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10水平变化情况分析

2018-05-10丁明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龄原发性肝癌

丁明超 李 芳 王 斌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指肝内胆管细胞或肝细胞发生的癌种,其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消化系统及全身,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脏肿大、腹水、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及全身衰竭等,具有发病率、病死率高等特点,其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1]。目前临床治疗HCC多采用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方案,但只针对少数患者,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数患者诊断为肝癌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只能选择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治疗肝癌首选办法,可对肝癌肿瘤细胞起到抑制作用,提高患者存活时间[2]。介入治疗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于皮肤、血管作一微小通道,通过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对患者病灶部位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而肝癌介入治疗是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经股动脉插管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局部化疗,可作为肝癌非开腹术的一种最佳治疗方案[3]。本院近年来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发现患者经治疗后体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明显降低,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组,另选取34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研究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30~74岁,平均(50.2±3.2)岁,其中≥65岁的老龄患者15例,<65岁的患者19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32~75岁,平均(51.1±3.4)岁,对照组患者均身体健康,不存在影响血清TNF-α及IL-10水平的因素。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食欲减退、发热、肝脏肿大、腹肌痉挛、恶心、呕吐等;②影像学检查:经X线体层扫描(CT)能显示出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与周围脏器和大血管的关系;③经CT或B超检查显示肝内有实质性占位病变;④AFP放射免疫法≥400 ng/mL或AFP检测为阳性,持续1个月以上。

三、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患者年龄20~80岁;③近期未接受过任何其他治疗者;④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术前接受过放化疗、中医等治疗者;③有转移性肝癌及肝血管瘤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临床资料不全或不配合临床治疗者。

四、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介入治疗方案,具体方法如下:对患者先行动脉造影,将对比剂注射于动脉内,方便动脉系统显影,经插管后通过导管注入治疗药物。治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生产厂家: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7995)、表阿霉素(生产厂家: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4023143)及顺铂(生产厂家: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236),并对患者栓塞现象使用明胶海绵(生产厂家:南京金陵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4096)进行止血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正常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

五、观察指标

①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对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进行测定,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②观察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③治疗后随访3个月,调查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

六、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显著高于行健康体检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表 2。

表1 研究组治疗前与对照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比较

表1 研究组治疗前与对照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比较

?

表2 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比较

表2 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比较

?

二、研究组不同年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高龄与非高龄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高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及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非高龄患者;但治疗后高龄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非高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见表 3。

表3 高龄与非高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比较

表3 高龄与非高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

三、研究组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未复发患者29例,复发患者5例。未复发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显著低于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讨 论

原发性肝癌(HC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约占5.6%,每年全世界约有56万人次确诊为肝癌,因肝癌发病快,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低于5%[5]。乙肝病毒是引发肝癌最主要的原因,在全世界肝癌人数中我国每年患肝癌人数占其50%左右。因肝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一旦症状出现时,则肿瘤已扩大,且病情迅速发展,多数患者经诊断已是肝癌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虽部分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但仍有患者术后病情复发而致死。因此,选择肝癌的治疗方案时不仅要考虑治疗的效果,还应考虑到治疗后的预后及复发情况。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肝癌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均存在上升趋势,也因血清TNF-α及IL-10水平变化而对了解疾病的变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除此之外,高龄患者因自身代谢及其他多种疾病的影响,在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方面与非高龄患者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严重阻碍了对肝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降低治疗疗效,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公认的综合治疗的有效办法,不仅能有效控制肝癌细胞,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肝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表4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比较

表4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比较

?

血清TNF-α是通过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同作用分泌的细胞因子,经过自身的分泌,使因子在病变部位自身合成,能抑制或杀死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据相关资料显示,肝癌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而经有效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逐步降低,但部分患者病情出现恶化,血清TNF-α水平将会显著上升[7]。TNF-α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重要生物活性,其不仅对多种肿瘤细胞起到抑制作用,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8],以达到T细胞与其它杀伤细胞对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血清IL-10是一种具有多功能、多细胞源的细胞因子,可对细胞的分化和生长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人体炎性反应与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并能抑制肿瘤细胞扩散、感染,在心血管系统、器官移植及抗感染中有着重要作用,与人体消化、血液、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有着密切关系[9]。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后血清TNF-α及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表明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提示血清TNF-α及IL-10水平参与了肝损作的整个过程,关系着疾病的发生发展[10];治疗后,高龄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高龄患者 (P<0.01),主要因血清TNF-α及IL-10水平与患者自身代谢及其他多种疾病因素有密切关系;研究组治疗后复发病例较少,而复发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者(P<0.01),其升高机制可能与正常肝细胞受肝癌细胞浸润性生长挤压,造成肝坏死、损伤,肝内的炎症反应较强,对机体免疫活性细胞分泌障碍的细胞因子造成刺激,也可能因作为异物刺激机体免疫反应的肿瘤细胞,从而增加大量细胞因子,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有关[11]。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治疗后病情复发较少,非高龄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10水平较高龄患者波动大,在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1]李立.介入治疗复发性肝癌30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4):410-411.

[2]陆雁,陈卫,王娟华,等.双灌注介入治疗肝癌患者血清TNF-α、sIL-2R和VEGF水平的变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13(5):386-387.

[3]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6):324.

[4]Bosch FX,Ribes J,Díaz M,et al.Primary liver cancer:worldwide incidence and trends[J].Gastroenterology,2004,127(Suppl 1):S5-16.

[5]孙志强,陈健,刘正丽,等.介入热化疗栓塞对肝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14,29(3):250-254.

[6]王民玉,张丽.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NF-α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00,15(1):31.

[7]Zhou J,Yu L,Gao X,et al.Plasma microRNA panel to diagnose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 Clin Oncol,2011,29(36):4781-4788.

[8]朱波,王英,黄玲莎,等.肿瘤坏死因子和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1):5082-5083.

[9]郭力红,张岁,刘英辉.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 [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76-2878.

[10]Mitchell PS,Parkin RK,Kroh EM,et al.Circulating microRNAs as stable blood-based markers for cancerdetection.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8,105(30):10513-10518.

[11]吴军,葛锁华,唐国建,等.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cy、IL-6和IL-8检测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26(1):45-46.

猜你喜欢

高龄原发性肝癌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