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成因及处理对策分析

2018-05-14刘旭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处理对策路基施工公路

刘旭

【摘要】交通发达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交通的闭塞则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公路工程建设目前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通病严重影响到公路的安全使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监测,并提出改进性的措施,才能确保公路建设的安全、有序、顺利进行。本文探讨了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成因及处理对策。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成因;处理对策

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今后在工程建设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有效的防治方法,推动技术进步,提高防治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我国公路建设的综合效益。

1、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成因分析

1.1 工程地质条件不良

修筑公路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土层较软弱,若路基施工前未进行软土层处理或换土,易在挤压、压缩下发生移位、下降等问题,从而引发不均匀的沉降问题。

1.2 地形条件复杂

公路路基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复杂,若穿过沟谷需要填方,中心填土厚度大,两边相对较小,由于不同的填土高度而引发不均匀沉降问题。

1.3 降雨量过大、温差较大

公路施工时当地若降雨量过大、温差较大,存在冰冻、积雪等气候情况,也会造成路基发生不均匀的沉降问题,进而导致纵横向裂缝,路基边坡滑动。

1.4 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

填方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存在劣质材料,材料的规格不统一,会严重影响软土处理、换土、填方等工程的施工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引发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

1.5 路基断面尺寸设计不合理

在设计上,若路基断面尺寸设计不合理,将会造成路基边坡取值不当,影响排水设施设计的合理性,进而造成路基边坡修筑满足不了实际需求,易在地表水量过大情况下发生滑动或塌方。

1.6 未进行稳定性力学验证回填土方

对回填土方未进行稳定性力学验证,以致后期施工中未及时发现并尽早处理回填土方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1.7 未按规定施工

路基施工中未按规定施工,出现了严重的颠倒现象,或压实中涌进了大量的水,加之对填筑厚度的测量监督不到位,易引发上述的质量通病。

2、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的处理对策

2.1完善公路路基的施工设计

首先,做好地质探勘调查工作。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对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进行合理的调查。对于特殊路基地段,应仔细调查,获取详细的地质资料,对于不良地段,可以采用掺入水泥、白灰或者换土对地层进行加固。其次,保证路基最小填筑高度。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不会因为地下水、地面水、冻胀等因素影响而降低稳定性。如果路基填筑高度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则必须采取换填砂砾、石渣,修筑地下渗透沟等处理措施,避免积水浸入路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最后,规定路基填料质量标准。在施工设计时,应对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做出明确的规定,严禁使用劣质土来填筑路基。在路床填料的选择上,应该优先选用砾类土,如果细粒土的土质比较差,可以用来填筑路堤底部。

2.2 控制好路基路面排水施工质量

水的浸泡和侵蚀是损坏路基的重要原因,许多公路工程路基病害都是由于排水施工不当造成的,并且公路工程的施工会对周边水利设施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合理设计和实施公路排水系统是提升公路工程与周边设施、环境协调性的必要举措。公路工程排水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地面排水。公路工程施工中常采用的地面排水措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急流槽和地表排水管道等,对于高等级公路,要对地表排水沟渠进行铺砌加固,提升排水沟渠施工质量并确保路基的稳定性。②路面排水。为了及时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避免对路基造成损坏,路拱横坡应大于等于2%。③地下排水。常用的地下排水措施包括盲沟、暗沟和渗井等,这些排水措施均为渗透式排水,适用于排水量较小的情况。而对于特殊路段,若排水量较大,应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进行排水。

2.3 做好路基的防护工作

严格按照公路施工条件及设计类型选择合适的路基防护形式对于提升路基的稳定性和避免路基病害的发生十分重要。路基防护施工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①坡面防护。坡面防护的作用是避免地表水流冲刷、风化剥落等造成的路基病害。坡面防护也是使公路工程与周围自然环境实现协调的有效途径,公路施工中常采用种草防护,当边坡较高时则采用砌石框格种草防护。②冲刷防护。沿河路基边坡为免受冲刷多采用直接防护。改进传统的防护方式如砌石、抛石、铁丝石笼和挡土墙等方法,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氨酯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袋制作护面板,以此做成的边坡对于土体的不均匀沉降有良好的预防性。③支挡防护。目前最常用的支挡防护形式仍是挡土墙,此外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在石料取材方便、地基稳定性好的工程中也较为常用。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挡土墙技术逐渐成熟,由于其受力科学、体积较小,已经逐渐在公路工程路基防护施工中得到广泛发展。

2.4 做好路堤填筑

①填筑宽度,应按设计施工坡率超宽碾压要求控制。摊铺厚度,要拉线控制,并经常检查。②堆载预压与沉降补方。堆载预压时间越长,工后沉降就越小。因此,对有预压要求的路段,在施工中应尽可能早地安排堆载。堆载顶面要平整密实有横坡。沉降后应及时补方,一次补方厚度不应超过一层填筑的厚度,并适当压实。施工单位应每月均测定沉降量,并向监理报告。严禁在预压期不补填,而在预压后期或在路面施工时一次补填,以免引起过大的沉降发生。③位移观测。对于路堤施工的安全稳定,位移的观测比沉降观测更重要。施工时必须按规定埋设位移观测桩,并坚持记录观测情况。

总之,公路作为基础设施,满足人们的出行,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重视公路的质量安全问题。面对路基路面的质量通病,需要多方的努力。建设队伍要安全施工,保质保量,不做损害质量的违法事件,公路部门也要做好维修维护,人们也要爱护公路,自觉做到不超载,只有这样通力合作,才能维护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确保公路建设安全、有效、健康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刚.路基路面施工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6(01).

[2]石建偉.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09).

猜你喜欢

处理对策路基施工公路
“播放”音乐的公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路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的运用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浅议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私人取证的法律边界如何确定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Olympic Venu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