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

2018-05-14王建红

丝路视野 2018年7期
关键词:服务创新高校图书馆互联网+

王建红

【摘要】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科技发展的源泉,离开创新,一切事物都没有了发展的属性,“互联网+”环境下,更是对创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教研机构,也是实施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有着本质性的基础作用。因此,必须要在高校图书馆中开展服务创新,引领创新教育的潮流,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经营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以及服务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要从本质上对高校图书馆进行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的创新,构建完善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出高校图书馆作为教研教育机构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既给高校和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带来新的契机。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的教学保障机构,需要充分熟知和掌握“互联网+”的巨大优势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借助这一全新的服务模式和平台发挥积极的创新作用。本文将通过分析“互联网+”对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针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借助“互联网+”开展创新服务研究开展讨论。

一、“互联网+”環境下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对于学生的影响力下降

“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学习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就能够得到精确全面的信息数据,不用再通过图书馆进行查阅,只需要电脑、手机等终端设施进行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高校图书馆对学生与老师的影响力大大降低,图书馆对于区域内的号召力也在不断被弱化。

(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滞后

到了“互联网+”的环境中,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已经基本普及,人们通过网络就能够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而且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所不具备的。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用户就是大学生,而大学生正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最重要的参与用户,高校图书馆内部信息不够全面,数据落后于网络或者其他的载体,会慢慢造成用户的流失。

(三)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对于服务的意识更为看重,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还是上一批,没有树立服务意识与理念,对于“互联网+”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有效的改善自身的服务意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综合素养,限制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究

(一)通过空间再造实现服务空间转型

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作为社会知识信息的收藏、组织和利用中心而存在。移动互联环境下,用户信息获取渠道方式多样,图书馆借阅空间利用的尴尬境地,要求图书馆由信息知识的提供空间向创业、创新支撑空间转型。需要将信息、知识借助现代网络环境、创客环境实现其开发利用,进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图书馆应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图书馆在空间布局及功能再造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创新性空间布局与组织,适应用户个性化需求,营造支持主题学术交流和创造的环境,主动创新服务机制,使图书馆成为用户真正喜爱的“第三空间”。

(二)注重用户信息挖掘,提高服务的目的性

用户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知识服务与知识推荐的宝贵资源,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发展,用户更加依赖网络,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用户,他们善于利用网络,加之图书馆本身新型服务方式的出现,显著扩增了用户数据信息,图书馆成为最大的用户信息资源库之一。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一些传统业务需要向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面靠拢,图书馆真正业务将变成对于海量数据处理分析,从大量数据中发现的规律越多,找出的潜在价值就越大,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升得越快。借助手中用户信息行为数据,利用各种新型数据分析,可以更清晰地提供更有针对性服务,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也会随图书馆服务策略的调整而调整。可见,用户即资源,将用户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图书馆资源发展规划中,实现实体资源、虚拟资源和用户资源协同发展。

(三)牵手资源供应商,实现服务创新双赢

学术资源建设商涉足领域不再局限于网络资源和期刊论文,还包括所有类型的文献资源。其所拥有的非图书资源是国内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且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已经离不开这些资源建设商提供的学术资源服务。供应商在适应市场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丰富的创意和设计思路。他们掌握大量用户信息,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能提供更适合目标要求的建议,增强服务创新的准确性和目的性。供应商与图书馆是供需关系,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发需要供应商尽早参与到图书馆的创新服务研究过程中,从而整合双方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服务项目开发的针对性,使其更符合用户需求。对供应商来说,图书馆就是其用户,所有满足图书馆的需求就是其价值的实现,参与图书馆服务创新,能够使供应商更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增强产品的适应性。

(四)注重用户体验,提升服务功效

用户需求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和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驱动力。单靠图书馆现有的馆员队伍难以保证为用户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特征是以用户为中心。图书馆让用户参与服务创新的过程,是实现与用户互动,强化用户合作的过程。让用户参与创新也是获取用户需求信息,实现用户体验的关键策略之一。用户参与能促进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知识共享,促进用户知识的获取和利用,图书馆通过用户参与,可以获得用户知识资源的投入,了解用户需求的变化,降低服务创新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程度,提高服务创新的针对性。

(五)图书馆向智慧认知型服务的转变

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在馆藏建设、数字化建设、智能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无论是在资源建设方面还是在自动化服务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目前很少有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整个图书馆的功能。传统图书馆往往采用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图书馆。这种方式耗时耗力,开学之初的工作本来就很繁重,新生的入馆培训无疑又加重了图书馆的工作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图书馆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建设了图书馆“智慧导航认知平台”,平台是基于图书馆的三维建模,将图书馆的整体情况、周边环境在平台上整体展现出来。平台在全馆场景复现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场景引导及自动讲解功能,让读者主动的在虚拟图书馆的环境中完成对图书馆的认知和体验。平台可以让新生更加主动、有趣、量化的方式高效率的完成图书馆的认知和新生培训工作。读者可以通过本系统的虚拟漫游、3D视频、全景图片等方式全方位的了解图书馆的实体馆舍、图书馆藏、资源建设等情况,同时还可以了解图书馆的应急逃生路线、消防设施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本平台的投入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新生入馆培训工作的问题,促进各个层面的读者对图书馆的深度知晓和了解,促进图书馆整体使用率和读者认知。

总之,“互联网+”新理念的提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质的改变,同时也给图书馆的改革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图书馆在改革创新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未来图书馆在改革创新方面依旧任道而重远。图书馆在以后的改革创新中依旧需要一步一步的摸索的同时再加以论证,并坚持不懈地开展“互联网+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参考文献

[1]唐美荣.“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2):122~123.

[2]蒋萌,武群辉.“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内涵与结构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01):19~23.

猜你喜欢

服务创新高校图书馆互联网+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油田矿区物业服务管理理念的研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