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政治生态分析

2018-05-14王超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政治生态新时代

王超

[摘 要]党的纯洁性建设应处于同政治生态环境的互动之中,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既要适应生态环境变化对纯洁性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来实现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目标。当前,纯洁性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思想、组织和作风三个方面。影响纯洁性建设的政治生态因素分为“外生态”和“内生态”两大因素,其中,“外生态”因素包括外部环境的影响、经济社会多元化格局带来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影响;“内生态”因素包括党员队伍变化的影响、体制机制的影响。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在宏观层面要依靠法治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在中观层面要依靠民主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在微观层面要通过“三条保障线”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党的纯洁性;政治生态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8)04-0101-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1]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纯洁性存在问题的分析逻辑并不是“党内”的视角,而是“执政环境”,即政治生态的视角。这为深刻认识党的纯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缘由提供了更全面的逻辑视野。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党的纯洁性与政治生态的关联性,课题组在2017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通过个人访谈、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与一些局级、处级和科级及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非公企业党员,机关干部和基层乡镇社区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发放问卷520份,收回有效问卷500份,运用SPSS和 EXCEL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党的纯洁性建设与政治生态的内在关联性

政治生态学将政治系统看作一个有机的生命系统,并放在社会环境乃至自然环境这一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运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观点和方法,探寻政治主体自身的“生理特性”及政治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政治生态关注的焦点是政治体系及其行为的环境影响,以及环境变化的政治影响,其学术理想和实践价值在于,探求某种政治现象之所以具有某种特性的环境因素,实现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以及政治与社会及人化自然之关系的“绿化”。[2]P8

(一)政治生态的基本理论特征

系统性和生态性是政治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政治生态系统。政治生态研究者认为,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系统,既包括一个良好的内部运行体系,也就是“内生态”系统,又包括一个能够与之协同共进的外部环境系统,也就是“外生态”系统。一个政党要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态系统,要重视党的“内生态”建设,同时也要加强党的“外生态”建设。这就要求,首先,政党系统要根据政治生态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建设路径及功能构成,从政党生态环境中吸取其需要的物质、能量,以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其次,政党不是消极被动地受制于外部环境,而是积极主动地改变或改造生态环境,营造促进政党的自身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从政治生态视角看,加强纯洁性建设是党基于新时期环境变迁对政治运行系统的影响,以及党适应环境变迁,形塑有利于长期执政的生态环境的综合考虑下的行为选择和目标指向。

(二)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保持纯洁性的必要条件

把世情、国情、党情联系起来通盘考虑、全面分析,历来是党定位自身建设历史方位、制定自身建设重要举措、明确自身建设战略方向的重要前提和方法。通过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促进党的建设,表明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就政治生态来讲,党的自身建设不能仅从自身的建设逻辑出发,还要从应对复杂局面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大方向出发来定位政党建设的历史方位和基本使命。从世情来看,保持纯洁性要有效应对国际社会各种挑战。当前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一些地区和国家爆发“颜色革命”造成政局动荡,再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网络技术和传媒话语的优势对所谓“普世价值”的宣扬及对我们党的历史、优良传统等的诋毁,对党的思想纯洁、组织纯洁、队伍纯洁、价值纯洁等带来种种挑战。如果不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将难以保持党的纯洁性。从国情来看,保持纯洁性要破解社会转型期的阶段性特征带来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社会改革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市场经济催生了人们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市场交易法则对党内的组织生活、政治生活及党员队伍的影响和冲击较大,造成了一些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淡薄、思想道德滑坡,生活作风不检点,严重影响着党的纯洁性。从党情来看,保持纯洁性需要直面党情的新变化解决党内出现的突出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构成多元化、分层化、年轻化趋势明显。一定程度上讲,政治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影响着党的纯洁性的质量。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必须重视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三)纯洁性建设对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具有促进作用

