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

2018-05-14左明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造价预算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

左明

【摘要】裝配式建筑的发展,对建筑业的改造和升级以及未来的建筑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是建设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就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成本控制

在新的时期,装配式结构将不断由政府政策性引导转变为市场自发推动,装配式建筑由政府资金主导转变为吸收更多的社会投资。通常情况下,若需吸收社会资金投资到新兴建筑,往往以此类建筑成本更具优势为前提。目前,对于装配式建筑还没有成本分析的相关规范和准则,尚且需要更多实际工程实例去建立、完善装配式结构成本核算的体系,以此来推动装配式结构的发展。

1、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项目总建筑面积逾11万平方米,公租房数量预计超过2000套,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通过全装修和环保节能的整体卫浴、整体式橱柜等物品,达到拎包即可入住的条件。该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由作者所在单位和某知名PC构件厂家完成,本文提及的3#楼就是其中一栋,建筑面积为4713.56平方米,占地面积410.91平方米。

2、造价对比

在假定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相同的前提下,对比两种施工方式下施工图预算造价如下:同一住宅建筑,装配式设计平米建安费用比现浇设计平米建安费用高出783.94元,其中,土建工程高出811.71元。不难发现,两种施工方式造价差异主要集中在土建工程上。笔者又对两种施工方式下土建工程预算书进行了拆解分析,如下:采用装配式设计,在地下工程、砌筑工程、楼地面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抹灰及零星工程以及措施项目中均较传统现浇设计造价节约,仅PC构件及安装一项,造价大幅增加,是造成装配式建筑比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偏高的关键因素。我们不妨就从两种工艺各自的土建工程造价构成来探讨其成本可能的压缩空间。

2.1传统现浇建筑土建工程造价构成

按照辽宁省现行建筑定额计价模式,传统现浇建筑要根据施工图设计的图纸工程量,套用相关预算定额单价,然后按照政府确定的取费标准进行取费,计算出施工图预算。造价构成主要由直接工程费(人、材、机、措)、间接费(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组成,其中直接工程费为施工企业主要成本支出,是构成建筑造价的主要部分,也是工程取费的计费基础,直接工程费对建筑工程造价形成最为直接的影响,而管理费和利润则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计取,规费和税金是非竞争性取费,费率标准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可排除其对造价对比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建设标准一定的情况下,传统现浇建筑施工方法的人、材、机消耗量为社会平均水平,调整空间有限,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要降低工程造价,唯有调整企业管理费和利润,而由于成本、质量、工期三大因素的互相制约,若盲目追求降低成本,则必将影响到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

2.2装配式建筑土建工程造价构成

装配式建筑土建工程造价构成除与传统现浇模式相同的直接工程费之外,还增加了PC构件的生产、运输和现场安装等环节费用。由于仍是仅有管理费和利润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计取,规费和税金是非竞争性取费,费率标准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因而亦可排除其对造价对比的影响。而PC构件的生产、运输和现场安装费用才是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起到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经过对PC构件生产厂家的调研,PC构件生产费用包含建筑材料费、人工水电机械等成本费用、构件模具费、工厂摊销费、PC构件厂利润、税金组成;构件运输费主要是PC构件从工厂运输至工地的运费、短期仓储费和施工场地内的二次搬运费;构件安装费主要是构件场地内垂直运输、安装等费用,此外还有现场脚手架、模板等措施费用。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措施

3.1制定灵活的预算定额体系

由于工期长而发生的不可知因素和市场的变化,所以企业应制定灵活的预算定额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这样不但可以对企业的预算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执行,还可以为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与保障,减少误差存在率。

3.2提高合同管理意识

在整个项目工程中,通过合同管理具有法律约束性,相对规章制度而言更为直接有效,在项目工程中,必须事前签署了合同,这样,无论是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还是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一些权益纠纷,就必须依照合同执行。所以,要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通过合同管理纳入到法律程序上来,使成本控制拥有法律保障,更有执行性。

3.3政策机制上做好扶持

在国家层面上,充分利用城镇化带来的住房需求和建筑发展契机,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关于装配式建筑推广的好的经验做法,做好引导,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术保障等手段出台更多更好的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成熟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筑产业供给侧的改革步伐,促进装配式建筑的跨越式发展。在企业层面上,要克服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难情绪,从现有的资源和技术力量出发,制定切实可行装配式建筑发展方案,加强与同行先进企业的对标学习和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人员培养,逐步采取装配式建造方式。

3.4技术方面

在技术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装配式结构成本:

进一步加强装配式结构集成化发展,将多个技术功能不断重组,形成新的整体功能建设技术。如对结构中排烟通道、维护结构等均可使用专门建设技术。通过集成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装配式结构工程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此类结构成本。建筑单位需要不断进行装配式结构成本优化控制,减去不必要的费用开销。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建设成本不断追踪管理,并不断将建设的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对比,判断成本控制成果,不断优化成本控制方案。需要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推动装配式结构设计+制作+施工一体化建设模式,不断降低成本。

结语:

基于实际工程案例对装配式结构土建成本展开分析,探讨装配式结构土建成本构成及其偏高的原因,从技术及管理方面,寻求装配式结构降低成本的对策。本研究成果可为装配式结构相关部门、企业提供参考,促进装配式结构普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2016年9月.

[2]岳清瑞,《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与思考》报告2016年11月[参考文献可以多一些,稳重其实饮用大量的书籍或者文章].

[3]杨士珏,何东文,宣梦铨,等.老年公寓项目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吊装施工及经济效益分析[J].浙江建筑,2016,33(9):3439.

猜你喜欢

造价预算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工作重点探析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探析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