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2018-05-10何绍莲

新一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氛围心理方法

何绍莲

摘 要: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就阅读教学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成了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本文从把握学生心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心理;方法;氛围

一、把握学生心理,对症下药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何写作是两大难题,学生常因此而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时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语文太枯燥,太没意思了。”为什么学生们会有这种感慨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学习兴趣。

获得成功是每一个人树立自信的必要条件。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自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定期开展各种读书比赛活动。如:让学生复述课外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美文,背诵优秀诗作。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充分展示,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专设读书专栏,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到的妙句、百科知识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此,教师还可以了解到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数量,并督促学生精读书、多读书。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单纯的传授课堂知识,要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使他们在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如学了《出师表》后我们鼓励学生看《三国演义》,让学生深入了解《出师表》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对三国历史的兴趣。又如学了《皇帝的新装》后,鼓励学生去阅读《安徒生童话》,使学生全面了解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特色,感受其人格魅力。这种以节选向整部作品的扩展,不仅起到课内带动课外的作用,反过来也能起到课外积累,促进课内知识理解的作用。这样会使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会使学生因对知识的求索而保持更主动、更持久的阅读。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文章有详有略,有精彩的片段,又有平凡的叙述,所以但凡阅读应讲究方法。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应处理好速读(略读)与精读的关系。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谈自己读这篇课文的印象:春天太美了,美不胜收。文章语言清晰自然,韵律优美。文章的结构盼春-绘春—赞春,是按照視觉的一般思维写的,文章通过对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细节化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让人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珍惜时间,关爱生命。当然我们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所以就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其中的妙处。我认为读出画面美、音乐美、细节美…,如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的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捉几会迷藏。风悄悄的,草绵绵的。”读这段文字,也许你会会心一笑,多么惬意的春天啊,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季节。如果不是亲生感受,对大自然观察不细致是写不出这样逼真的生活场景。就音乐美而言,“偷偷、嫩嫩”等叠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何言韵美。读起来形象鲜明,抑扬顿挫,对状物抒情起了很好的作用。如“悄悄的”写出了春天的和煦暖人,“绵绵”写出了春草的细小,而这一切又是通过触觉来写的,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篇文章你可能记不住它的全部内容,但对于那些传神的细节一定会刻骨铭心,经久不忘。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如“花下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从蜜蜂的多,可以想象花是多么的香甜,花是那么多;蝴蝶飞来飞去,可见花多么美,多么艳,以至让它们留恋往返。这里作者只选取了蜜蜂和蝴蝶这两种代表性的动物,就体现出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所以感染力特别强。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分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分析某个精彩的语句。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这些美入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读出美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美的追求,使这种追求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源泉。

三、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

首先,教师要以身示范,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其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占有何种地位。”作为教师我们应喜欢读书、多读书,并经常指导学生读书,与学生一起读书、享受读书乐趣。其次。让阅读成为习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应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同时应尽量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时间和空间。通过多读书使读书真正成为他们生活的自觉需要,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为学生的阅读创造条件,在班内设立图书角,摆放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的图书,并且为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提倡学生从家里拿来自己的课外读物,与其他同学交流阅读。作为学生学习的园地,学校也应注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从图书室借阅有关图书,开放现代媒介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保证每个学生有书可读,有条件查阅资料。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阅读到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读书的乐趣,享受文章所创设的优美情境及语言魅力。从中去寻觅,掌握知识,激发强烈的读书欲望。

参考文献:

[1]王小娟.浅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阅读能力[J].成才之路,2009(19).

[2]张冬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c,2011(4):143-143.

猜你喜欢

氛围心理方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可能是方法不对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