政治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集中反映了政治生活现状及政治发展环境的状况,其核心就是党的纯洁性问题。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本身也是推动和促进政治生态优化的过程。一是以党的思想纯洁树立优化政治生态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思想纯洁,最重要的是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3] 当代社会思潮林林总总、形形色色,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的思想斗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千方百计地加以渗透,争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严重冲击着政治生态环境。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执政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首先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坚决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坚决同各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作斗争,推动树立优化政治生态的价值取向。二是以党的政治纯洁保障政治生态的正确方向。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是优化政治生态的根本要素。党员干部能否保持政治上的纯洁性直接影响着政治生态环境的正确方向。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不同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中失去自我,在精神家园中迷失方向,有的共产主义信念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治生态的正确方向。党需要通过在政治上保持纯洁性,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违背党的基本路线的错误政治倾向来保障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正确方向。三是以党的作风纯洁引导优化政治生态的行为准则。优良的作风展现的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成效的重要标志。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的作风纯洁,对整个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面临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党的纯洁性得到极大彰显。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党的纯洁性建设仍然面临多方面的问题,既有“外生态”的问题,又有“内生态”的问题,但最终以“内生态”方面的问题体现出来。总起来看,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思想、组织、作风方面。虽然这些问题只存在于某些方面,限于少数党员、干部和组织中,但影响很坏,危害较大。

(一)思想不纯的集中表现是信仰动摇、宗旨观念淡薄、创新意识不强

思想是导向,是灵魂。思想纯洁是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重要前提。当前,随着党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了某些思想不纯问题的出现,对党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政治上稳定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一是部分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共产主义是党的奋斗目标,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这一信仰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当前,部分党员对共产主义信仰缺失。在调查中问到“对共产主义的态度”时,79%的受访者有坚定的信仰,持怀疑态度、不置可否和不信仰的占到13.6%(如图1)。经过交叉制表分析发现,在局级领导干部、处级领导干部、科级及以下领导干部和非公企业党员中,对共产主义信仰动摇或缺失最严重的当属科级及以下领导干部,在所调查的312名科级及以下干部中有6人明确表达“不信仰”,有15人持怀疑态度,33人不置可否,而在其他级别的领导干部即使是非公企业党员中都不存在不信仰的问题(如表1)。

二是信神拜佛等问题仍然存在。当前,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冲击着一些党员干部的头脑,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甚至成为主导他们行为的价值取向。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主要表现在不信马列信鬼神、信菩萨、信风水、信大师。在对“您身边的党员‘信佛拜菩萨现象是否普遍?”的调查中了解到,受访者中有36.6%认为有一部分党员信;39.4%的认为不普遍,只有个别党员信;8%的认为普遍,大多数党员信(如图2)。更有意思的是,在数据分析时发现,局级、处级、科级领导干部的级别越高,信的越少,级别越低,反而信的越多(如图3)。

三是宗旨观念淡薄,享乐拜金思想仍然相当程度地存在。在一些党员干部看来,理想信念都是虚的,认为信仰权力、关系、美色、金钱财富等才是实的。在对“您认为当前党员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的调查中发现,排在前三位的是宗旨观念淡薄、享乐拜金思想严重、理想信念动摇,分别占24%、21%、20%(如图4)。

四是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在调研中了解到,受访者中有21.6%的认为党员干部亟需解决的思想问题是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这主要与当前党员干部求“稳”、求“安全”心态较重有关,过于看重个人的得失,上面布置什么就做什么,而思考如何干好,谋求创新的少,习惯于唯书唯上,按条条框框办事,习惯于凭老经验办事,“懒汉”思想作怪严重。所以,尽管有57.6%的受访者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总体评价是为群众干了些事,但总体对上负责,还有15.8%的认为只对上负责,搞花架子。

(二)组织不纯的集中表现为入党动机不纯、党性修养不够

党的纯洁性归根到底要靠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来保证。一个政党,只有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4] 我们党处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环境下,保持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困难又更为重要。[3] 当前,组织纯洁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部分党员入党动机不纯。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当前入党动机存在的问题,“现在有的人入党、当干部,不是因为信仰马克思主义,不是要矢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而是认为入党、当干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把入党、当干部作为个人或家庭、亲属获取利益的政治资本。”[4] 在对“您入党的动机或目的是什么?”的调查中发现,74.7%的受访者认同党的纲领和宗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1.6%认为入党是工作的需要,是政治生命的需要;1.7%认为入党是单位领导的要求,自己不太清楚;2%认为只有入党才能参与利益的分配(如图5)。

二是部分党员党性修养不够。党性是党员的灵魂。加强党员队伍的党性修养,主要是使党员牢固确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不断提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但是,在调研中发现,党员队伍的党性修养正在受到冲击。在对“您认为目前党员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的问卷调查中,受访者中35.7%的认为是信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27.5%认为原则性不强,是非观念淡薄(如图6)。

