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探讨

2018-05-14蓝晓宁

新丝路(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培养

摘 要:在教育改革得到不断深化的今天,高职院校应积极地转变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让素质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以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以及培养实践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素质;培养

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一个教育的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之间具有更加紧密的关系,在教育中对人才的素质和质量予以了更多的关注,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教育要具有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功能。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地强化人才的培养工作、对教育事业进行大力发展非常重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以及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让当代学生真正担负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责任,高职院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如何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培养,除了涉及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之外,也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具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综合素质的内涵

就广义而言,素质主要是指人在后天和先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实现身心发展的总水平,或者指人立足于自身先天生理基础,在受到后天的教育、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之下,并且经过个体的社会实践和自身的认识,最终得以形成的具有较强稳定性的基本品质。如果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培养学生的素质主要是指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并非简单的指某几个方面或者某一方面的素质。而所谓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指要素素质之间结构的状况和要素素质的状况所形成的一种整体素质。如果立足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若一个人具有较高的各要素素质发展水平,而且各要素素质之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这个人就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若一个人具有较低的各要素素质发展水平,或者尽管几个方面的要素素质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然而其他方面的要素素质具有较低的发展水平,这个人的综合素质就较低[1]。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综合素质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素质的发展水平、素质的范围、素质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时候应牢牢抓住上述三个关键。

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分析

1.现代人才素质的第一要求就是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较高的政治可靠性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必须坚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党一贯强调的一个方针,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培养具有奉献精神、思想品质高尚、具有较高的政治可靠性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道路上真正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2]。

2.在学识方面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出现了高度综合和不断分化的局面。文理渗透的不断融合,也就是说自然科學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分工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再则,在经过分化和融合之后,多门学科之间开始形成边缘学科或者交叉学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想充分地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掌握扎实的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对已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地更新和调整,从而构建多维视角的知识网络,最终能够真正地变成相邻学科的通才或者某一两个学科的专业人才。具体来说,就是要具有时代前沿的动态知识、精湛牢固的专业知识、广博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的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在改革开放不断推行的今天,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在建立各种新的经济体制之后,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系列适应这一体制的竞争机制,因此未来各个市场主体竞争的中心就是人才的竞争。现代社会除了对人才的知识素质予以高度的重视之外,同时对人才的能力素质予以了更多的关注[3]。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学生必须不断地培养个人的综合能力。未来社会对人才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除了要具备相关专业的专业技能之外,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文字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有的用人单位还将在对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中纳入了会驾驶、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一门外语等,这充分表明现代社会对人才在综合型、复合型和多重型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单一性要求。学生除了要具备上述几个方面的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4]。

三、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对策

1.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在人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德育具有动力、灵魂和方向性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时候要全面地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的基础条件,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处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地形成集体主义的理念[5]。

高职院校还要对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在人的素质中心理素质属于核心因素,所以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作为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生活中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专业学习的进步、专业思想的巩固、正确人生观的形成等。首先,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教育学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完善自我,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面对来自于社会上的各种挑战;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使学生形成广泛的兴趣、准确判断的能力、活泼开朗的性格,并且了解和 肯定自我价值;最后,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容忍和承受心理,在未来的发展中学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耐受力和意志力,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2.强化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

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地重视强化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然而因为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的知识传授模式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要立足以下几个方面,创新知识传授模式。

(1)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定下来,并且充分地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不断强化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

(2)要将传统的专业限制打破,有效的渗透和结合文理科,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高职院校可以在通识必修课中纳入史学、哲学、逻辑学和数学等基础性学科,然后在二、三年级的时候针对学生实施专业化教育[6]。

3.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才具有扎实和突出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精通其他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生活能力等。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更加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很难较快地适应社会。高职院校应该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除了要让学生将各种专业知识掌握好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和文体活动,并且参加诸如调查之类的兼职活动;其次,高职院校还应该广泛地联系各部门和社会上的各个行业,拓展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同时还要对各种社会义务工作进行深入开展,这样在实践中就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7]。

四、结语

面對素质教育不断推行和深入开展的新形势,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迎来了较大的机遇,同时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提升自我,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地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和较广知识面的有用人才,使其真正地成为具有现代人格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适应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董若颖.利用业余时间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5(47)

[2]王静.开放实验室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J].电子世界,2014(12)

[3]邓意.试论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抢手人才”的特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

[4]李俊杰、王雷、谢俊.新形势下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途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9)

[5]赵荣艳、杨靖华、翟凤艳.谈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8)

[6]刘林箭、张毅.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拓展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09)

[7]杨建超.学生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04)

作者简介:

蓝晓宁(1980--)女,浙江龙游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培养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