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2018-05-10卢斌

新一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高校创新

卢斌

摘 要:现阶段,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随之发展起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表面的繁荣景象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课程体系传统守旧、优秀师资的缺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创新意识不够、创新能力较差等等。对此,高校相关管理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措施

随着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以及随着我国对全球性事务参与性的提高,国家也开始对艺术设计的教育引起了重视,可以说,我国艺术设计领域虽然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起步也比较晚,但是却发展的很快,也是由于我国艺术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导致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不论是学生生源素质较低还是教学内容和模式的照搬等都需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对我国高校进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和创新进行思考和分析,以培养出更多的艺术设计人才,促进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一、我国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缺乏特色

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抓好学科特色,立足于我国当前高校内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的攻克与解决,必要时还可以借鉴一下西方国家的技术设计教学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经验,毕竟西方国家在艺术设计教育上比我国起步要早的多。但是,在现在高校进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现象,我国高校在对西方先进经验方法进行借鉴时,是直接拿过来照抄照搬,即盲目的照搬,缺乏中国特色与高校自身的教学特色。

(二)教学体制缺乏科学性

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不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幾方面:其一,由于我国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是,高校要对其上级管理部门负责,所以高校的一切考核指标和形式都是由其上级管理部门来进行确定。其模式就是,先将许多指标进行量化,以方便形成标准化管理,课时的学分、课时数等都是由上级管理部门事先设定好,然后下发院系。这种模式的实施,很容易导致艺术设计教学的评价和培养体系形式僵化,制约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使其失去艺术创意的灵活性;其二,由于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后,其教学质量只需要对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这就导致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内容设计只关注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标,而将来需要接受这些艺术类人才的艺术市场却没有足够的发言权,却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人才,导致市场需求与艺术性人才缺乏科学性的供给形成矛盾。

(三)缺乏实践性

国内高校在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个其它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存在的问题,那就是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况且在艺术设计这一领域中,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更是实践型的人才,如果只懂理论,实践能力却不是很好,就会成为一个“花瓶”。所以,高校在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改善现状,多增加一些实践活动。

二、促进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措施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 增强学科特色

高校在对本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或者是从西方国家那里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时,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从学校本身的现状出发,既要注意彰显出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以及人才的优势,发挥出本区域、本学校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还要能够真正的能够学到东西。

(二)增强教学体制的科学性

高校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制定时,一定要注意根据市场对人才需要的标准而定,高校的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更要能够做好带头作用,要真正认识到,高校对人才进行培养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能够彰显出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还应该认识到现有的规章制度都是为了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不要本末颠倒,所以,应该对现有的规章制度和教学体制进行变革和创新,真正做到培养人才,为培养人才而服务,做好教育行业人士应该做到的工作。

(三)注重对实践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实践教学应该贯穿于其教学过程的始终,根据不同的阶段设计不同实践教学培养重点,使学生实践能力由感性认识-实践-上升到理性并有新的感性认识-再实践-再上升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例如,德国早在包豪斯时期就提出:“艺术设计教育与实践的结合的理念”,多年来他们的艺术设计教学始终围绕着项目和研究进行,考虑艺术设计对社会的影响,强调教学的内容与过程都与实践挂钩。总之,针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和创意产业市场密切联系的特点,我们要明确创意产业与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的主客体关系,坚持人才培养要充分遵循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和所需人才的特征,有效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切实做到根据创意市场需要培养人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的弊病和不足,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多培养出一些能够被社会所接纳,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我国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贾丽丽.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高校艺术设计特色化教育模式研究[J].艺术研究,2015(02):98-100.

[2]陈高雅.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4):157-158.

[3]王倩.新媒体背景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转型发展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5(17):60-61.

[4]吕刚.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发展的探讨[J].艺海,2017(11):147-148.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育高校创新
游戏的吸引力研究及其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