(三)作风不纯集中表现为缺乏求真务实、克己慎行、调查研究之风

作风纯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关键,是衡量和检验党的纯洁性最直接和最现实的标准。但是,当前党内存在的作风问题严重影响着党的纯洁性。

一是在工作作风方面突出表现为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缺乏求真务实作风。在对“您认为领导干部最亟需解决的工作作风问题是什么?”的调查中了解到,27.1%的受访者认为是脱离实际,急功近利;24.3%认为是推诿扯皮,不敢担当;还有17%认为是好大喜功、不注重长远发展(如图7)。

二是在生活作风方面突出表现为以权谋私,缺乏克己慎行的严肃作风。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是作风纯洁的重要内容。当前,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丧失,道德观念混乱,丢掉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调查中了解到,37.9%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为政不廉、以权谋私;23.3%的认为是自由散漫、纪律松懈;22.9%认为是贪图享乐、消极腐败,还有15.9%认为是相互攀比,铺张浪费(如图8)。

三是在学风方面突出表现为调查研究少,缺乏深入实际的研究作风。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学风问题关系到党性问题。只有把学习搞好了,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才能提高理论素养、掌握正确方法,才能培养起健康的生活情趣,真正提升精神境界,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在调研中了解到,广大党员干部普遍认为亟需解决的学风问题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少,占43.6%,此外还有学以致用不够的问题,所占比例在25.3%(如图9)。在座谈中也发现,有些干部对政治理论的兴趣不大,却对相面、風水之类的书精心研究,更有甚者,倍加关注嫖赌方面的知识和书籍,不仅严重影响学风的纯洁,更是对党风、作风纯洁的亵渎。

三、影响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政治生态因素分析

党的纯洁性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既有“内生态”方面的因素影响,又有“外生态”方面的因素影响,但总起来看是党的“外生态”的变化对“内生态”的冲击造成的。

(一)“外生态”因素

在政治生态理论看来,“外生态”主要是指政治体系核心圈层以外的生态层次。“外生态”因素对纯洁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前,党员和党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多样,党的纯洁性受到较大冲击和挑战。一是世界经济政治新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进步对一直以来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及对资本主义快要灭亡的宣传带来冲击,造成信仰的动摇;另一方面改革开放过程中,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被引进的同时,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大量渗透,影响着党员干部的思想。二是国内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活人们的创造活力的同时,也使得社会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物质利益至上的观念基本形成,严重影响着党的行为纯洁和价值纯洁。

第二,经济社会多元化格局带来的影响。在调研中了解到,受访者认为对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所占比例为6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格局已经定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多样化,党员本身也出现了多种成分,有的党员或党组织参与到市场中,甚至成为市场的主体,在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格局中缺少组织意识,强调个体的利益,而不从党的发展大局出发贯彻党的意图,造成党的组织不纯洁,战斗力弱化。从调研情况来看,受访者认为制约当前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利益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人占29%。

第三,社会风气的影响。一是“封建主义”的余毒残留。虽然改革开放改变了社会的价值观,但是封建主义余毒仍未消除,主要表现在特权思想、玩弄权术、以言代法、独断专行,搞任人唯亲、裙带关系、衙门作风。二是“潜规则”盛行。三是形式主义、急功近利严重。这些不良社会风气对党的纯洁性带来很大影响和冲击,甚至有些不良风气主要出现在党员队伍和党政系统中。

(二)“内生态”因素

“内生态”主要是指政治体系的第一个也就是核心的生态层次。“内生态”因素对纯洁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党员队伍的影响。虽然说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不能忽视,党员队伍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党的纯洁性造成的影响很大。在调查中发现,受访者认为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员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占38.6%;腐化堕落,占27.6%;脱离群众,占22.9%;思想不先进,占10.9%。

第二,教育管理的影响。推动教育管理创新是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重要路径。但当前教育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一是理想信念动摇,在座谈中,有的基层党员干部发出“社会主义旗帜还能打多久”的疑问。二是宗旨意识淡薄,有些党员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倾向,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三是组织观念弱化。座谈中发现,有些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涣散,组织意识不强,存在长期不交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对党分配的工作讨价还价,挑肥捡瘦,缺乏大局意识,组织意识,甚至有的为了逃避交党费隐藏自己的党员身份。四是迷信味道较浓。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相信风水、求神拜佛现象。

四、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党的纯洁性建设,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以“八项规定”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有利地促进了党的纯洁性建设。在政治生态视域下,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不能仅从“内生态”的角度出发,而应该从内、外“生态”交互作用的角度入手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在宏观层面,突出法治对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作用

