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性期血糖控制的效果分析

2018-05-10苏文博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1期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血糖

芦 荣 苏文博 刘 芳

糖尿病是一种以蛋白质、葡萄糖及脂肪代谢障碍的代谢异常综合征,主要因环境和遗传等因素造成胰岛素作用或分泌缺陷所致。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 00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已逐年呈现上升趋势[1]。因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一旦患有糖尿病需终身服药,且并发症累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眼及肾等全身组织器官,病情严重则引发诸多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从而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目前,临床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血糖控制有许多的研究,但2型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期血糖控制的研究却较少[1]。在有效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前提下,患者希望能有更简便、副作用更少的治疗方式对血糖进行一定的控制。对此,临床医务工作者就需要找寻能有效降低血糖、生物利用度高且更能与人体生理模式想匹配的高质量药物[2]。但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治疗前需禁食、水,而此方式对控制患者血糖便会造成一定的阻碍。对此,本院医务工作者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且经临床实践证实,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性期血糖。为证实该药物的临床疗效,现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3],且经消化内镜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3~78岁,平均(63.5± 2.1)岁;病程 1~13年,平均(7.2± 2.5)年;消化道出血原因:急性胃黏膜病变19例,消化性溃疡11例。对照组男 17例,女 13例;年龄 45~80岁,平均(64.1±2.5)岁;病程1~15年,平均(7.4±2.1)年;消化道出血原因:急性胃黏膜病变18例,消化性溃疡12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消化道出血原因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分组研究价值。

二、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

①患者年龄40~80岁;②空腹血糖(FPG)≥7.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11.1 mmol/L;③经消化内镜检查,确诊有上消化道出血者;④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及体重下降等,且并发有不同程度上腹部疼痛、呕血、黑便等症状[4];⑤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

①1型糖尿病患者;②合并有肿瘤疾病者或心肾功能不全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有精神障碍者或治疗依从性差者。

三、治疗方法

1.基础治疗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内科消化道止血治疗:常规禁食水3 d,经胃管置入凝血酶2 000 U,每6 h 1次,经静脉滴注泮妥洛克4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补液2 000~4 000 mL,包括复方氨基酸250 mL,0.9%氯化钠500~1 000 mL,5%葡萄糖1 000~ 2 500 mL,维生素 B6,每日 0.2 g,10%氯化钾,每日 4 g。

2.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短效胰岛素进行治疗,即经静脉滴注葡萄糖,并加入甘舒霖30 R(生产厂家: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20031),10 ~ 20 U/次,2 次/d[5]。 以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 (生产厂家: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国药准字:J20120021)进行治疗,即经静脉滴注葡萄糖,并加入甘舒霖30 R,且在每天傍晚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起始用量为10 U,48~72 h后再依据患者血糖值对计量做相应的调整,调整时以每次2 U的量进行调整[6]。以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四、血糖检测方法

采用欧姆龙HEA-230型血糖仪于每日6时、10时、14时及19时检测患者血糖,并算出患者日均血糖及平均指标。若测得患者血糖≤3.9 mmol/L,则为低血糖,并按低血糖处理方法进行治疗。

五、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情况;②两组患者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情况;③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④两组患者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六、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相关文献拟定[7]。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恢复正常,高血糖、出血及黑便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出血及黑便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经治疗后,患者高血糖、出血及黑便等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更严重。

七、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1。

表1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mmol/L)

表1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mmol/L)

?

二、两组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

两组均经内科止血治疗后,出血量、大便潜血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四、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

?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n(%)]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该病是由遗传因素和外界诱导所引发的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功能受损造成的慢性不可愈的疾病,伴随并困扰患者一生。糖尿病造成的微血管神经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也是许多其他疾病的发病基础[8]。据相关统计[9],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仍在显著增高,已成为世界三大流行病之一,尤其是2型糖尿病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呈增高趋势,预计到2025年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增加170%,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现临床治疗糖尿病以控制血糖为首要治疗方式,但多数糖尿病患者因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引起心脑肾的改变,进而间接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及时采取内科止血治疗至关重要[10]。

长期以来,临床多采用短效胰岛素等普通胰岛素进行治疗,例如甘舒霖等,一般用药后20~30 min可达到降血糖效果,降糖时间可达6~8 h,1~2 h达高峰[11]。短效胰岛素可模拟人体进餐后胰岛素分泌规律,但当患者消化道发生出血现象时,因其处于禁食、水阶段,无法全天对血糖进行控制,故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不理想。同时,有相关研究表明[12],采取静脉滴注为患者输入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药用期间会导致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大,还易出现低血糖、心慌等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短效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显著高于观察组(6.66%),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经大肠杆菌对DNA进行重组进而产出的类似胰岛素物质,可在酸性(pH 4.0)下完全溶解[13]。患者通过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后,其甘精胰岛素能在皮下形成一定的沉淀物,还可形成六聚体,并保持其稳定性。此外,甘精胰岛素还能有效提高分子间的结合力,对药效的吸收及溶解时间具有延长作用,以此保持药物的长效性[14]。甘精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无最高、最低范围,疗效可达24 h,最大限度为人体供应极其稳固的基础胰岛素,进一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甘精胰岛素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给予短效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66.67%)。说明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疗效优于短效胰岛素。此外,因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急性期患者早期需禁食水进行消化内科止血治疗,通过给予补液及合理的止血药物可有效达到止血效果,促进大便潜血转阴。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圴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经消化内科止血药物治疗后,出血量较少,且经大便淕血转阴时间较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针对2型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止血药物,均能取得满意的止血效果。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餐前及餐后2 h血糖,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同时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给予合理的止血药物,可有效提高止血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1]朱庆群.赤松镇社区妇女糖尿病特征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36.

[2]李丽萍.胰岛素的不同注射方法对2型糖尿病并发感染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9):102-103.

[3]汪寅章.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及口服降血糖药现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1999,1(2):1-3.

[4]马丽娜.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5):614-615.

[5]陆亚文.甘精胰岛素与口服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6-17.

[6]陈秀红.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3):149-150.

[7]宋清云.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259-261.

[8]赵彦东.对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6):67-68.

[9]邹勇波,李玲,甘华葵,等.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284-286.

[10]胡梅.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调查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9):17-18.

[11]史金娟,史维.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临床观察[J].临床研究,2017,25(1):204.

[12]敖文.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J].中国处方药,2016,14(4):88-89.

[13]沈剑.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1):222-223.

[14]刘伟国.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5):876-877.

[15]赵彦东.对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6(15):67-68.

猜你喜欢

甘精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