基酸以及85.20%的水解率。对矿物质含量和维生素进行检测,具体含量见表1。

其中,蛋白质在酶解前后发生变化,具体变化为:分子量在酶解前有6条蛋白带在20 000~100 000 kD处;分子量在酶解后有2条蛋白带在20 000~100 000 kD处,但有多条蛋白带在10 000~20 000 kD处出现。

用SephadexG-75柱层分析发现,20 000 kD下有多个分子量肽峰存在,这表明经酶解蚯蚓蛋白后,高分子蛋白酶被分解成了可溶性的多肽以及小分子蛋白。在实践中,上述高活性物质,不仅能够促进动物生长,还可以提供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具备提升动物免疫,增加动物抗病性的功能,因此在饲料中,完全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新型添加剂使用。

以黄鳝作为蚯蚓添加剂的使用效果测试,通过比较5组实验,得出最优的黄鳝配合饲料表:35%能量饲料、20%饼粕、11%蚯蚓液、9% ESt3酵母、3%黏合剂、2%鱼粉、2%其他添加剂和0.001% MTS促长剂。在该饲料配比中,总能为14.14 MJ·kg-1,其主要的营养成分如下:37.3%蛋白质、35.96%无氮浸出物、7.24%粗灰分、3.55%粗脂肪、2.385%粗纤维。在应用该配比饲料后,可以观测到黄鳝的饵料系数为2.32的基础上,实现了100.48%的增重率,其蛋白质利用率高达21.21%。

3 结论

蚯蚓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极高的繁殖率,并且蚯蚓具有用途广泛,不愁销售。而与之相比,低廉的生产成本、简单的饲养方式,都使得蚯蚓养殖具备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相比起传统的蚯蚓养殖,蚯蚓生态养殖不仅能够实现对粪便、垃圾的处理,而且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和能量的再循环[6]。并且蚯蚓的生态养殖,对于土壤的改良有着重要的作用,相比犁耕,能够提供更多的有益细菌,持续的将土壤中的氨变成更加容易被吸收利用的形态。可以说,适度的蚯蚓生态养殖,具备良好的经济价值、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广大农牧业养殖、种植区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姜虹.内蒙古地区养殖蚯蚓循环生态农业经济模式概述[J].现代农业,2018(7):65-66.

[2] 金亚男,康凤,乌云格日勒,等.论蚯蚓养殖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与特点[J].今日畜牧兽医,2017(9):14-15.

[3] 李宗宇,颜志俊,赵海涛,等.工艺参数对蚯蚓生态滤池净化养殖污水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7,48(3):433-440.

[4] 作者不详.小小蚯蚓养殖串起了农业生态循环发展之链——记张掖市甘州区新型职业农民姜华[J].甘肃农业,2016(18):58-59.

[5] 赵海涛,李宗宇,顏志俊,等.填料碳种类对蚯蚓生物工程床净化畜禽养殖污水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5):213-218.

[6] 李宗宇,赵海涛,颜志俊,等.基于生物炭填料的蚯蚓生态滤池净化养殖污水的效果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38(6):10-14,19.

猜你喜欢

生态养殖蚯蚓
青蛙和蚯蚓
画蚯蚓等
农村生猪集中养殖污染及其治理
非洲斑节对虾高位池生态养殖试验
推进“猪—沼—菜”生态养殖模式,突破养猪污染瓶颈
一条蚯蚓
茭笋水田套养泥鳅生态养殖技术
试论柴鸡养殖中的注意事项
揭秘蚯蚓的10大秘密
小水体名优水产品生态养殖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