在宏观层面主要是从战略环境上把握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方向、路径、任务,思考解决纯洁性建设面临的政治生态的共性问题和重大问题。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不能就事论事、只看表象,必须结合政治生态环境的时代要求治其根本。从宏观层面来看,党的纯洁性问题说到底就是党与法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树立法治权威,突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加强纯洁性建设上的根本性作用。

首先,营造法治权威的政治生态环境。新时期,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已经成为党的基本方略和执政的基本方式。[5]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自身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对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来讲,要掌握宪法基本知识,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强化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在全党树立法治理念,促进党的思想纯洁,反过来,又通过党的思想纯洁来营造信仰法治、敬畏法治的政治生态。

其次,依靠法治破除政治生态的“不纯洁”现象。法治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党的纯洁性问题不能仅仅“把欺骗分子、官僚化分子、不忠诚分子和不坚定的共产党员以及虽然‘改头换面但内心依然故我的孟什维克从党内清除出去”,[6]P272而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制,并增强其权威地位,使法治在党内和社会中更具现实性和实施性,依宪依法制约规范权力,破除政治生态的“不纯洁”现象。

再次,修订党内法规保证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法理支撑。党要在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各地党建实践基础上,对党内相关法规进行全面清查修订,对相互抵触的法规、无法执行的法规、与时代不相适应的法规等进行废止、修订、处理,使党内法规起到促进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作用。

(二)在中观层面,注重畅通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民主路径

在中观层面主要是从党的自身建设方面明确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重点和着眼点。从中观层面来看,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不能关起门来搞党建,必须以开放的姿态,既突出党员的主体地位,通过实現党员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等权利来推进纯洁性建设,又要拓展人民群众的监督渠道,为纯洁性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首先,保障党员主体地位促进队伍纯洁。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明确党员是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事业的主体、党的建设的主体,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党员参与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一方面使党组织产生活力,另一方面党员因主体地位的保障实现党员价值,提高党员对党的认同,增强党员意识、宗旨意识,促进队伍纯洁。

其次,以党内民主选举促进作风纯洁。通过推进党内民主选举将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群众认同的干部选上来,既可以对保持党的纯洁性具有带动和示范效应,又自觉抵制党内不良作风的倾向,维护党的肌体健康。

再次,坚持民主监督,注入纯洁性建设的强大动力。保持党的纯洁性,既需要党内的监督力量,也需要外在的制衡力量。[7]在党内监督方面,通过探索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制度、旁听制度、询问质询等制度来相互督促,时刻警醒,形成强大监督力,防止权力运作私有化,增强党的免疫力。在民主监督方面,拓宽民主监督渠道,为保持党的纯洁性注入强大动力。

(三)从微观层面,以“三条保障线”推动党的纯洁性建设

首先,严入口畅出口,构建质量保障线。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强化质量强党的意识。一是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严格入党程序,按照党员标准、条件和规定程序发展党员,同时建议在确定入党发展对象和转正过程中增加为民服务或参加志愿服务的内容,增加群众评议环节。二是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尤其是对流动党员、退休党员、下岗党员和两新组织党员的管理。三是畅通出口,在对徒有虚名、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应及时清退,锻造一支对党忠诚、永葆纯洁性的党员队伍。

其次,推进党员教育创新,构建教育保障线。要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使其在思想、作风、政治、组织上永葆纯洁性。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发挥党员干部的榜样力量,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促进党的纯洁性建设。要加强党史国史教育,坚定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纪律观念。加强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教育,树立党员干部的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政绩观。

再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構建纪律保障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永葆党的纯洁性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坚决改变执行纪律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状况,遏制“不纯”问题易发多发的势头。坚决落实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对于违反纪律者绝不姑息,增强党的纪律的威慑性。开展警示教育和廉政教育,筑牢保纯底线。发挥网络优势,畅通网络举报渠道,坚持群众路线,形成执纪合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求是,2012(3).

[4]本报评论员.保持队伍纯洁 巩固党的基础[N].人民日报,2012-01-16.

[5]刘红凛.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时代要求与制度保障[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5).

[6]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刘宗洪.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6).

猜你喜欢

政治生态新时代
基层党组织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堡垒
党史视野下的“政治意识”演进历程
大饥荒爆发前爱尔兰的政治生态
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要求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