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18-05-14邓素霞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3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就业指导院校

邓素霞

[摘 要] 强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基于此,阐述了现如今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方法,包括构建全面的就业指导教学体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一支专业性的师资队伍来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教师要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等。通过论述以上方法,为高职院校教学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学生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9-0236-02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规定:提高教育水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优质人才。为此,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虽然就业指导课程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学生缺乏重视,积极性不高,使教学效果差,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优化师资力量、转变教学方法,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水平。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很多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对待,使这门课程的教学时间短,学科地位不突出,影响了教学效果。甚至很多高职院校只有在学生毕业前,才会让学生学习就业指导课程,导致学生接触课程时间少,不能深刻学习学科内容。

同时,传统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方向偏向于专业技术和技能,对就业指导这一类的基础课程缺乏重视,不愿花费时间去学习,严重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质量。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和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缺乏认知,进而导致学科教学效果差。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学科设置偏向于专业技术,因此,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全面性,使其教学内容过分重视求职技巧和技能讲解训练,而忽略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毕业后,缺乏对自身能力的认知,盲目求职,无法合理规划职业道路,影响日后发展。再加上职业规划缺乏相关的就业指导内容,导致教学内容和实际的工作岗位相脱离,缺乏针对性。此外,一些高职院校仅仅将就业指导当做一门普通的学科,空有理论,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学生缺少实践机会,也就无法正确地进行职业规划。

(三)师资力量有限

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都是由就业处的人员负责,相较于专业课程的教师,就业处人员的学科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学内容往往是个人经验,无法形成系统性、理论性的知识,也缺乏可信度。同时,很多就业指导教师缺乏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认知,导致课程内容局限,制约了学生多样化的职业规划。因此,职业课程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强的课程,指导教师需要具备高素质,制订出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作用[1]。

二、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方法

(一)构建全面性的就业指导教学体系

1.合理安排就业指导的课程。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作为选修课,课时较少,高职院校要将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增加课程数量,将原来的20课时延长至30~40课时,并在原有的课程中增加就业指导课程实践课,来为教学人员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同时,高职院校要在整个学生学习生涯中,多次开展就业指导讲座,使学生在入学时,就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此外,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或者就业讲座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实践,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实际的案例,提升课程的真实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高职院校要意识到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针对不同学年、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体系。学校可以开展就业心理测评活动,邀请就业指导专家和心理学者来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心理问题,通过开展就业心理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为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宁夏高级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曾组织召开了学生就业心理交流会,与会者包括省级教育心理专家、教育学者及全体毕业生。在会议上,教育专家、学者们针对学生在就业时,经常出现的目标不明确、人际交往能力差、心态不端正等问题进行了讲解,并提出专业性的意见。同时在会议上,专家学者还与学生做起了“信任背摔”游戏,舒缓学生紧张感。在会议结束后,学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明白了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制订好职业规划,才能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好工作[2]。

(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如今,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課程的时候,将教学重点放在教学模式上,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1.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需要设置就业指导的学科实习场所,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技能,完善教学模式。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开展技能实训教学,为学生创设就业环境。学生在完成课堂知识学习后,需要到工厂、企业、车间进行实践操作。这样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够帮助学生强化自我认知,做好职业规划。

2.高职院校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不同,教师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要综合考量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个人意愿等内容,结合教学方法、经验,帮助学生合理地规划职业,进而发挥学生的优势。

3.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学生面临就业压力,一些企业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抱有刻板印象,因此,教师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要在课程内容中,增加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入相关法律规定、规章制度等,再加上实际案例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工作中,哪些行为触犯法律,哪些行为不提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贵州从江高职学校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了幼师职业道德培训会。会上,教师主要讲解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方针、典型的案例分析等,同时,解读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等相关资料,所有学生认真学习并做了相关笔记。此次培训的开展,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师,既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又要有高尚的道德。每一名教师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教育好幼儿。因此,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观念,培育好幼儿。

(三)构建一支专业性的师资队伍,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还需要打造出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来提升就业指导学科的教学水平。

1.学校要制订专业教师的培养计划,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平台来提升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就业指导学科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和学者对教师群体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对学科的认知。同时,教师可以向专家学者请教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将新方法应用在就业指导教学实践中。

2.学校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要为教师提供项目研究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持教师的教研活动,进而丰富教育理念,为学校构建一个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3.学校还要为教师构建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强化同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来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将教师送到专业的培训机构或就业指导培训班中,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教师培训,通过开展针对性训练、模拟课堂教学等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3]。

(四)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高职就业指导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采用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游戏教学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游戏,为学生创设教学环境。比如学生在学习“自我认知”模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时间隧道”的游戏。“时间隧道”就是指学生通过想象,跨过“隧道”来到二十年后的某一天,去“看”“触碰”未来生活的样子。在进行这个游戏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详细描述未来的生活,并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放松学生的思想。在学生回到现实后,教师要询问学生一些问题:在未来,你做着什么样的工作?你发展成什么样子?学生通过回想“梦境”能够大致掌握自己潜在的爱好和能力,进而确定职业规划的基础方向。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霍兰德职业兴趣岛”“结网游戏”“价值观念拍卖”等游戏,帮助学生正确地认知自己。

2.讲故事。一些具有丰富的就业指导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身边的案例,提升课堂内容的真实性。比如教师在讲解职业规划的概念时,将自己的曾经做过的工作一一讲解,并邀请学生来分析教师转换工作的原因。有的学生表示教师为了获得更多工资,有的学生认为教师是为了教育学生。教师表示,这两个原因都有,因此自己希望通过教授他人而获得奖励,所以最终从事了教师的职业。通过这样的教学案例,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因此,“讲故事”教学方法非常实用。

3.做隐喻。隐喻是指学生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画面,理解教学内容。这种方法更加直观,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学生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觉得知识内容过于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一下“生命像什么?”有的学生认为“生命是一粒成长的种子”,有的学生觉得“生命是一幕剧”。学生在进行隐喻的时候,教师提问,“你对于种子发芽有怎样的感受?”“一场剧落幕是什么感觉?”学生经过思考、分组讨论与分享,对该主题的理解会更深、更持久[4]。

綜上所述,高职院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能够提升学校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转变传统就业指导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同时,高职院校通过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模拟课堂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组建专业性的师资队伍,建设就业指导课程。

参考文献:

[1]林丽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6(23):60.

[2]金宝森.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实践的几点体会[J].山东工业技术,2014(18):224.

[3]莫柳军.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2(17):129-130.

[4]任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就业指导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