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渝州南岸写青崖

2018-05-14李一

书画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章草道观摩崖

李一

1957年生于曲阜阙里,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30年前研究北朝摩崖刻经时,我就为1500多年前的高僧安道一以石传经创造环境艺术的壮举所感动,并由此萌生写山的梦想。近年来,随着视野的开阔和书法研习的深入,我越发觉得书斋隘陋而不能尽书胸中之意,更加向往提笔走向大自然去“野战”。在甲子重开的2017年,幸得天时地利和多方师友相助,我践行夙愿,开启了写山之旅。先是暮春之初,由京返鲁登石门山,于摩壁写刻—律遥和乡贤孔尚任;后于秋杪之际,应重庆道教协会邓信德会长之邀,前往渝州,放笔挥写南山老君洞摩崖。

南山峙立于重庆长江南岸,群峰临江拔地而起,满山草木茂密,郁郁葱葱,林泉声声,乌语花香,风景处处入画。山上的老君洞道观,人称“川东第—观”。得此称号,不仅是因其始于汉代,盛于唐代,布道传经,福佑四方,还在于其历经万劫而香火传续。到了今天,老君洞香火更旺,更令人向往。国家倡导传承、弘扬民族文化,道教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受到重视。“为大于其细”,2017年,老君洞道观对庙阁山林进行修缮美化的同时,注重道教文化置入和道教经典的阐释,利用天然石壁,聘请有关专家策划并设计新时代道教文化摩崖刻石工程。承蒙信任,我有幸承接摩崖工程的内容撰稿和书丹任务。

摩崖以崖壁为载体,合刀笔为一体,是环境艺术的创造,或者说是生态艺术的呈现。创造新时代摩崖,首先要从生态文明着眼,从美化环境和增加自然生态的文化内涵入手,根据因地制宜、随形就势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地点,撰写相应的内容。老君洞摩崖工程小组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充分讨论,制订工程方案,确定了三个书刻地点和相应的书刻内容,然后开始书丹和镌刻。

第一处摩崖写刻于老君洞道观最大、最陡之石壁,内容为《道铭》。《道铭》集《道德经》论道诸语阐释“道”的博大精深。铭文如下:

象帝之先,万物之奥。冲而不盈,阴阳负抱。惟恍惟惚,不昧不墩。动反用弱,玄通微妙。能成其大,可名于小。上士勤行中士疑,下士闻之惟大笑。不笑不足以为道。

夜诵道德经,有触于细绎八十一章论道诸语,缀集为铭。既竣其事,因思余姓继道宗,名则暗合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之旨,复以开元室自颜笔墨之堂,隐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章微意。初未经心,而在在与老君之道相关,讵非圣教有以启之耶?倏焉若惊,旷然以喜,三稽首而后书之。鲁人李一丁酉仲阳。

《道铭》高15米,宽17米,61个章草大字,平均高1.5米,135个小字平均高40厘米。经刻工师傅凿刻后,《道铭》由平面变立体,文字与山石的肌理有机结合,笔道在起起伏伏的山体走动,或曲或直,或快或慢。纹理丰富的砂岩,经匠心独具的雕刻,彰显出摩崖的壮美。陡壁大字,直上云霄。一观者谈观感: “站在石刻下面的台阶上抬头仰望,犹如一泓文字瀑布,从山顶飞奔而下。皇皇巨制给你带来的震撼,犹如聆听恢宏的交响曲,又如闻雷霆之轰鸣。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第二处摩崖刻在仙源洞西侧石壁上高约9米、宽近3米的长方形浅槽内。说来有缘,此浅槽早已存在,是何时何人凿造,凿后未书刻文字是何原因,问遍道观老道士无人知晓。信德会长用缘分解释:前人开槽等待后人写刻。仙源洞为道观画龙点睛之处,遂取庄子“唯道集虚”的意思,写刻“集虚”两大字章草,每字高4米,可谓是自古至今最大的章草字,镌刻的笔画亦深,深到可伸进人头。大字下为楷书《集虚释证》,内容如下:

南华内篇人间世章有唯道集虚之说,托孔门师弟之口以宣之。复按其文,谓颜子以心斋之道为问,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唯道集虚句,郭象注: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成玄英疏:唯此真道,集在虚心。故如虚心者,心斋妙道也。曲体其意,殆以志虑纯一、泯除是非利害之见为入道之门,大宗师章以忘仁义、忘礼乐以至于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说颜子坐忘,旨亦相侔。虚,空也,心空无物,尘虑尽销,始得出人入天,神与道合,此集虚之的解也。既书其语,复为之释证如右。曲阜李一并识。 我理解“集虛”的真意为:心空无物,尘虑尽销,出人入天,神与妙合。来老君洞拜老君者,不知以为然否?

第三处摩崖位于财神殿通往玄武殿台阶的转弯处。内容是因地而定,布局则因地制宜。此处有—树根穿过台阶,裸依于青崖,斜伸向上方的泥土,观者叹为天地之根。于是,我在苍崖写刻“是谓天地”4个章草大字,乘山石自然凸凹之势,游走于树根上下,根横于“天”字与“地”字之间,与自然树根巧妙组合为“是为天地根”,成天地之妙合。“是谓天地根”出自《道德经·谷神章》,这里借有形之根言无形之根,意在请香客观赏有形景观的同日寸体会“道”的博大精深。

重庆南山老君洞摩崖工程,从策划、设计到完成书丹、凿刻、传拓诸工序,历时近一年。较之先完工的曲阜石门山摩崖,老君洞摩崖规模大、难度大,我收获亦大。置身于山林,捉巨笔,攀岩峦,驭长风,追至境,怀抱通于管锥,勾画系乎天地,可谓人生之快事。吟诵《道德经》,走笔老君洞,玄论涤胸,青崖留墨,相与徘徊林岚,不知夕曛之染鬓。摩崖竣工,口占—律纪行:

松风不断雾岚苍,一扫尘嚣净道场。

黄桷满山邻洞府,危崖百尺对斜阳。

沉钟破梦萦晨夕,画字参天出角芒。

眼底江城如隔世,夜深灯火竞辉煌。

猜你喜欢

章草道观摩崖
“发幽造秘”
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将在国博展出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西丽小学作品集
试论四山摩崖刻经的书风与艺术内涵
飘风忽举 鸷鸟乍飞
“以道观之”的价值之维
论道教宫观建筑的衍变脉络
赣州通天岩宋代摩崖书法赏析
摩崖造像
碑学为基 章草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